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父反复让我体悟,我与手机非常的相似,包括梦境都是一种类似手机游戏的体验。那么手机可以实现垃圾视频和垃圾图片的删除,那么作为人如何实现负面记忆的删除呢?
师父:还记得你清理了你被偷抢800元的记忆吗?
我:当然记得。那段记忆还在。
师父:再次回忆有何感受呢?
我:好像变得模糊了。但我知道那段记忆还在,只不过需要我静下心来仔细的回忆。
师父:我要教你的记忆清理技术,并非真的把这段记忆完全删除,而是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同一段记忆时产生了不同的体验。当你确认这段记忆片段让你值得感恩时,悲痛似乎不再明显,甚至完全消失,留下只是平淡的一个镜头。平淡的记忆往往会逐渐变得模糊,但它们依然储存在某处。
所谓的记忆就是内心特别在意的画面重播,小学六年你能全部回忆清楚吗?
我回答:只能回忆一部分镜头。
师父:小学六年时光肯定全部录进了你的心里,对你来讲,大部分没有在意,所以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就好像不存在一样。这种不存在的错觉可以理解为删除。但实际上这段记忆依然在,只不过他们以某种状态储存在那里。更神奇的是它们不占用任何的储存空间,所以就可以理解为被删除。
我:储存它们不占用空间?电脑视频文件可是占用很大的空间的。
师父:这就是人比电脑手机高级的地方,人一生会把他所有的经历场景全方位的录制下来,录制的文件如果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储存的话,估计需要一个超大的云存储器。
我:那他们是存在大脑细胞里吗?
师父:科学是这样解释的,但细胞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也许它们在更新的同时又复制了记忆文件。也许人有自己独特的存储机制,不过需要未来科学家进一步的探索。
我:老师讲的我能大致理解。
师父:不过对于痛苦记忆或负面记忆较多的人,他们储存的记忆里有对象出轨,爱人家暴,失恋,父母的辱骂,朋友的背叛,被领导打压,被同事排挤等等被伤害的镜头。受伤的记忆画面经常跑出来了,她们的内存空间感觉不够用。所以她们有一种无法继续往下录制生活片的困扰。不过可以通过本书进行疗愈。
我:不去故意回忆是否可以?
师父:这样也可以,很多人通过努力工作或运动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释怀了。
我:最终还是要释怀?
师父:转移注意力是一个方法,容许使用注意力转移法,但并没有对负面记忆进行根本的清理,在放松时,那些苦恼记忆就会自动跑出来。所以最终需要释怀。
痛苦有两种,一种是正在经历痛苦时的痛苦。一种是经历过后回忆时形成的再次痛苦。静萍在经历癌症的时候她一样很痛苦。当她康复以后,她的经历就成了她的财富。所以对于静萍来讲,过去她失去了很多快乐时间和金钱,但当她熬过去以后,那些失去的最后成倍的再次返回来了。
痛苦源于感觉被伤害,比如你体悟到被两个小偷伤害时,这段记忆就变得记忆深刻,当你发现原来这段记忆可以被用来写书时,你重新评估了这段记忆对你的价值,最后你完成了这段记忆的清理。
比如:你摔碎了10000元的东西,你一定很自责过,所以当你回忆时,每一个细节都描述的很清楚。当你重新评估这段记忆带给你的价值,你的这段让你倍感自责的记忆就被清理。
所以在事情发生的当时,一般人是无法做出评估的,所以痛苦是很多人必然的体验。当事情过了很多年时,因为某一句话,某一本书,提醒了她进行重新评估。当她评估出价值或体会到感恩时,那段痛苦记忆会被自然释放。从而变成模糊的镜头,储存在某处。但内存却被清空了,于是显得轻松。
我:那我未来估计会遇到很多难以释怀的事。
师父:难以释怀就先转装着呗。
我:我很佩服有些人,他们时刻都保持一种空心状态。他们也是运用了这种感恩评估删除吗?
师父:这种正面评估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领悟到了空性的智慧。比如你理解了梦的虚幻,于是看破了所有的梦的虚幻,所有让你纠结的梦不再成为你的心结。而他们把生活看作了梦,过去一切的记忆和梦没有区别,昨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如梦,今早起来梦就醒了。当他觉悟到一切经历和体验都如梦幻泡影时,他们瞬间清理了所有的痛苦与执着。当完成清理以后,他依然可以回忆,但回忆不会引起他们内心纠结。依然可以追求梦想,但结果如何已经不再困扰他。
我:那这确实需要智慧。
师父:当然也可以通过劫难获得体悟,比如车祸或天灾中捡回一条生命,他对人生将有崭新的体悟,从此不再纠结他人的对错。对他们来讲能活着就是最值得感恩的事。
我:我不愿看到人们通过大灾大难去体悟。
师父:我也不愿意看到。那就需要刻苦的训练。包括我自己也做了很多实验操作如冥想、观心等等。我在完成这一步时,我的老师费劲了心思。这种智慧称为解脱智慧,若想拥有这个智慧需要专门的做一些训练和学习。耐心的反复读《老水心疗》也是训练。最后获得明心见性,达到开悟,而从根本上明白了真相。站在真相的视角看生活的所有问题,他会智慧的解决问题。即使无法解决,问题也不会成为他的纠结。
我:这算是从根本清理了负面情绪。
师父:站在我的角度,没有负面情绪。我依然可以对你生气,依然会哭,会悲伤。但只是我的情绪表达而已,我没有受伤,更不会挂碍。
我:原来是可以哭,可以生气的。
师父:你做过老师的,老师教训学生时大多数就是生气的状态。但这种生气是一种威严的显露,背过学生又立马露出微笑,亲切的和同事交谈。但这种功夫需要训练,大部分老师都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懂得自我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
我:我做过老师,我能理解老师的压力。但作为老师反而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尽情的宣泄。
父母和老师都有许多负面情绪需要在本章节进行清理。《师父帮我移走教育困难的大山》那个章节,我释放了我作为家长的焦虑。本章节我希望释放老师对教育的焦虑。
师父:心疗的解决之道更多的是寻求从自身来解决,至少可以解决自家的教育问题。
你能通过学习心疗释放了教育焦虑,所有靠近本书的人都会释放教育焦虑,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觉悟到教育的重点在身心健康和人格培育,而不是在于具体的知识。当家长释放了焦虑,接下来老师也就没有了教育焦虑。教师自会从利益,从家长的焦虑和期望中解脱出来,才能够单纯的扮演教育者应该承担的“教化”责任。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
教师是一个高尚而光荣的职业,是值得被尊重的职业。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换句话教师就是心疗师,不光疗愈学生、还疗愈家长。教师承担着疗愈整个社会的重担。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教师也是普通人,教师也有家庭,也有无法排解的压力和情绪。可以通过歌唱、锻炼、旅游去释放自己的压力。想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疗愈自己。学会自我疗愈是对自己身心的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我:谢谢师父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
师父:会越来越好的!想想退休后的惬意生活,想想每年都拥有寒暑假。早上和孩子一起阅读,课间与孩子一起做广播体操。体育课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课前与孩子一起歌唱。课上与孩子们一起激扬文字,畅想未来。周末可以爬山,可以去公园。这是多么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师父很乐观,这估计是您记忆中的学校生活吧。
师父:现在也可以这样生活。怎样生活的决定权在自己这里。晨读可以陶冶情操,可以静心。课前歌唱可以释放孩子的快乐与激情。
晨读和课前歌唱,是多么好的疗愈方案。懂这个原理的老师绝对会善加利用。
我:感恩所有的老师!
师父:教育本就是社会负面情绪的化解程序,也是社会矛盾的化解程序,更是实现中国伟大文艺复兴的核心推动力。
我:谢谢师父开解!我相信未来教育会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材。
师父:清理掉对孩子的负面记忆,每天看孩子都是崭新的。这不是安慰,这是一种教育智慧。
清理掉对爱人的负面记忆,你的爱人每天都在更新。这不是安慰,这是一种情感智慧。
清理掉对世界的负面记忆,世界每天都在更新。这不是安慰,世界确实在不断更新。而你对世界的记忆还停留在过去。
每天都可以重生,系统还原随时可以发生。每个人都可以做这个伟大的实验,多一点耐心,不久真的会看到崭新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