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德昭大宋

122、离去

德昭大宋 码字嗒 2115 2022-03-01 21:33:19

  (修改章节,新章节名:尊严)

  在赵德昭从王全斌住处离开的时候,王頵也抵达了那间不起眼的小院里。

  得到了王頵带来的好消息之后,小院里的众人便各自回去等待动手的时机了。

  在这些人出门的时候,周围的一些乞丐、混混便动了动身子,传达出了一些特定的信息。

  接着,巡逻队、帮派混混、路人等等一个又一个的人轮番接力,将这些人的住处都给打探了出来。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回营的赵德昭手中的时候,赵德昭知道,这是蜀国那边有人准备搞事情了。

  没办法,自己这么一通连招打下来,把那些宋军将领都给打断了爪牙,蜀人又不是傻子,看着有机可乘之下肯定会冒出些想法来。

  赵德昭一边准备着带人北上迎接朝廷派来的官员队伍,一边将这些消息都通报给了沈义伦和曹彬。

  以自己现在和王全斌他们的紧张关系,自己和他们说这些事只会被当成别有居心,还不如不说。

  东路军那边还有两万大军,只要不犯傻的情况下,这些蜀国的官员就翻不了天。

  沈义伦在接到赵德昭的情报以后也是十分重视,直接就找了东路军的将领们开会研究去了。

  将卯兔介绍给了沈义伦,双方对接了情报之后,赵德昭就在次日清晨,带着手下人离开了锦城府,执行迎接朝廷官员的军令去了。

  至于说巡逻队维持城中秩序的任务,赵德昭则是转交给了李继隆的淮南军。

  他们这些人已经剃了头发,换上衣服戴上袖章的,和以前的巡逻队看着也没太大区别。

  就在赵德昭安排着事务交接工作的时候,蜀国皇宫里,孟昶也在和王頵悄悄的商议着事情。

  在一间偏僻的宫殿里,孟昶一脸小心的看着他面前的王頵。

  “主上,我们必须要尽快动手了,不然迟恐生变啊!”

  对于王頵的话,孟昶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

  前几日,王頵连同母昭裔一起秘密找上自己,说要设计刺杀赵德昭的时候,孟昶都有些难以置信。

  当初和宋军交战之时都不见你们如此同心协力,怎么现在都降了,反而准备团结一心,抵抗大宋了?

  不过很快,母昭裔的一番话就让孟昶明白了过来。

  那一堆弯弯绕的长篇大论翻译成赵德昭的说话方式就是: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孟昶很清楚,母昭裔身后的那些士族大家都是一群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正是因为赵德昭行事过甚,触犯他们的利益,他们这才会想着反抗一番。

  至于为什么要拉上孟昶,一方面是需要孟昶这一杆旗帜来稳定蜀地,甚至于在刺杀事成之后,也需要孟昶来团结蜀地的军心士气,以应对大宋接下来的报复。

  另一方面,万一事败了,也可以将孟昶推出去作为首恶。

  他们这些士族大家们虽然也肯定会割上一大块肉,但终归不会伤及根本。

  对于王頵和母昭裔的提议,孟昶并没有直接答应或是拒绝。

  他在考虑。

  毕竟此事相当于是彻底和大宋,和赵匡胤撕破脸皮,一旦失败,只怕自己举族都会覆灭。

  本来,王頵和母昭裔也没有催促,他们也清楚这件事干系甚大,孟昶是需要考虑考虑的。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他们得知赵德昭即将出城北上,迎接大宋派来的官员们。

  这一去,怕是就要个十天半月的。

  待到赵德昭回来,就应该要带着蜀地的一众降臣降将们返回了。

  届时,大局一定,他们哪里还能再翻出什么浪花来?

  于是他们便催促着王頵入了宫,前来劝说孟昶。

  孟昶看着前来劝说的王頵,内心不断地挣扎着。

  犹豫了许久之后,孟昶回想起了那一天,王全斌逼迫花蕊夫人出去陪侍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的情景。

  虽然只是在蜀地这一片地方上划地为王的国主,但孟昶终归还是有着他的自尊的。

  正因如此,在面对王頵和母昭裔的提议的时候,孟昶才会犹豫不决。

  而现在,这一丝犹豫不决,终于是被他的自尊心给无限放大,最后将心中的天平给压倾斜了。

  于是孟昶问道:

  “那你看什么时候动手比较好?”

  王頵略作思索之后,回答道:

  “越快越好,依我看,不如就选在今天晚上。”

  “今天晚上?”

  “对,就今天晚上。主上今晚还要在宫中设宴招待他们,趁着他们在饮酒作乐,我们正好下手。”

  “以老臣近日所见之情形,只要我们得手以后散播出宋军将领们袭杀二皇子的谣言,定能让宋军自乱阵脚,兵将反目,我们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听到这话,孟昶想到了之前在皇宫门楼上的时候,赵德昭那轻易斩杀王梓良的威严模样,心里突然就不是滋味起来。

  自己经营蜀地数十余载,从弱冠之年登基,兢兢业业、勤勉执政,但是宋军攻来之时却无人可用。

  而赵德昭不过才来了个把月的时间,却在蜀地威望日盛,几乎都不下于自己了,这让孟昶钦佩之余,又有些嫉妒。

  不过孟昶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

  “今天晚上动手的话,人手何来?”

  如今蜀国皇宫里尽是宋军在把守,那些士族大家安排的死士可不好混进来。

  王頵傲然道:

  “不过一黄口小儿而已,何须多少人手?老夫虽然比不得饭斗米,肉十斤的廉颇,但也是久经沙场出来的,只消主上找个机会将其单独带出来,我必可一击杀之。”

  孟昶想了想赵德昭那一副少年人的身形模样,感觉王頵说的似乎也挺有道理的。

  随后,孟昶和王頵又商议了一下动手的细节之后,王頵便离开了这里,为晚上的行动做准备去了。

  偏殿里的孟昶左思右想的,始终还是有些心绪难平。他回想起了自己少年登基时,谋划着诛杀权臣李仁罕的时候,似乎就和现在差不多。

  当年他杀了李仁罕,成功坐稳了江山。希望如今杀了赵德昭以后,能够光复蜀国吧。

  “我儿,你在想些什么?”

  正当孟昶魂不守舍的在皇宫里游走着,思考着今晚的行动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孟昶耳边响起,惊得孟昶差点跳起来。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回身对着身后的老妇人说道:

  “没什么,母后您怎么在这里?”

  在孟昶身后说话的便是他的生母李太后。

  说到这位李太后,就不得不提一提那位永远存在于别人历史里的知名人物,后唐庄宗李存勖了。

  几乎五代十国中后期的所有知名人物传记里,都有着这位李存勖的身影,这位李太后便是李存勖的侄女。

  当年孟昶的父亲孟知祥得李存勖器重,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孟知祥。

  李太后可以说是历经多朝,阅历丰富,看人看事都颇有见地。

  当初孟昶重用王昭远,在王处回死后让他级任枢密使一职的时候,李太后就表示了不认同,认为此举会引起祸端。

  后来果不其然,王昭远盲目自大,擅自联系北汉给了赵匡胤讨伐的名头。

  随后领军出征时狂妄无比,真正接战以后又不堪一击,属实丢尽了颜面。

  宋蜀开战之后,李太后更是断言,蜀将之中,唯有高彦俦会死战到底,其他人皆不可信。结果整个北宋伐蜀的作战过程中,将领一级的人里面真的就只有高彦俦以身殉国,其他人不是被俘就是投降。

  从这两件事上就能看出这位李太后观人有多准了。

  李太后如今已是花甲高龄,但是身子骨看着康泰的很。她微叹一声之后说道:

  “你还问我为什么在这里?不是应该我问问你为什么你在这里吗?”

  孟昶抬头看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母亲居住的宫殿来了。

  “额,母后,我这……”

  李太后止住了孟昶的话头,说道:

  “莫要掩饰,你是我儿子,你想什么我能不知道?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来找我?”

  孟昶纠结了许久,终于还是开口问道:

  “母后,您觉得那位二皇子赵德昭如何?”

  李太后闻言似乎是呆了一下。

  这些年来,因为年岁已高的缘故,李太后都是在宫里深居简出的,少有在人前露面。

  即便是当初王全斌率部入城,也没有去打扰这一位老人家。

  只不过李太后虽然不曾出宫,对于宫外的事情似乎也颇为了解。

  片刻之后,李太后回过神来,对着孟昶说道:

  “这位二皇子,有王者之风。只要不行差踏错,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孟昶听到这话,有些不太服气的说道:

  “母亲是否太看得起他了?”

  李太后微微摇头道:

  “你问,我答,信或不信皆在于你自己。”

  孟昶很想反驳母亲的说法,但是千般话语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

  他自己也是通读经史、博览群书的,所以他知道自己的母亲说的没错。

  只是他不愿意去相信而已。

  看着孟昶犹疑不定的神色,李太后又说道:

  “我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但是你要谨记,切不可相信那些反复无常之辈。”

  “母亲?”

  “就这样吧,我累了,要歇息了。”

  孟昶面色古怪的从李太后的住处离开了,他也不知道李太后到底都看出了些什么来。

  

码字嗒

感谢书友木爪、精灵凤皇、20200414093946566的开云(中国)票支持。   果然态度端正了,码字速度就上去了。   所以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摆烂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