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种田东篱见男衫

第十六章 打麦场风波3

种田东篱见男衫 糯米小饭团 2015 2013-12-03 20:53:18

  “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男人还怨我儿子偷腥?你咋不说你没能耐呢!”李氏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李氏旁边,一手就夺过了她手里的扫帚,然后狠狠的摔到了地上,“下次再给我儿丢人,我就让他休了你!”

  “娘,我这不是接三弟妹进屋嘛。谁知道翠花就跟吃了什么迷魂药似的,死活不让弟妹进门,还把人往外撵!”

  李氏都已经走到院子外边了,夏安荣也稍微收敛了一些。他放开了方氏,转身冲着李氏解释道。

  李氏对于自家这两个儿子看方氏的眼神也是瞧在心里的,谁让她的三儿子就娶了这么个狐媚子进门?

  就算她再怎么不满,也总不济像张翠花似的,把家丑放到外面说,让村子里的人瞧了他们家的笑话。

  “还不进来!昨儿个就特意告诉你早点过来,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偏偏还在我面前拿乔,安朗瞎了眼才娶你这么个废物进门!”

  李氏本想趁机好好收拾收拾方氏的,但她眼瞅着现在的时辰也不早了,如果他们一家子再不去打麦场把麦子拾掇好了,明天就该换成别人家打麦子了。

  麦子泛黄的时候,是打麦场较忙的时候。同样也是黄华村的打麦场最忙碌的时候。村里人先是一起把场地浇灌透了,晒成半干翻过来再晒成半干,然后撒上麦秸秆,用耙子把场地荡平,再用石砣子轧平、轧实。接下来才开始真正的碾麦子。

  麦收时节是庄稼人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日子,换做以往这个时候夏安朗跟方氏也是闲不住的。

  除了抢收还要抢种,地里的麦子一收,夏安朗就得紧着时间翻地,还要倒茬赶种一些别的作物。

  麦捆子都堆在了老院的院子里,顾不上打碾,晒干之后先摞成了垛子,得了闲才有功夫一家子的劳动力一起出动把麦子碾了。

  “弟妹,娘说的话你可别往心里去啊,娘就是被我家的臭婆娘气的,结果把气全撒你身上去了!”

  李氏骂完方氏扭头就回屋准备东西准备出发了,老夏头一早就去了打麦场,老二一家也先跟着去了。

  要不是为了等方氏过来,她早就到了麦场了。

  “哎呦,我就是臭婆娘,她就是香饽饽!夏安荣,你可别拿自己的那张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了。你也不睁开眼睛好好瞅瞅,人家搭理你嘛!”

  张翠花瞧着夏安荣粘着方氏的劲头,虽然心底里有些吃味儿,但只要一想起他们三房一家现在连口饭都吃不上了,又顿时觉得解恨不少。

  “张翠花,这日子你要是不想过了就说出来,老子老早就想把你休了!”

  方氏怯怯懦懦的样子看在夏安荣的眼中越发娇弱的惹人怜,再反观自家那个野蛮的刁婆子,猥琐男人心底也有些许的男子汉气概顿时就跑了出来。

  夏安荣竟然会为了方氏说话?

  张翠花望着李氏已经隐进堂屋的矮小身影,又瞪了眼在一旁装柔弱的方氏,还有怒气冲冲盯着他的夏安荣。张氏捏着自己的破旧夏衫半晌,深吸了一口气,最后跺着脚离开了。

  眼不见为净!如果自己现在闹起来,光是惹得婆婆不喜倒没什么,要是夏安荣这个色胆包天的真敢把她休了,她岂不是丢人丢到村子里去了?

  且不说她嫁给夏安荣这么多年来吃了多少苦,但是她给老夏家生了三个孙子的功劳就容不得夏安荣将自己轻易的休出去。

  夏安荣如果想要以“善妒”这个由头将自己休出去,那他未免将一切都想的太过简单了些。

  妒忌?她又有什么好妒忌的?

  方氏不过是比她们白净了一些,瘦弱了一些,认识几个破字罢了。若说是女人最重要的本事,想她方氏可是不如自己。否则老三家也不会这么多年来只添了四个赔钱的臭丫头。

  想到这里,张氏被方氏搞坏的心情又一次晴朗起来。

  方氏好不容易躲开了夏安荣不易让人察觉的小动作,在前面带头的李氏又开始呵斥她了。

  “我说老三家的,我让你过来是帮忙打麦子、给他们做饭的,你这还没走到打麦场呢就开始迈碎步了。怎地,你不会真把自己当做大户人家的小姐了吧?走这几步路还是我老婆子为难你了呢?”

  今天的太阳异常的大,烤在人的身上不一会儿就能烤出一层薄汗来。

  经过早上张翠花那么一闹腾,李氏的心里也有了些疙瘩。不过这个疙瘩由来已久,大抵也不是早上这么一出小插曲就形成的了。

  “婆婆,我会跟上你们的,你们不用迁就我的步子,走你们的就成。”方氏来之前其实连口米汤都没喝上,现在的她再被太阳一晒,全身都没了力气,走在村子正中间宽敞硬实土道上却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李氏斥责完方氏,转头又将围在方氏身边的大儿子骂了一遍,“还不快给我往前赶?你是不是想等太阳落山了再跟着你爹碾麦子去?张翠花,你也别想着给我偷懒!”

  去打麦场的这一路上,李氏不间断的叫骂声仿佛已经融进了初夏的热风之中,时时回响在方氏的耳畔。

  打麦场建在河边上,一个连着一个,有大也有小,有高有低,因为年头久了,相互连接着的地方甚至还长出了草。而去年没有拾掇干净的麦子发芽了,样子像极了一蓬蓬的茅草。

  它们围在每一个打麦场的周围,如同一个自然而然形成的间隔一般。

  隔着老远李氏就瞧见了正戴着顶草帽,牵着拉碌碡的牲口缰绳碾麦子的老夏头。鞭子在空中炸响与吆牛的声音,甚至是碌碡在麦场上滚动的轰隆声,都远远的传了过来。

  “腿脚儿都给我快着些,也不知道咱家到底是谁摔瘸了,走这么几步路竟然用了这么久!”

  李氏不耐烦的朝着身后跟着的三个人吼了一嗓子,不过这冷嘲热讽的话究竟是对谁说的人人都心知肚明。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