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欠债
齐知暮笑了一下:“你姐估计回国时间也不会长,几天之后她就会和你父亲回去了。这段时间你们可以好好磨合磨合,她虽然性子顽劣,但本性也不坏。”
楚屿眠被齐家从小养到大,彼此之间都是知根知底的,齐知暮倒是愿意让凌琬和齐知暮相处,尽管两人可能会有些合不来。
“那挺好,”凌琬说,“她挺会捉弄人的。”
“她捉弄你了?”齐知暮问。
凌琬想起前不久在餐厅碰到楚屿眠后发生的事,摇了摇唇:“是啊,瞒着身份要和我做朋友,那时候我分明不认识她。”
齐知暮根据凌琬的话做了个简略的联想,倒也能猜到那天发生了什么:“她就是这个性子,别和她计较。”
凌琬点了点头,她顿了顿,说道:“我总觉得父亲对我可能有些偏见……他上次来过别墅,”凌琬垂着眼睛,声音里有些苦涩,“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我没有从他身上察觉到任何对我的亲情。”
凌琬思虑良久才决定说出这件事情,她那时候满心欢喜等待着与亲生父亲和姐姐见面,但两人对她态度大相径庭,却都不甚热情。
一个对凌琬自始至终都是冷淡的,能浇灭凌琬心底对亲情萌生的向往;一个则想尽办法捉弄她,以别人的痛苦为乐。
凌琬说完这句话,站在旁边的齐修远就说:“我还以为你没有感觉到。你父亲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你姐姐从小跟在他身边长大,他或许会有一些偏心吧。”
齐知暮皱了皱眉,她的关注点不在这个上面:“他问了你什么问题?”
凌琬说:“我能理解,我觉得父亲和你们相差太大了……我甚至没有在他身上察觉到任何的情感波动,”凌琬又回答齐知暮的问题,“他问我是不是和周维桢结婚了,又问我怎么认识他的。”
凌琬本意不是与齐家人抱怨,那天晚上楚栖走后凌琬一个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楚栖问她的那些问题。凌琬觉得自己对楚栖有些失望,但她没有立场对他失望。
她想向齐家人说那些被堆积在心里的事,以此来疏解自己的烦闷的情绪。
齐知暮摸了摸凌琬的头,叹了口气:“你心思太细腻了一些。我与楚栖谈过,让他对你们一视同仁,不要偏心,但或许是他太重情重义,所以没有按照我说的做。不过没关系,你还有我们。”
凌琬看向床头摆着的那束花,事实上她一向不会应付这样的场面,因此她只能苍白地说:“谢谢母亲……谢谢舅舅。”
齐知暮笑了笑,不再多言。
和凌琬相处的这些天让齐知暮知道对方虽然容貌与自己很相似,但是性格以及经历都与她曾经有着很大区别,但齐知暮很喜欢凌琬这样的性格。
凌琬在医院食堂吃过饭后就回了齐家,她还没喝完今日份的中药,医生叮嘱过她,如果想要将气血补上来,就必须要日日喝中药。
事实上凌琬也的确按照医生说的做了,但她属于干吃不胖的类型,吃下去的中药有没有补气血她不清楚,凌琬现在每天都吃四顿,目的就是想将体重提上来。
可无论凌琬怎么吃,她站到称重仪上时发现自己的体重和之前的并无不同。
凌琬也有在吃各种营养品,但她从前不需要、也没有条件买营养品,不知道该买什么类型才有效,凌琬又不敢求助于齐知暮和齐修远,只能一个人在各大购物平台筛选营养品。
凌琬以为自己回到齐家后能安生一会儿,没想到还是有人盯上了她。
凌萱在得知李若渊被周维桢和凌琬联手教训后,心有不甘,她没想到就连李若渊那样的家族也会在齐家面前败下阵来,凌萱不愿意承认自己怎么都比不上凌琬,且最近钱也花光了,凌萱没有收入来源,之前大手大脚的花销让她银行卡里存款为个位数了,凌萱不愿意再坐以待毙,她想从凌琬手里拿到钱。
但凌萱唯一能威胁凌琬的法子也没有了,因为凌琬给凌正和转了院,凌正和现在在哪个医院她一概不知,也不知道该如何找到凌正和,继续以养父的名义胁迫凌琬。
凌萱自己想不出办法,便找到陈亦心。
她这个母亲虽然性格上泼妇了一些,但头脑却比凌萱要好用,凌萱不介意询问陈亦心对付凌琬的办法。
“母亲,”凌萱开口说,“你知道凌琬回齐家之后有多威风?”她把手里的报纸拍在桌上,手掌的位置落在了凌琬的脸上,“齐家可是把凌琬捧在手心里,凌琬富贵之后还反咬我们一口,她甚至把父亲带走了,你说,她是不是诚心和我们过不去?”
陈亦心自从上次在凌琬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就不想再去招惹凌琬,她知道今时今日的凌琬不同了,便警告凌萱:“你别再去打凌琬的主意,能上报纸的人身份必定显赫,你还是别去惹她的好。”
凌萱听了陈亦心的话,不甘道:“凭什么?凭什么凌琬有这么好的运气,我却……”
“你什么意思?”陈亦心皱眉道,“你羡慕凌琬有那样显赫的身世还是嫌弃你父母不够有本事?”
凌萱看着陈亦心,不敢和她硬碰硬:“没有……我的意思是凌琬运气太好了,没有其他意思。”
陈亦心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陈亦心神色缓和下来:“她交到好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能不来打扰我们就行了。”
“可是,”凌萱神色有些委屈,“我没钱用了啊,家里完全入不敷出,我还欠了别人的钱呢。”
如果在李若渊没入狱之前,凌萱有的是办法从李若渊手里捞钱,但李若渊也因为凌琬进了监狱,她没有来钱的手段,只能去打凌琬的主意。
陈亦心听到凌萱这句话脸色立刻就变了:“欠钱?你欠了谁的钱?欠了多少钱?”
凌萱气势立刻弱了下去:“欠了三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