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天熯

第9章 雒阳

天熯 惜爷谢 2437 2022-04-11 07:43:02

  “可恨,竖子竟然想让我犯此等险事,昨日果然不安好心,宫中之人是他想除就能除的吗?前些时日我只不过是跟他抱怨一二而已。实在粗鄙。巨伯此事你看与我何利何弊?”

  袁术赴完宴回,在塌上始终辗转反侧,一直想着袁绍谈说之事的利弊。于是次日早早便叫来心腹之人商讨对策。

  荀正思量片刻,拱手:“此事于明公,利少弊多。一则,袁本初已得罪张让等人,因前些之事袁本初在士族中功高望重胜比明公,此事于明公何利?明公若同诛宦官,虽能有些名望,然而举事者乃袁本初也!”

  “二则,宦官势大不可正面交锋,当偃旗息鼓,暂避其锋,麻痹张让,赵忠。若袁本初等人不能迅速击之,则被反噬,必败无疑!明公可鉴窦武,陈蕃旧事!……”

  “此事,何解?”袁术上前询问。

  “含糊左右,坐观垂钓,静待其变!”

  荀正脸颊微笑,嘴角上扬,似乎对自己的计划很满意。

  袁术一点即通,困惑解开大为高兴:“我有巨伯,真乃如鱼得水,天下之事有何不可为?”

  “多谢明公妙言,明公虽是坐观垂钓,以待其变,但依然可先派人暗通张让等人,内联何进以备不时之需,不管谁胜都可二者皆得,立于不败之地。”荀正拱手拜谢。

  ——————————————

  “本初,这事依公路来说怕是不易,公路未必会与我等共谋,此事还当另作安排……”曹操席地微微侧身子对袁绍提议。

  “孟德,昨日我与那竖子交谈间,便已隐约知道此事不可托付,就他这鼠目寸光之志,安知此间大义所在。诛灭宦官之事还得周全筹谋一番……”

  “今日听闻朝堂上刘陶、乐松、袁贡同杨太尉又连名上疏所奏太平道大规模传道,说即骆曜,许生、许昭之鉴,提及策略:令州刺史、郡守等地方监临官查验、筛选出流民送归本州郡,虚弱太平道的力量,然后再诛杀首领人物。”

  “我虽也知其事因加以注意,毕竟这次所授道数几十万,但…哎…辞官之后于朝堂上人微言轻,已无可言。”

  “据我所知的消息,太平道确实已授者数几十万,我也曾略读过但其内容无非是提倡儒学的道德,表示天下百姓因拥护明君清官。其中还以上天的权威,劝诫和警告昏君和贪官污吏,谴责他们的贪婪,不劳而获和残暴。大有治世之道……但……前车之鉴不可不防,本初心安,次些时日,我即随刘侍御史等人,同奏陛下……。”曹操起身拱手。

  ——————————————

  刘绩一行人在虎牢关用过朝食便早早赶路,已经在去往雒阳路上复行数日,路上行人,马车也渐渐多了起来。刘绩望着不远处青砖汉瓦高耸如林的雒阳南门,中心暗自想着……

  雒阳在天空斜阳的照耀下多么耀眼啊!这就是大汉最后的荣光?刘氏最后的尊严?……

  雒阳城很是精致,不仅城墙是青砖汉瓦,就连行人衣着也是如此,甚至还有一些努力学习尽量穿的能像汉人一样的胡人。

  雒阳城内也很是大气,不仅是街道宽阔,连房屋楼台也是,甚至连街道边的商铺的招幡都是如此。

  雒阳宫城很是给人感觉浓厚,不仅是皇室宫阙,就连亭观也是如此,甚至还有,灵台,辟雍,圜丘等数不清的人文沉淀。

  雒阳,是大汉数百年不断累积出来的,大汉啊……曾经在世界上昂首挺胸喊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铁血口号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热血誓言。

  大汉,雒阳。

  刘绩一行人从南门(津门,小苑门)乃是“正门”进入,不论官员、外国使者、往来商旅……都从南门进入,南门外街道两旁酒肆商店林立,是雒阳老百姓真正的繁华之所。

  刘绩他们进入雒阳,就寻厩置,付给钱财,置好物品。便让李峻带着众人先行歇息,刘绩问过谒舍管事刘洪府邸所在地,就带着名刺前往,刘沐紧紧的在后跟随着,同寻刘洪的住处靠着街道走着。

  季夏时节的东汉雒阳气候还是非常好的,虽然偏于北方,但气候还是暖和的。斜阳照在身上,十分宜人。

  也有可能是人太多导致,哈哈。

  雒阳的大街上熙熙攘攘,除去中间的御道没人敢走之外,两旁的街道依然人流如织挨肩擦背,载货的辇车,乘载的衣车,官员的马车,沿街的商铺,挑扁担摆摊的小贩,虽然还有地方仍战乱频繁,但丝毫不影响大汉都城的繁华精致。

  在去往刘洪府路上,刘绩心中想着:“说真的,在之前刘绩是真没想到,家严竟然还与刘洪相识。刘洪,刘元卓说起来也算是这一代刘氏的牛人,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人,汉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鲁王刘兴的后代跟刘绩这西汉遗子相比,刘洪是正而八经的东汉皇室。”

  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刘洪自幼聪慧好学,博览六艺群书,学识渊博,尤精于天文、历法;在年轻时即踏入仕途应太史令征召赴京城洛阳,被授予郎中,后迁常山国长史。

  刘洪于汉桓帝延熹年间“以校尉应太史徵,拜良中”。为官数载,清正廉洁,吏民皆畏而敬之。

  文学方面刘洪撰成的《乾象历》一书,是人类传世的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

  汉灵帝光和年间,由太史蔡邕开云(中国),被调回京师,专门从事历法研究。在此期间,他除了按照皇帝的旨意参与“考验日月”,审核、课校他人呈报上来的研究成果外,还把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汇集起来,写成《乾象历》、《七曜术》和《九章算术》等专著。经过精心地研究,他发现当时采用的《四分历》不准确,于是参照历代历法加以演算、改进,创造了我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

  刘洪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和蔡邕一起补续了《汉书·律历记》,其中许多资料被都被后来的《续汉书·律历记》所采用。

  所以当知道家严与刘元卓有书信往来时心情还是激动的,有点不敢相信,毕竟是数学大家,汉代“算圣”,并且因为家严的衣带关系,刘绩很有可能,可以拜在刘元卓门下做记名弟子(进一步传业弟子,退一步陌生人),虽然不是正式弟子,但也非常不错毕竟是算数界泰斗。当然也得看刘绩是否有真才实学,他自身对此还是比较自信的。

  在东南面耗门寻到刘洪府门,前去叩门出来一门房仆役打量一番,轻声询问:“你们在此做什么的?可是要拜会主家?可带名刺?”

  刘绩与刘沐同时向刘府拱手行礼,缓缓言说:“我乃河东刘歆之孙,刘向子,今日刚到雒阳遵家父事,特来拜会刘公,这是在下名刺与家父信函,麻烦你代为转交,绩在此谢过。”刘绩递上名刺,拱手谢道。

  仆役听上这话,笑面如花赶忙接过名刺:“刘郎君宽心,等主家回来,我即帮这名函递上,劳问郎君,现居何处?”

  刘绩点了点头,拱手:“雒城南门的谒舍。”

  仆役微笑着点头,拱手还礼:“刘郎君且先回,待明日有了消息,小的即刻来告知郎君。”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