一户世道荣耀的望族衰落了,恰巧此时出生了一位少年。他的模样如同贾宝玉,全身晶莹剔透,双眼如同日月,唯独口中不含通灵宝玉。他的父亲见到后十分伤心,心里默默想,唉,都怪父亲无能,你这么脱俗,怎么出现在一个落魄的家庭。如果从前,你可以尽情施展才华,为国效力。可是命运是无法改变,孩子渐渐长大,越发惹人怜爱,周围的人们纷纷翘起大拇指,夸赞他是神童。
与此同时,他的父母却越发忧愁,家里的东西典当尽了,徒然四壁,过密的亲朋好友都是闭门谢客。终于,他的父亲打定主意,对聪明的儿子说:“该是你考取功名的时候啦,这是你母亲的一件饰物,当年我给她的定情信物,去吧!某个生路回来,赡养你的父母。”
少年含泪走了。他路过座破庙,人说宁睡乱坟岗,不住破庙。可他对这些偏偏不信,歇息时刻他看见从地板夹缝中长出一根小树细苗。他怜惜可怜嫩苗,于是翻掉石板,卸了房顶和横梁,又选择了一处地方重新搭建古寺庙,一个人守护树苗身边,看着它长大。有一日,他觉得无人能够伤害它,就诚心上路。这时距他离开父母已经第三个年头。
他来到一个小镇,周围许多人围住他,把他带到祠堂,他们说他是妖孽,得受刑,要浸猪笼或者火柱上烧死。他的嘴巴被塞住分辨不得,任由他们摆布。受刑的晚上,许多人来看热闹,原来这就是他们颗粒无收的罪人,有一个小孩儿向他扔石头。年轻人手足无措,难道就这样被当做不祥之物杀掉了,情急之下,他为了保存姓名也不管不顾了,连忙喊道:“我能为你们找到粮食,你们杀了我,同样受饿,我为你们填饱肚子。”人们迟疑了,族长同意放他。
他来到一个废弃的古井,放桶下去,提上来后桶内亮晶晶的大米,众人疯了,推开他争相抢夺,族长试着捞粮食,桶提起来空空如也。“我们就要粮食,满足我们之前你就带此地,不准离开。”于是,他日复一日打捞,不论日晒雨淋,为众人提供粮食。
一日,族长对年轻人说:“你可以走了,我们不再需要你的粮食。这口井,我们会盖上的,直到灾难再次降临。”年轻人收拾行囊离开了,镇上居住的人们来送别他,感激他。陪伴他们度过最痛苦的三年,他成熟了,以不再热衷功名,反而思念那棵无名的树苗。
几经周折,他回到发现嫩苗生长的地方,却发觉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年轻人伤心极了,走到近旁的古寺,推开斑驳的门进去,里面是漂亮且简朴的住宅,还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女人坐在饭桌旁,上面有热气腾腾的饭菜。“你回来了,等你好久,吃饭吧。”他坐下来吃起来。
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