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剁椒鱼头之奇缘

剁椒鱼头之奇缘

闲庭信步的刚子 著

  • 历史

    类型
  • 2022-01-19上架
  • 9892

    已完结(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回 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之奇缘 闲庭信步的刚子 1339 2022-01-19 11:35:21

  乾隆年间,太平盛世。三湘之地河流交错、雨水充盈、气候温暖适宜。每逢春暖花开,稻穗飘香、鱼游浅底、鸟雀成群、蜂蝶纷飞,江山美如图画。

  白沙县地处洞庭湖畔,自古乃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东至吴越,西至巴蜀,南通粤广,北通汴梁,交通十分发达,南来北往之商贾多云集于此,游人如织,街市熙熙攘攘。秀才书童、商贾巨富好聚于酒肆饭庄,诵诗习文,猜拳碰盏,饮酒作乐,好不热闹。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邻里和睦相处,一派祥和之气。

  白沙县一财主,姓朱名尔冬,五短身材、肥头大耳。其祖上勤勉劳作,家境殷实,留有田产百亩、商铺几十,富甲一方。乾隆十八年,父母双亡,朱尔东便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好吃懒做,以收租为业。但朱尔东好美食,常研习菜肴于家中,自编菜谱,令家奴烹饪之,自研自品、自得其乐。

  一日午后,艳阳高照。朱尔东闲逛于市,左手托鸟笼,右手执羽扇,笼中之鸟上窜下跳、叽叽喳喳,朱尔东心情舒畅,踱着方步。见一阿婆剁辣椒于市井,颜色鲜红、香气扑鼻,便上前搭话闲聊。恰逢一渔夫路过,桶中之鱼闻香气而蹦跳,坠入老妇之剁椒缸中,行人无不止足观看、拍手称奇。只见那鱼儿上窜下跳、左右翻滚,不一会儿,便停歇下来,鼓腮张嘴,奄奄一息了。

  朱尔东见此状,便突发奇想:咱三湘乃鱼米之乡,家鱼遍布江河湖叉,户户剁辣椒装坛,鱼及剁椒均为价廉之物,何不将其二烹于一碟?便令家丁抓霸子街之罗、黄二大厨于家中群研之,取大头家鱼之鱼头,佐以上等朝天椒装坛数月之剁椒,辅以生姜,装碟于蒸笼猛火蒸数分钟,撒上葱花,而后取上等花生油烧至冒烟浇于鱼头之上,便成味美之食,其辛辣甘甜、香气扑鼻,令食者回味无穷。

  朱尔东名之为“剁椒鱼头”,遂写菜谱及烹饪之工艺,令罗黄二厨签字画押。另朱尔东书《剁椒鱼头专利所有权之声明》规定剁椒鱼头之工艺为朱尔东所有,他人不得烹食,三人签字画押,以此为证。

  话说罗黄二大厨,均于霸子街开酒肆饭庄,对门对户,互不干涉。黄大厨之饭庄装修简陋,食客多为贫民商贾,平等相待、和气经营,价廉物美,薄利多销,自然亦是宾客盈门。而罗大厨酒肆宽敞明亮、陈设阔气,秀才巨富多云集于此,饮酒作乐,把酒言欢。罗黄二人生意兴隆,以兄弟相称,和睦相处。

  朱尔东好虚荣,择罗大厨之酒肆而食,对黄大厨之饭庄嗤之以鼻。便日日店中主位一座,命罗大厨上“剁椒鱼头”,佐以二两小烧,慢尝细品,畅快无比。

  众食客闻其味香无比、色泽鲜艳靓丽,便垂涎欲滴,均移步至朱财主桌前一饱眼福,朱尔东便以手覆碟,曰“此乃上等美食,你等贱民怎能食之!快滚快滚!”心中洋洋自得,目中无人。

  众食客均欲点剁椒鱼头,可罗大厨胆小怕事,不敢烹予食之,遂问朱尔东可否?可朱尔东乃天生小气之徒、心胸狭窄,自以为白沙县第一,骄横跋扈,其欲独享“剁椒鱼头”,他人岂能食之!便令罗厨不得烹予他人,罗厨欣然应允,不敢反对。

  黄大厨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见此状十分憋屈,偏不信邪。心想研剁椒鱼头之菜谱也有本人之功劳,为何朱尔东据为己有、他人不能食之?于是将剁椒蒸鱼头工艺改良之:鱼头开边,一边以黄色泡椒蒸之,一边以红色剁椒蒸之,一红一黄、泾渭分明,一边酸辣、一边香辣,香气四溢,其味较剁椒鱼头更佳,故取名“双椒鱼头”。

  于是黄大厨以“双椒鱼头”为招牌菜,生意便火爆异常,食客络绎不绝、宾朋盈门,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黄大厨自然喜笑颜开。

闲庭信步的刚子

本人初次作文,敬请读者支持!编委指导!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