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千年女儿泪

第十二章 金莲堂谍报

千年女儿泪 天狼轩主.QD 1851 2025-05-05 11:16:46

    敬呈师师姐姐:

  自去年中秋接掌金莲堂,奴家便铁了心,要以“西门庆外室”这个身份做钓饵,在汴京商贾堆里好好深耕一番。汴京这地方,繁华得很,商贾往来如过江之鲫,消息也像那漫天飞舞的柳絮,到处都是。奴家就像个眼尖手快的拾花女,把那些有用的消息,统统拢到咱们金莲堂来。

  头三个月,奴家那是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死死盯着绸缎庄的账本,耳朵也像个灵敏的顺风耳,不放过茶肆里任何人的窃窃私语。你还别说,这一番辛苦下来,收获简直不摆了。拢共截获了江南漕运的布防图三幅,生辰纲转运路线的密信五封。就拿重阳佳节那天来说,西门庆跟蔡京的管家在那儿宴饮,场面那叫一个热闹。奴家瞅准机会,装作不经意地拿着矾水浸过的帕子,去擦那管家袖口。嘿,您猜怎么着?“十万贯金珠走山东郓城”这几个字,就这么显影出来了。当时奴家心里头“砰砰”直跳,晓得这是个天大的消息。一刻都没耽搁,马上飞针走线,把这几个字绣在肚兜上,然后赶忙喊武大郎扮成卖炊饼的,火急火燎地送往郓城。这可是金莲堂立下的头一份大功,像这种以身为饵的事儿,对咱们干谍报这行的来说,虽然凶险,但也算是家常便饭咯。

  腊月头里,奴家遭遇到了生死劫。武松提刀气势汹汹地闯进狮子楼,那眼神就跟要吃人似的。奴家眼尖,一眼就看到他靴底有县衙的密纹,心里头立马明白,这武松是朝廷的双面密探。当时那情况,简直是千钧一发,奴家脑壳头飞速运转,晓得要是不赶紧想个办法,今天可就交代在这儿了。没得办法,奴家只好跟他说:“兄弟,你可晓得,景阳冈的虎患,那是枢密院纵兵搞出来的哟。”这话一出口,武松的眼神明显变了,有那么一瞬间的迟疑。就趁这个空档,奴家眼疾手快,把染血的梁山布防图塞到他衣领头。也算是运气好,武大郎提前找了个替身假死,这才让奴家像金蝉脱壳一样,从武松的刀下捡回一条命。

  现在西门庆又纳了新妾,绸缎庄也换了东家。不过姐姐您放心,咱们金莲堂的暗桩,早就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进新任东家的账房里头咯。账房这个地方,那可是商贾往来的要害,啥机密事儿都从这儿过。等到来年“江南丝绸盛会”的时候,咱们肯定能顺着这条线,摸到蔡京贪腐的脉络。就好比顺着瓜藤找瓜,早晚能把那大瓜给揪出来。

  奴家心里头清楚得很,谍网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个“无身”,昨天的潘金莲已经随着那场大火死咯,明天奴家就要以“汴河船娘”的身份重新开启密线。顺便给姐姐附上一盒新制的胭脂膏,这胭脂膏可不简单,里头藏着汴京权贵春宴的名单,碰到酒就会显影。只盼着师师姐姐就像袖头里头藏着日月一样厉害,掌控着天下的情报。奴家肯定会继续当那胭脂堆里头的一把刀,直直地刺向那些奸臣的咽喉。

  姐姐您是不晓得,为了截获那些情报,奴家费了好多心思。就说在绸缎庄吧,奴家不光要跟那些伙计搞好关系,还得想法子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账本拿给奴家看。有时候,奴家还得陪着笑脸,听他们唠唠叨叨地说些家长里短,就为了从那些琐碎的话里头,找出有用的线索。还有在茶肆,人多嘴杂,各种消息满天飞,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要分辨出来,那可不容易。奴家就像个淘金者,在那一大堆沙子里头,一点点地淘出金子来。

  就说上个月,奴家在绸缎庄听到两个伙计嘀咕,说有个神秘的商人频繁跟蔡京府上往来,每次都带着大箱小箱的东西。奴家一听,就觉得这里头有猫腻,马上安排暗桩去查。暗桩们也不含糊,没几天就查到这个商人是专门给蔡京运送江南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的。这事儿要是捅出去,那可够蔡京喝一壶的。还有一次,在茶肆里头,有个老倌儿喝多了,嘟囔着说蔡京为了给自己修园子,挪用了不少江南漕运的银子。奴家把这些消息都一一记下来,整理好,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再说回武松那件事儿,虽然惊险万分,但也让奴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当时武松那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奴家心里怕得要命,手脚都有点发软。但奴家晓得,这个时候要是慌了神,那就全完了。所以奴家强装镇定,脸上还挤出一丝笑容,跟武松周旋。跟他说景阳冈虎患的事儿的时候,奴家心里也没底,不知道他会不会相信。但没办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还好,武松被奴家说动了,这才让奴家有机会把布防图塞给他。

  总之,奴家在这汴京城里,就像一颗钉子,深深地扎在商贾堆里头,不断收集着各种情报。未来,奴家会继续努力,把金莲堂的谍网织得更密更牢。比如说,奴家打算在汴河沿岸多安插一些眼线,那些来往的商船,说不定就能带来更多有用的消息。还有,奴家也想办法跟汴京城里其他的商贾圈子搭上关系,扩大咱们的情报来源。姐姐您就瞧好吧,金莲堂肯定会为红颜劫立下更多的汗马功劳。

  金莲堂潘金莲

  宣和三年立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