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
怀揣着一种十分纠结心情,旁观了宝贝儿子剃度礼。
潘文武便领着堡丁离开嵩山,返回飞峡堡。
先是熬走了送别的师父方圆大师。
又熬走了圆惠那群师兄弟。
趁着没有外人了。
潘文武才一把拽住已经剃度成光头、穿着武僧袍子的儿子:
“玉儿,少林武学举不胜举,且每一门都博大精深,万万不可贪心,试图学全,以至于终身受困于此。
爹和你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蓉蓉只有你这么一位哥哥……
特别是思思那丫头,如今已经17岁了。
自从当年被买入堡里。
足足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夜,衣食住行你们俩都在一起。
想必你小子也舍不得放她出去,嫁做他人作妇对吧?
虽然爹娘能帮着压个三年五年。
可再久,就过分了。
希望你能拎得清孰轻孰重……”
潘玉本还想表示最多两年就可以离开这里,去江湖闯荡了。
可骤然听到卜思思的事情。
而且,这位长者还一副‘我都懂’的架势。
不由感觉莫名其妙。
于是,干脆没有接腔,只是敷衍的点了点头。
完了戳在凉亭里,默默目送这支队伍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期间。
潘玉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都是这三年来,在飞峡堡的点点滴滴。
并因此确认了一件事情:
在回不去某个世界的情况下,将飞峡堡当成第二故乡到也不错。
起码今生能有个归处。
而且,那里所有亲人都是真心待他,并盼他好呢!
此时此刻,潘玉并不知道。
就因为他刚才听到卜思思话题,那不愿多谈的敷衍点头,会被原主父亲潘文武过度解读到什么程度。
当飞峡堡队伍风尘仆仆赶回去后。
堡主大人先是向大夫人隐瞒了儿子剃度一事。
只言师门北少林见到自家这位麒麟儿,在武学一途的卓越天赋后,直接将其收入了达摩院深造。
等同于越过了罗汉堂、般若堂两个阶段。
要知道,他当年去北少林拜师学艺,直至十余年后从铜人巷里打出来还俗下山,都没资格进入般若堂都呢。
紧接着,又向卜思思摆起了公公的谱。
将儿子那一次点头,解读出了近千言语。
若非长者身份摆在那里。
导致很多言辞,都不好涉及。
只怕结果会更加糟糕。
但……
经由他‘有限’解读。
不但令卜思思这姑娘,在对待潘玉的心态、感情上,彻底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随后一年多的时光里,变成了一位宛若等待丈夫回家的小妻子。
也让他的俩位夫人、蔗出的小女儿。
以及二堡主、三堡主这些高层,包括他们的家属。
在对待与卜思思有关的事物上,心态也跟着发生了巨大改变。
比如说潘蓉这小妮子。
从这天之后,就在母亲教导下,改口称呼卜思思为嫂子了。
原主母亲石玉慧,更是天天来这边院子里,陪着卜思思做女红。
既是免得她一个人无聊,也是想要在儿子起居院子里待着,亦或是避免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待到于此有关的事情,渐渐在飞峡堡流传开来后。
整个飞峡堡上下近万人,都将卜思思从一位贵人的漂亮贴身丫鬟,当成了少堡主娇妾对待。
这种转变里面区别有多大,可想而知。
在随后一段时间里。
不晓得让多少喜欢着她的堡丁,失魂落魄,或结伴偷偷买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
送走原主父亲以及飞峡堡一行人后。
潘玉飞奔回了禅寺,直奔达摩堂。
整个北少林达摩院只有七位僧人,并且年龄都有五十往上,最低也是方字辈,甚至还有三位鉴字辈。
专门负责研习高深武学。
藏经阁就由这七位高僧在打理。
若没精湛的武学造诣(一流起步),以及独到见解(创新能力),都不够资格入选达摩堂。
第一次踏入其中。
穿着小僧袍的潘玉,就感受到了一阵扑面而来的浓浓‘文化’气息。
导致已经被搁下三年之久的‘创作’冲动,被重新唤醒。
好在,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将那股子蠢蠢欲动压了下去。
一句话,眼下他还不够资格!
来到这个奇异的综武世界之后,至今接触到的奇妙地阶武术总共才七门。
并且只选修了其中有利于用保命、抗揍的类型。
唯有一门小夜叉棍法,用来应对持械歹人。
其他诸如破戒刀法、罗汉拳,为了节约时间和精力都没去修习。
为的就是能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内成长起来。
到时候,再借助武圣系统,按制定的那个计划前往武道最高境界。
创造新武学?
起码也得积累了足够的基础知识之后吧?
便是此时。
那名五十多岁的方字辈高僧发现了他,不由得眼前一亮,抬手将其招了过去,然后递给了他一本单薄的册子:
“这上面是藏经阁内所有武学名册汇总,你且先过目,看对哪一门绝学感兴趣,就可以根据提示,去藏书架上自取了。”
潘玉作揖道谢:“谢谢师叔祖!”
而后,立即原地盘坐下来,开始浏览这份目录。
很快,就从中发现了不少感兴趣的少林绝技。
有横练类的‘金刚不坏体神功’、‘金钟罩’、‘刀枪不入’、‘铁布裆’、‘铁头功’。
有身法类的‘飞檐走壁术’、‘蹿纵术’、‘轻身术’、‘陆地飞行术’、‘壁虎游墙术’、‘翻腾术’、‘蜻蜓点水提纵术’、‘水上漂’。
还有特殊武学类的‘隔山打牛功’、‘龟息功’、‘童子功’、‘缩骨功’、‘截脉打穴’、‘传音入密’。
至于内功类……
虽然也有好几部。
比如说童子功就属于此类。
但并没有见到让他心心念念的易筋经。
正打算开口询问情况。
又突然发现手中这份目录里面,陈列的绝学数量,似乎也不对。
按一页正反两面各十五种,共六页半来计算。
岂不是说少林七十二绝学,并非七十二种,而是一百九十五门?
这里面还没算易筋经呢。
所以……
这里面,到底那些武学,才是真正的少林七十二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