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千年女儿泪

第三章:十送燕郎 情牵水泊

千年女儿泪 天狼轩主.QD 3117 2025-05-08 13:05:25

    第一送:大名府城别

  宣和三年的春日,微风轻拂,大名府城门下,李师师与燕青相对而立,眼神中满是不舍。燕青身着一袭青色劲装,英姿飒爽,却也难掩离别愁绪。李师师则是一身淡粉罗裙,外披月白轻纱,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

  “燕郎,此去梁山,山高水远,你可要多多保重。”李师师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她身旁的婢女递上一个精致的食盒,李师师接过,递给燕青,“这是大名府的特色美食,桃花酥。这酥饼以春日桃花入料,口感酥脆,甜而不腻,你在路上饿了便吃些。”

  燕青接过食盒,心中暖意涌动,“师师姑娘,多谢你的关心。我定会照顾好自己,你在大名府也要多加小心。”

  就在此时,城门附近突然一阵喧闹。只见一群扮作行商模样的人吵吵嚷嚷地走过,为首的正是金莲堂的成员。他们故意大声谈论着生意上的纠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打断了李师师和燕青的话。

  “这是谁家的商队,如此不懂规矩!”李师师心中有些不悦。燕青笑着安慰道:“无妨,许是赶路急了些。姑娘莫要生气。”

  第二送:城郊柳堤畔

  出了大名府城,沿着官道前行,不远处便是一处柳堤。垂柳依依,嫩绿的柳丝随风飘舞,仿佛也在为这离别添上一抹愁绪。

  李师师从马车上拿出一个酒壶,为燕青斟了一杯酒,“燕郎,这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柳芽酒。春日采下初发的柳芽,酿成此酒,带有淡淡的柳香,愿你一路顺遂。”

  燕青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好酒!师师姑娘,你如此费心,燕青铭记于心。”

  正说着,一群脚夫模样的人路过,他们挑着沉重的担子,口中喊着号子,脚步匆匆。这些脚夫正是登州堂安排的。其中一个脚夫故意撞了一下燕青,酒洒了一地。

  “哎呀,对不住,对不住!小哥,没伤着您吧。”脚夫装作慌乱的样子道歉。燕青摆摆手,“无妨。”李师师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懊恼,却也无可奈何。

  第三送:古桥送别处

  走过柳堤,前方出现一座古桥。桥下河水潺潺流淌,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

  李师师从马车里取出一个锦盒,递给燕青,“燕郎,这是我亲手做的香囊,里面装着提神醒脑的香料,你带在身边,也算有个念想。”

  燕青接过香囊,放在鼻间轻嗅,一股淡雅的香气萦绕,“师师姑娘,如此珍贵之物,燕青定当好好珍藏。”

  这时,一群扮作武林人士的人从古桥另一头走来。他们手持刀剑,气势汹汹,口中谈论着江湖恩怨。这正是金莲堂的另一拨人马。

  “听闻那铁刀门与钢剑派又要火并了,咱们可得小心点。”其中一人故意大声说道。燕青皱了皱眉头,李师师则拉着燕青的衣袖,“燕郎,我们且避开他们。”

  第四送:茶亭话别时

  行至晌午,众人来到一处茶亭。李师师招呼燕青坐下,从食盒中拿出精致的点心,“燕郎,这是千层云糕,一层一层,如同天边云朵,希望你的梁山之路,顺遂如意。”

  燕青拿起一块云糕,放入口中,“嗯,这云糕软糯香甜,好吃极了。师师姑娘,你一路上准备这么多美食,实在辛苦。”

  就在这时,一群土匪模样的人冲进茶亭。他们大喊大叫,索要茶水和吃食。这些“土匪”是登州堂的成员假扮的。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在此歇,留下买路财!”为首的“土匪”装模作样地喊道。燕青起身,准备应对。李师师却镇定自若,“各位好汉,我们只是路过此处,吃些茶点便走,还望高抬贵手。”说着,让婢女拿出一些碎银递给他们。“土匪”们拿了银子,大笑着离去。

  第五送:溪边暂歇处

  离开茶亭,又行了一段路,来到一条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溪边野花盛开,却也无法驱散两人心中的离愁。

  李师师从马车上取下一个竹筒,递给燕青,“燕郎,这是我让人在溪边竹林取来的竹沥酒。此酒带有竹子的清香,又有清热降火之效,你留着路上喝。”

  燕青接过竹筒,喝了一口,“果然是好酒,多谢师师姑娘。”

  这时,几个暗娼模样的女子从溪边树林中走出。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嬉笑打闹着朝燕青和李师师走来。这是金莲堂安排的又一“惊喜”。

  “哟,这位小哥长得可真俊啊。”其中一个女子娇声说道,还伸手要去拉燕青。李师师心中醋意顿生,挡在燕青身前,“你们是什么人,休要无礼!”燕青也连忙后退几步,“姑娘们自重。”

  第六送:小镇酒馆前

  沿着溪边道路前行,来到一个小镇。小镇热闹非凡,李师师和燕青在一家酒馆前停下。

  李师师对燕青说道:“燕郎,这家酒馆的烧鹅乃是一绝,我已让人备好。你多吃些,路上才有气力。”两人走进酒馆,刚坐下,酒馆老板便热情地招呼着。这酒馆老板竟是登州堂的人。

  “客官,您二位要点什么?”老板满脸堆笑。李师师说道:“把你们这儿的招牌烧鹅端上来。”老板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后厨。

  不多时,烧鹅上桌。燕青尝了一口,赞道:“果然美味。”可还没吃几口,酒馆里突然进来一群人,吵吵嚷嚷,说要包下酒馆。这群人同样是金莲堂安排的,故意来捣乱。

  “这可如何是好?”李师师有些着急。燕青安慰道:“姑娘莫急,我们换个地方便是。”

  第七送:山林岔路口

  离开小镇,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山林岔路口。一条路通往梁山,另一条则通向别处。

  李师师从马车上拿出一个食篮,里面装着精致的果子,“燕郎,这是我让人精心挑选的时鲜果子,路上解渴正好。”

  燕青接过食篮,看着李师师,眼中满是感激,“师师姑娘,你想得如此周到,燕青不知如何报答。”

  此时,一群自称是路过的武林人士出现,他们谈论着附近山上有宝藏的传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这些人又是金莲堂的成员,搅乱了李师师和燕青的离别氛围。

  “听说那山上藏着前朝的宝藏,谁要是找到了,可就发财了。”一人说道。燕青皱了皱眉头,李师师则拉着燕青,“燕郎,莫要理会他们,我们赶路要紧。”

  第八送:渡口离别情

  出了山林,来到一处渡口。江面上船只往来,李师师望着江水,心中满是不舍。

  她从马车上取出一个玉瓶,递给燕青,“燕郎,这是我珍藏的桂花酿。此酒用秋日桂花酿造,存放多年,香气醇厚。你到了梁山,闲暇时饮上一杯,也能想起我。”

  燕青接过玉瓶,小心翼翼地收好,“师师姑娘,你放心,燕青定不会忘记你。”

  这时,一群船夫模样的人围了过来,他们大声谈论着江上的奇闻异事,故意打断两人的话。这些船夫是登州堂安排的。

  “前几日江上突然出现一条巨大的怪鱼,把一艘船都掀翻了。”一个船夫绘声绘色地说道。燕青和李师师无奈地对视一眼,只能等待他们说完。

  第九送:芦苇荡边别

  过了渡口,沿着江岸前行,来到一片芦苇荡。微风拂过,芦苇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离别奏响悲歌。

  李师师从马车上拿出一个包袱,递给燕青,“燕郎,这包袱里有我为你做的几件衣衫,梁山风大,你莫要着凉。”

  燕青接过包袱,心中感动不已,“师师姑娘,你对我如此关怀备至,燕青何德何能。”

  正说着,一群扮作渔民的人从芦苇荡中走出。他们挑着刚打的鱼,大声叫卖。这又是金莲堂的人,打乱了两人的温情时刻。

  “新鲜的鱼嘞,便宜卖咯!”渔民们喊道。李师师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燕青则说道:“姑娘,看来这一路,总有这些意外相伴。”

  第十送:水泊梁山下

  经过多日的行程,终于来到了八百里水泊梁山脚下。李师师和燕青下了马车,望着眼前浩渺的水泊,心中五味杂陈。

  李师师眼中含泪,对燕青说道:“燕郎,此去梁山,你便是梁山好汉了。以后要多多保重,施展你的抱负。”说着,她从怀中拿出一支玉笛,“这玉笛是我心爱之物,今日送与你。日后若想念我,便吹上一曲。”

  燕青接过玉笛,心中满是不舍,“师师姑娘,你对我的情谊,燕青永生难忘。”他从腰间取下一支萧,“这萧与姑娘的玉笛也算一对,他日若有机会,我们再笛萧和鸣。”

  此时,周围突然安静下来,之前那些扮作各种身份的红颜劫成员都默默退去。李师师和燕青站在水泊边,燕青拿起萧,李师师拿起玉笛,一曲悠扬的曲调缓缓响起。笛声清脆,萧声低沉,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两人的深情与不舍。曲毕,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坚定。燕青转身,朝着梁山走去,李师师则望着他的背影,久久未动。在这八百里水泊边,一段别样的情谊就此种下,而燕青在梁山的故事,也即将拉开帷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