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最好的朋友小黄

卑和尚

最好的朋友小黄 编剧黄鑫淼 1506 2022-02-17 18:32:18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人卑劣,谁人高尚?

  我总会看到或听到有很多人拿着一个泛泛的“名”说事,诸如“这个社会……”,“现在的人……”,“美国人……”,“中国人……”,“农村人……”,“有钱人……”,“当官的……”,“大学生……”,数不胜数,相信你也有所耳闻或目睹,似乎大家对这些说法不以为意,难道某些“群体现象”让大家熟视无睹吗?

  在我看来,人固然有高尚和卑劣之分,且此类划分实属不易,只能在阶段范围内论说(除了极端的个别人),因为一切都会变。但高尚和卑劣一定是从人品或人的行为表现来说的,绝对不能用于一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

  我非常讨厌人们总是拿着“名”以偏概全的说事,细想一下,结果肯定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农村人都很憨厚吗?大学生都很有素质吗?当官的都很贪吗?美国人都很富裕吗?现在的人都很怕事吗?老人都会讹人吗?男人都会找小三吗?

  一切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否则,有多少身处其中的好人都被八竿子打死了,他们实在太冤了!现在是网络时代,自媒体非常发达,而且普及率极高

  所谓高尚和卑劣的划分,这其实已经属于较为极端的划分了,就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样,前者是革命先烈,后者是卖国求荣者,但绝不是一般百姓,高尚和卑劣也一样,都属于各自的百分之五,中间的大多数,只能说既不高尚,也不卑劣。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共性,即所谓的“人性”,我们都在批判人性,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殊不知,我们自己也是人啊!我们是一类,是同一个种群,所以,人,请不要忘我的批判别人,因为你自己也高尚不到哪里去,这是实话,你为什么批判别人?就是为了单纯地过过嘴瘾吗?我想,你并没有那么傻,因为批判别人是有风险的,而可能的收益就是你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总之,就想踩着别人往上爬,对于这种人,最好的惩罚不是起哄对骂,而是无视。没有了风,火自然会灭,而且灭得更快。

  相信大家都不会愿意被人形容成“夜郎自大”的人,但做着“夜郎自大”的事的人却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名人,他们总是极力批判社会上的某种东西或某些人,以此哗众取宠,想借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当然,他们肯定得有自己的两把刷子,否则根本不会引人关注,这其中就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不少人会支持他,殊不知,这只是他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你我皆是炮灰,我们会发现,他当初借以成名的东西就是他一直凭借的东西,来来去去,也还是那些东西,也只能是那些东西。

  先嘲人,然后自嘲,把言论当成游戏,把看客当成白痴,自己俨然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局外人的样子,从始至终,都离不开这种套路和风格,似乎这也是一种成名的方式,而且大家很热衷地追捧,可见,他确实很聪明。其实,我们都被表象蒙蔽了,因为,真正清高的人从来不会标榜自己清高,他们甚至很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或者露面,而那些整天写着自己清高的人,都是一些假清高,就像真正虚伪的人我们根本看不到他的虚伪一样,因为虚伪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如同天然雕饰的出水芙蓉,我们觉察不到丝毫的痕迹。

  作为人,我们都一样,都差不到哪里去,都逃不出人性的罗网,自私自利、吝啬小气、趋利避害、欺软怕硬、看人下菜、追名逐利……这也无可厚非,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就是这大多数人推动的吗?

  我们有必要谨慎辨别那些贼喊捉贼及通过贬低他人来提高自己的“偷心贼”,毕竟整日叫嚣和批判他人他物是他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只要它尚有效用,他就会毫不吝啬地挥霍。

  高尚和卑劣只属于少数人,我们是大多数人,普通而平凡,却也不失伟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