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迷雾中的博弈
窦易离开了卧室,没有像之前一样去厨房或浴室,而是径直走向玄关,离开了公寓。关门声比平时更重,泄露了他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卧室里,易小藕在确认他离开后,才缓缓松开了紧紧攥着的拳头,掌心留下了几个深深的月牙形印记。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几乎将她淹没。但这一次,她没有让自己沉溺于绝望。
她挣扎着坐起身,靠在床头,打开床头灯,昏黄的光线驱散了一部分阴影,却照不亮她眼底的深沉。
她从枕头下摸出那个旧手机(她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它的电量状态),屏幕亮起,微光映在她苍白的脸上。她点开那个隐藏的文件夹,里面存储着从窦易金属盒里拍下的照片——那些冰冷的笔记,那些伪造的合影。
她的目光落在笔记上「频率稳定…同步率75%…」「目标个体潜意识抵抗强烈…」「外部干扰…」「‘诺拉’原型适配度…」
这些词句曾经只让她感到恐惧和非人感,但现在,她开始尝试用窦易的“逻辑”去理解它们。
“同步率”…是指他篡改记忆、植入虚假情感的成功程度吗?“潜意识抵抗”…是她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的、内心深处的不屈吗?“外部干扰”…是那个神秘的帮助者?还是顾欧学长?
还有“诺拉”…蓝紫的画…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意识到,仅仅被动地记录和等待救援是不够的。她需要更主动地理解窦易的“游戏规则”,甚至……利用这些规则。
窦易痴迷于数据,痴迷于观察和掌控。那么,她就给他数据,但给他无法解读的、充满矛盾的数据。就像今晚这样。
但这还不够。这种混乱的表演消耗巨大,且不可持续。她需要更有效的方法。
她的目光再次落到那些伪造的合影上。照片里那个笑容灿烂的“自己”,依偎在窦易身边,眼神里充满了爱慕和依赖。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脑海——
如果……她开始“相信”这些照片呢?
不是真正的相信,而是表演出“相信”。表演出逐渐被这些“甜蜜证据”说服,开始怀疑自己“混乱记忆”的迹象。
这比单纯的混乱表演更精妙,也更危险。这意味着她要更深入地融入那个被虚构的角色,在悬崖边缘跳舞。
但这也是最能直接攻击窦易核心逻辑的方式——如果他发现他的“记忆锚点”开始产生“预期效果”,但产生的效果却又与他观察到的其他矛盾数据相冲突,他会如何反应?他的理论模型会出现怎样的裂痕?
这或许能为自己,也为外界的救援,争取到更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窦易回来时,易小藕的表现果然又有了新的“变化”。
她不再试图进行昨晚那种主动却僵硬的亲热,而是表现出一种若有所思的、带着些许困惑的平静。
当窦易将那个金属盒子(他每天都会检查)放回床头柜时,易小藕状似无意地瞥了一眼,然后轻声问道:“那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好像看你很珍视的样子。”
她的语气带着好奇,而非之前的恐惧或回避。
窦易放盒子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看向她,目光锐利:“一些旧东西和笔记。”
“哦……”易小藕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显得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小声说道,“我……我好像有点印象……里面是不是有……我们的照片?”
窦易的瞳孔微微收缩。数据面板上,她的脑波信号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与“记忆检索”相关的活跃峰,但很快又平复下去,带着一种不确定的波动。
她在尝试“回忆”他植入的内容?
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嗯,有一些。”
易小藕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混合着迷茫和一丝微弱希冀的光:“我能……看看吗?”
这个请求,完全出乎窦易的预料。主动要求接触“证据”,这是“记忆锚点”开始发挥作用、个体试图验证和巩固被植入记忆的典型表现之一。
但……结合她之前那些混乱矛盾的数据,这显得极其可疑。
是表演的升级?还是“调频”效果终于突破了某种临界点?
“下次吧。”窦易选择了拒绝,他需要更多时间观察,“你身体还没完全恢复。”
易小藕脸上掠过一丝清晰的失望,但她没有坚持,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重新低下头,那副样子,像极了渴望被认可却又被拒绝的孩子。
窦易将她的反应一丝不落地记录下来。失望的情绪信号很真实。但……太真实了,反而像是在配合他“拒绝”的这个行为,完成一个“寻求认可-被拒-失望”的标准剧情。
接下来的半天,易小藕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会时不时地看着窦易,眼神复杂,欲言又止。当窦易看向她时,她又会迅速移开目光,假装在做别的事情。
这种表现,既像是开始接受“恋人”身份后产生的羞涩和关注,又像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的人,在偷偷观察确认着什么。
晚餐时,她甚至指着桌上的一道菜,用一种不太确定的语气说:“这个……好像是我‘以前’喜欢吃的?”(那其实是窦易根据虚构记忆准备的,她本人并不喜欢。)
窦易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
易小藕与他对视着,手心在桌下微微出汗。她在赌,赌他会“纠正”她,或者肯定她,无论哪种反应,都能为她提供更多信息。
最终,窦易只是淡淡地说:“嗯,你喜欢。”
没有纠正,也没有过多的肯定。他将判断权留给了她,同时也将观察的焦点完全集中在了她身上。
易小藕心里一沉。他比她想象的更谨慎。
但她没有气馁。她低下头,小声嘟囔了一句:“是吗……感觉味道有点陌生……”然后,还是拿起筷子,尝试着吃了一口,眉头微微蹙起,像是在努力适应或者说服自己。
这个小细节,再次向窦易传递了矛盾的信息——她开始引用虚构的记忆,但对与之相关的真实体验(味觉)却产生了认知冲突。
数据的迷雾,越来越浓了。
窦易感觉,自己像是在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谜题。易小藕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反应体,她变成了一个主动的、不断抛出干扰项的谜面。
而他,这个自诩为观测者和操控者的科学家,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或许……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完全掌控着实验的走向。
这个认知,没有让他愤怒,反而让他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这场博弈,终于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他看着对面那个低眉顺眼、却仿佛在无声地编织着一张大网的女孩,眼神深处,掠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挑战者激起的战意。
他倒要看看,这片由她亲手搅起的迷雾,最终会笼罩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