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叶元也仅20岁的年龄,但是两届为人,又经受过信息时代和万界商会的洗礼,他的学识、见识当一个教授还是绰绰有余,再加之此界顶级的战力,当师傅也不在话下。
然而办学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至高中打基础阶段都必须引领学生,不能采用全虚拟教学,更何况最重要的大学阶段。
叶元在《北源日报》发布招聘启事:诚聘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叶元开学第一堂课就大力宣贯尊师重道却又平等治学的理念:大家都是求道者,尊师重道是必须的但求道之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扶持倾囊相授。
魔幻式的学校,让学子们有充分的时间和资源DIY。
“做科研研究或修炼武道时,脑子里要装着一两个非常前沿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科学或武道问题,等将来条件成熟或者你哪天灵光一闪,你就有可能找到突破点来攻克这个难关。武者们经常听说某人资质一流,顿悟成道,其实没有那么玄乎,都是日积月累,某一个时刻的厚积薄发而已。”
叶元借用华国一位年轻院士勉励研究生时的演讲,给七十二学子传授经验。
叶元没有多讲,只是教授他们专心治学的理念后,就离开了。
七十二学子都是挑选的社会精英,有在北源执政多年的孟效民之子,有军方年仅18的校尉,有半年中学毕业的学生,有打铁的铁匠,有顶级武学世家的子弟,有就读私塾多年的秀才,甚至有种地行家的农民,有远帆海渔的渔夫,有修筑城墙的劳工。都是叶元选择的佼佼者,读书识字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莫一方面触摸到了道的存在,技近乎道,便是如此。
叶元给他们准备的课程非常地繁忙,就算是武道生,也必须天天在叶元购买的时间屋、法则屋里待够一定时间,各学子叫苦连天,叶元却乐在其中。
不是学渣也没有点满学霸天赋的叶元非常喜欢这种氛围,教授学生做实验,引领学生打开心扉,他觉得自己居然是做导师的料,毕竟也是孤儿院的孩子王,他不禁回想起孤儿院时协助院长阿姨管理弟弟妹妹时的场景,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叶元看着匆匆忙忙的学子们,仿佛望见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他们是武界的未来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