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很快,九月只剩了一条小小的尾巴。
周四上午的第一节是英语课,许愿没什么兴趣,手中的大学英语课本被他翻来翻去的,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最后直接把课本扣在了桌上,瞅着黑板发起呆来。
正在这时,许愿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他拿出手机,打开看见是一条短信。
“你好,我是商学院学生会组部的成员刘影,今天中午十二点半,在学院二楼阶梯教室召开全院新生负责人会议,请各班派代表准时参加。”
课间休息的时候,许愿走到卓兰跟前,拿出手机让她看了看短信。卓兰说她也收到了,但是中午有点儿事走不开。
上午放学之后,许愿便独自一人到阶梯教室参加会议。
商学院分为财经系和管理系,这一届新生有九个专业,总共二十六个班。财经系的会计学四个班、财务管理四个班、审计学三个班和国际会计实验班,管理系的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专业各有两个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各有四个班。
会议很快开始。
从外在特征来看,刘影不过是个普通的大二女生,目前在商学院学生会组部负责大一新生的工作,不过她一说话,许愿立马察觉到这又是一个女强人。
刘影告诉各班的负责人,放假前必须要把班里面同学们的证件收齐了,交到商学院学生会组部的办公室。然后又发给每个班一份团日活动计划书,让各班在放假前自行选定时间,举行一次新生安全教育班会,做为这个月的团日活动,假期结束后还要尽快将活动总结交到校学生会组部办公室。
许愿没想好安全教育班会讲些什么内容,下午便找到卓兰商量。
卓兰听许愿说完,直接走上讲台,临时通知全班同学放学之后到小教室。等人都到齐,卓兰在小教室直接开讲。
虽说连许愿都觉得她讲的几乎都是废话,无非是要注意宿舍防火防盗、出门保护自身安全之类的,但是还好没有直接讲到太阳下山。
就这样,召开主题班会的任务顺利完成。
许愿伸了个懒腰,拿出手机看时间,发现已经五点多了,心里不由得佩服卓兰,一口气能讲一个小时,也算是个人才。
许愿正想着,感觉肚子咕咕作响,于是赶紧起身,下楼出了商学院一楼大厅,径直向东面的新餐厅走去。
新餐厅是一座三层的建筑,位于华夏大学新老校区结合处。新餐厅北面倚着龙山南麓,东面是老校区的宿舍楼群,西面是新校区的教学楼群,南面是综合大楼和升旗广场。新餐厅的每一层各有特色,一楼是大众口味,二楼是风味小吃,许愿比较喜欢的是三楼,因为那里是教工餐厅,不论是就餐环境,还是饭菜质量都比一二楼高出一个档次,当然价格也要稍微贵一些。
教工餐厅原先是不对学生开放的,但是华夏大学毕竟在市区,老师们大多下了班就回家,很少来这里就餐,餐厅为了维持客源,也只得放开了原先的限制。虽然来新餐厅吃饭,要从宿舍步行将近两公里,但是许愿还是禁不住美食的吸引,成了新餐厅三楼的常客。
一番风卷残云之后,许愿从新餐厅走了出来,发现南面广场旁边的环校路上人头攒动,环校路两旁不知什么时候竖起了很多的折叠篷,走近前去,原来是学校的社团在举行招新。
华夏大学有十万在校生,人数众多,堪比一座小县城,所以各种各样的社团协会也不在少数。
放眼望去,环校路两旁的折叠蓬竟不能一眼看到头。
社团协会们招新的方式也是别处心裁:机器人协会弄了个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在折叠蓬跟前遥控展示;街舞社则让几位身材火热的女社员们出场,穿着比手掌长不了多少的热裤,扭来扭曲地大秀舞姿;朗诵协会的一个眼镜男正举着麦克风,就着空气中飘来的餐厅臭豆腐味儿,旁若无人地深情朗诵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绝的要数相扑协会了,他们直接找了个得有两百斤重的胖子,系着相扑比赛专用的小布条,赤膊上阵充当形象代言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哎,美女,来参加电子协会吧!”
许愿的目光被这句话吸引,说话的是个满脸青春痘的男生,个头不高,穿着华夏大学的夏季校服,身上蹭得很脏,估计是刚才撑折叠蓬时候弄的。
“加入我们电子协会吧!来这里你能结识更多的朋友,使自己的交际圈得到扩大,还能开云在线登陆入口维修手机和电脑,说不定还会遇上另一半,要是入会后你觉得我们做的不好,可以向校学生会权益部反映,我们接受您的......哎,同学,你别走啊!”
那男生介绍得高兴,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吐沫星子飞得到处都是,刚刚路过的女生还没等他说完就小跑着离开了。
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儿走到男生跟前说道:“会长,一下午才两个人报名。要不你坐在后边歇会儿吧!那样报名的人可能还会多点儿。”
听到这话,许愿忍俊不禁。人不可貌相,他觉得这位会长在电子协会真是屈才了,虽然长相不怎么样,但是以他的口才,完全可以去演讲协会或是广播站之类的地方。
“同学,你好!”
许愿正走着,突然听见旁边有人在叫自己。定睛一看,原来是个中等个头的女生,充满娃娃气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令他不由得想起了叶晓冉。
“你好,我们是清风文学社的,你有兴趣加入吗?”
女生笑盈盈地看着许愿,见他没有拒绝,便接着说道:“我们华夏大学清风文学社成立三十多年了,现在有社员五十多人,下设的有采访部、编辑部、策划部、外联部、网络部和文书组,社团除了定期举行文学沙龙活动,还要负责华夏大学校刊《青春》的撰稿、文学社网页的编辑和更新。欢迎加入我们文学社的大家庭,同学,你想要到哪个部门呢?”
许愿想了想说道:“这个我还没想好。”
虽然在魏城中学读书的时候,许愿曾经担任过校报的记者,但是自从文章被否之后,他就很少再去参加活动了。
女生说道:“这样吧,你先登记一下,具体分在哪个部门,还要等十一结束,会长团开会之后才能决定。”
许愿想了想,反正自己对别的社团也不大感兴趣,不如就加入这个文学社尝试一下。
于是点了点头,缴纳了二十块钱的会费,在报名表上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级。
许愿正打算转身离开,那女生又一次叫住了他:“我是文书组的阮婷,十一之后我们每周一要开例会的,到时候不要忘记了参加呦!”
许愿回应给阮婷一个笑容,然后朝着夕阳的方向走了回去。
回到宿舍,刚一进门,安晓鹏就问:“你看见咱们学校社团招新了吗?”
“看见了,我加入了清风文学社。”
“呦,文艺青年啊!常乐我们俩加入了营销协会。”
郑奥递给许愿一根利曲,然后问:“社团没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骗会费的,哎,你交了多少钱?”
许愿回答道:“二十。”
“韩宇那个象棋协会,交了二十块钱还拿了一副象棋回来,你们这协会怎么什么赠品都没有啊?骗得真狠。”
说着,郑奥坏笑地看着一旁,韩宇和辛洋正凑在桌子旁边,用蚕豆大小的塑料车马炮火并着,那副象棋在商店买也不会超过五块钱。
常乐看二人下棋,自言自语道:“突然发现,我也好久没有碰过象棋了。”
“不行了,不行了,我下不过他!”
辛洋站起身来,对常乐说道:
“还是你来吧!”
集训这些天身体上饱受摧残,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消遣的方式,常乐坐了下来,在几人的围观下和韩宇玩到了宿舍熄灯。
马上就要放长假了,各科老师基本上都没有讲新课。
大学第一周上课,带给许愿的直观感受就是轻松,除了上课之前要点名,课后很少会留作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从第二节开始就有人逃课了,这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很多立场不坚定的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加入了逃课的行列。
十一之前,学校提前放了假。
这天下午没课,许愿把收齐的证件送到商学院组部的办公室,帮着刘影一起注册,顺便向刘影讨教了写团日活动总结的经验。
五点的时候,许愿回宿舍简单收拾了一下,趁着来中州开会的杜宏伟那辆小轿车回到了魏城。
以前在魏城中学的那帮同学大多在外地上学,放假的这几天不打算回来,还有一些选择了复读的苦难同胞更是谈不上休息。
整个假期,许愿都在家里面呆着,除了写写团日活动总结,剩下的时间就是上网,他在校园网上仔细搜索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叶晓冉的踪迹。
许愿拿出了自己以前在魏城中学校报当记者时和叶晓冉一起写的采访稿,对着稿子上那娟秀的笔迹发着呆。
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许愿不由得感觉鼻子酸酸的,直到被叫吃饭才缓过了神。
许愿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地将采访稿放在桌斗深处,心中放下了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