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季节正值盛夏,才刚过卯时天早就发白,一轮红日也正从东方缓缓升起。
梦会了三个阴神之后的杨修就没有过任何睡意,他看着窗外的天色,估摸着差不多是六七点,就起床穿起了衣裳。
虽是得了神明赐的好处,但他也不敢就此信了。老话说的好,天上掉的馅饼,多半是陷阱。
欲知是真是假,还是得去趟城隍庙才能知道。
看着铜镜里清秀柔弱的书生样貌,杨修倒也没有什么嫌弃的举止,和前世差不离,都是中人之姿。
一番收拾后,倒也可以称得上是仪表堂堂了,杨修颇为满意的走出了房间。
刚一打开房门,杨修就发现一个娇小身影猛地从厅堂跑到了西面屋子里,显然是那个被原身救来的李婉。
李婉行动颇为迅速,杨修微张着的嘴是一个字儿都没能说出口,她的身影就消失不见,只得闭上不语。
不一会儿,年迈的杨孙氏就连忙披了件外衣就急忙走了出来,李婉在旁搀扶着她。
“儿啊,你这刚受了大难侥幸不死,为何不在房内静养,这身打扮是要上哪去啊?”杨孙氏一脸忧愁地问道。
一晚上没睡的杨修早就想好了对策,从容应对道:“儿侥幸不死,想来是平日素积德行善,由此得神明庇护。故,儿想起早到城西的城隍庙上香,敬谢神明。”
见自家儿子答对入流,不像昨日众人说的那样痴呆,杨孙氏喜色跃然浮上脸,仔细想了下杨修所言便是一脸认同。
举头三尺有神明,定是哪个神仙暗中相助!
“好好好,你经历此难可算是开了巧,不像以前说什么‘怪力乱神’的话了。”
杨孙氏一脸赞许的神色,但她说的话却是让杨修差点没吓出冷汗。原来,原主对鬼神之类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的,差点露了马脚。
不过杨修转念一想,‘我’这大难不死,对鬼神的态度发生点小小变化,怎么想都是说得过去吧?
似乎是这么个道理,如此一来,杨修原本提着的心又放下来了。
“家里实在是出不起多余的香油钱了,这几十文你拿去买点好香敬敬神明吧。”杨孙氏数了数铜钱,不舍的给了杨修。
接过钱后的杨修,看了看家里清贫模样,只是说:“儿子自有分寸。”
说罢,杨修便要迈出家门,杨孙氏却是一把抓住了他。
“先把早饭吃了,再去也不迟。”
杨修想了想答应了。
无他,家里这光景,能省点钱就省点钱吧。
杨孙氏转身走向厨房,李婉像个跟屁虫一样,寸步不离。
一时间杨修有些闲着没事做,他只能是回到房内,翻阅着原身撰写的文章以及一些破旧的书籍。
原本只是想着随意翻看一下的杨修,渐渐地看得入了迷,连杨孙氏端着粥碗走了进来也不曾发觉。
直至那粥放在了他的手边,他才恍然回神。
“又在读书了,你这也算是遭了一回难,要我说,修儿你应当歇息几天。”杨孙氏责备道。
“娘,看书也是一种放松……”
杨修讪讪地回道。
“唉,功名哪有平安重要,你呀,莫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杨孙氏以为自家儿子还是放不下功名利禄,只能稍作规劝就罢。
只是此时的杨修早已不是原装货了,他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哪怕有原身的记忆也做不出好八股,怎么会去考功名。
“嗯,娘说的有道理,孩儿会多想想的。”
杨修已另有想法,但这态度不敢变得太快,只能慢慢转变。
“那就好。”
杨孙氏很是满意自家儿子的态度,一脸笑意的看着杨修。
捧着粥碗的杨修见杨孙氏没有要离去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在杨孙氏的注视下将粥吃进嘴里。
“对了!李家的那女子,修儿你等会儿将她送回去吧。”冷不丁的杨孙氏突然说了一句。
还没能杨修问缘由,杨孙氏立马解释。
“咱家什么光景,哪里能多养一口人?而且,我看她不是个手脚勤快的女子,而且心机挺深的。”
“是吗?”杨修不知杨孙氏怎么看出来的,疑问道。
“当然!昨天我都没开口,她就在众人面前忙里忙外的,这会儿我让她给你送粥,她就开始推三阻四的。”
李婉因为害怕这个“恶鬼杨修”而不肯送粥的缘故,被杨孙氏给当成了两面三刀的心机女,着实有些阴差阳错。
“修儿你等会儿拜完城隍后,就把她送回李家。”
“行。”杨修倒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李婉本就不应该留在杨家的,毕竟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是一回事。
当时以为杨家没有后人,所以才有过继这么个说法。现在杨修还活着,自然就不应该强留人家了。
至于杨孙氏所言,李婉品格这事。杨修没有多想,他只是出于自家是个破落户的情况考虑,能少养一人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还有……”杨孙氏一副难以言齿的样子。
“怎么了?”
“把她送回去后,看能不能要几个银子,毕竟你也是救了他家女儿一命的恩人。”杨孙氏扭捏道。
嗐!看来杨孙氏并不是个不爱财的妇人。
早饭吃完后,杨修走出了门,在他身后跟着离了几步的李婉。杨修也是不知为何李婉要离他这么远,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他又能把她怎么?
这女的大概是有被迫害妄想症。杨修在心里暗自猜想。
同时,又不由地敬佩起杨孙氏看人的眼光。
两人就这么的走到了城隍庙。
此时的城隍庙内,各路阴神面前的香火气正甚,不少人皆是跪拜在地,念念有词地焚香祷告。
而非常人所能见的神殿此时还有着另一番景象,大小阴神都是肃穆的列队站在殿内,好似在恭候着一位大人物。
好巧不巧,杨修这时进了城隍庙。站在前排的赵、张两个文武判官自然是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他,神色都有些慌张,不知他来做什么。
“马巡游,快!不要让杨修进到正殿,把他带到偏殿去!”
站在后面无所事事的马巡游耳边突然传来赵文判的声音,立马警醒了过来,趁着无人注意,偷偷溜了出去。
“这个杨修怎么偏偏这时候来了!”赵文判心急如焚。
就在此时,正门之处一伙举着牌子的官兵在前开道,护着四个白面轿夫抬着的轿子进了城隍庙。
看那牌子上的字,原来是城隍回来了。
赵文判余光一扫,此时杨修已是进了偏殿。呼!还好。赵文判与张武判也是彼此瞥了一眼。
“恭迎城隍爷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