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我和校花那些年

第一章·开启新生活 2

我和校花那些年 许愿悠然 3084 2012-05-02 23:39:29

  “华夏大学坐落在中州北区的龙山南麓,老校区依山而建。前几年兴起大学扩招的时候,中部地区方面专门开会下了批文,要向重点高等院校倾斜教育资源。华夏大学作为中部地区一百多所高等学府的金字塔尖儿,理所当然得到了特别关照,不但在老校区的西面获批了一大块儿地皮,还拿到了银行的不少低息贷款,新校区就紧挨着老校区继续向西扩建。现在的华夏大学东西长达四公里,占地面积上万亩。经过院系调整之后,华夏大学现在有四十七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一百九十九个,涵盖了全部的十一大学科门类,研究生院还有一百六十五个硕士点和一百个博士点,同时学校还设有十二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总数超过十万人。师资方面,有教授职称的多达千人,另外还有五十多位院士。”

  宋子山一面带着二人欣赏着校园美景,一面如数家珍地向这位初来乍到的学弟介绍着学校的情况。

  “商学院去年才刚刚和公益学院分立,分立前的管理学院可是华夏大学的一个大院,人数规模是全校最多的。就算现在分立出来以后,商学院少说也还有五六千人。除了你这个财务管理专业以外,你们学院开设的还有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审计学等几个专业。今年新增了房地产管理和国际会计实验班两个新专业。管理学界的几位泰斗都曾经在这里授过课。”

  说着,宋子山停下了脚步,指着环校路另一侧的两栋建筑,对许愿说道:“你看!这两栋就是你们商学院的教学楼。”

  许愿顺着宋子山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其中一栋楼有六层,主体部分呈弧形,左边弧形的尾部有一截大约五米长的突出部分,这部分墙体的侧面有商学院的字样,看起来感觉像是一个被放倒的立体大写字母。另一栋楼紧挨着弧形的右边,高四层,形状倒是正常,四楼有个天桥将两栋楼连接了起来。

  许愿打量着这两栋建筑,憧憬着自己即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正猜测晚上开会的阶梯教室在哪栋楼上,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轻快的音乐声,接着便看见了许多学生从两幢教学楼里面涌了出来。

  宋子山说道:“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开学两周了,上午一般都是这个点儿下课。”

  许愿看了看时间,十一点五十整。他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场面,想起了上高中的时候同桌说过的话:大学里学的什么专业,从穿着打扮就能看得出来。学理工科的同学一般都是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模样,学文科的同学往往都会精心打扮,看起来赏心悦目的,而学艺术的同学穿戴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或是眼前一黑。

  许愿打量着环校路上东来西往的同学们,不多时便发现了新的规律。那些打扮得很时尚的女生多数都是大二大三的,一些刚来报到的大一女生在校园里闲逛,虽然和老生们混在一起,但是却能被人一眼看出有所差别,也有个拎着行李的新生穿着印有“中州一中”或是“中州外语”字样的破旧体恤衫,不知道是因为没有新衣服穿,还是想要向旁人暗示着什么。

  中午时分,宋子山尽地主之谊,邀请杜帅和许愿到河畔西餐厅品尝华夏大学的美味佳肴,几个人坐在了餐厅最东面贴近龙溪的位置。

  龙溪是中州北城的一条小河,从龙山深处发源,自北向南蜿蜒在新校区中,河面宽不到十米,河畔西餐厅临着龙溪西岸而建,因此得名。餐厅主体部分在岸上,伸出岸边的一小部分凌空架在了河面上。

  许愿从窗口向着外面望去,龙溪的河水荡漾着碧波缓缓流动,两岸的柳枝随风摇曳。

  再看餐厅里面,格局布置得很是别致,一半是悬在屋顶的藤椅,一半是大红的沙发。

  转过头来,许愿看见餐厅一角的几个服务员互相推攘着,时不时地望着这边,心中觉得有些奇怪。

  不一会儿,就见一个穿着女仆装,身形娇小的女孩儿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走了过来。

  女孩儿冲宋子山笑了笑,然后双手背后,轻咬着嘴唇说道:“宋学长,这是送给你们的,请慢用!”

  说完,那女孩儿跑回吧台,和另外几个同样装扮的女孩儿一番嬉闹。

  杜帅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宋子山,幽幽地说道:“我说子山,你小子该不会是连人家小服务员都没放过吧?”

  宋子山见许愿也疑惑地看着自己,赶忙解释道:“这家餐厅是我们本科班的一个同学开的,最初跟学校递申请跑手续的时候,我帮过他几个小忙,他给我弄了张打八折的金卡。后来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她们都认识我了,每次见我过来吃饭,就会送些水果饮料之类的。怎么样,这里的菜肴味道还可以吧?”

  许愿点了点头,想起早上黑裙子美女说的话,顿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说道:“宋大哥,麻烦你了一上午,真是不好意思啊!”

  宋子山挥挥手道:“你这是说哪儿的话,杜帅一大早就跟我打电话,说要陪你来报到。正好今天没有课,要是我这东道主不去接你们,那我才会不好意思呢!以前我读本科的时候,学的是管理类专业,那时候管理学院还没有分开,所以和你们学院的人都很熟悉。早晨的那个女孩儿是你们学院学生会的,我进校学生会之前,在管理学院学生会待过,她比我小一届,曾经是我的手下。”

  许愿点点头道:“哦,是这样啊!宋大哥,我对财务管理这个专业一点儿都不了解,感觉也没有什么兴趣,当时报专业的时候是我家人帮我做的决定,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啊?”

  “财务管理专业以前叫财务学,说起来,也算是华夏大学的老专业了,就业情况也不错。其实大学里面的很多专业都有相似之处,特别是经管类的专业,比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什么的,其实只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研究经济主体,学会其中的一个,便可以触类旁通。而且大学里的考试一般都不是很难,学习的事情主要指望自觉,如果实力够强,你可以辅修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

  没等宋子山说完,杜帅开口道:“那你为什么报现在的专业呢?我原先还指望着和你一起去金融大学读研呢,这下可好,我得自己去了。”

  “主要是我不太喜欢金融学。另外杜伯伯也说了,这个专业前景广阔,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都来城市就业了,原有的城市交通体系早已经不堪重负,重新筹划城市交通发展是必然趋势,要不然我怎么会费劲周折转成这个方向。”

  宋子山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对了,中州可能很快就要修建地铁了。”

  许愿有些好奇地问:“中州要修地铁?不是说中州是沙质土,不适合建设大规模地下工程吗?”

  “这是以前的说法了,现在很多技术问题都已经可以解决了,只是缺少正式方案,我们导师今年的课题就是关于中州修建地铁工程的可行度分析。”

  “哎呀!忘了一件事!”

  许愿和杜帅被宋子山的叫声吓了一跳,见他放下了手里的西瓜,一脸无辜地说道:

  “杜帅,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了,瘦猴他们听说你今天来中州,上午跟我打电话说要一起聚聚,我们去不去啊?”

  “聚聚?他们又没跟我打电话。”

  杜帅嘟囔着打开手机,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偷偷钻进去了好几个未接来电。他摁了回拨键打了过去,然后便听到电话里传来洪亮的嗓音:

  “我说杜帅,你是怎么回事呀!啊?打电话不接,是不是准备十一请大家去全聚德吃烤鸭啊?”

  电话那边说话的声音大到吸引了旁边几桌人的目光,杜帅赶紧把手机从耳边拿开了些距离,撇了撇嘴说:“候总,上午忙着陪我表弟报到,估计没听见,怎么着,您安排的有活动啊?”

  “别跟我这么说话,哎,我跟你说,大家伙可是都在呢,就差你俩,下午三点,老地方,不见不散。”

  杜帅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见手机里传来了嘟嘟的忙音,无奈地摇了摇头。

  宋子山调侃道:“还不是听说你明天要走,今天都着急着想要见你呗!”

  杜帅看了看许愿,问宋子山道:“咱俩都过去,许愿怎么办呢?”

  许愿笑了笑说道:“没关系,你们先忙,正好我想回宿舍收拾收拾。”

  宋子山说道:“这样吧,你记一下我的电话,在学校要是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打电话给我,或者直接来研究生院找我。”

  说着,宋子山把号码留给了许愿,然后招呼餐厅领班结了帐,三人便走出了河畔西餐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