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其后的故事便没有什么波澜,男孩弱冠之年,便向父母袒露心声,向女孩的家人提了亲。
两家既是邻居,也是世交,双方家长都非常支持这门亲事。而且双方家长也都家境殷实,成亲之日,十里红妆,男孩儿,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喜庆的新郎服。
看着四周人不停的说着恭喜恭喜,男孩儿当真觉得志得意满。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新娘下轿,过火盆,跨马鞍,拜堂。
主礼人宣读二人证词,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故事的主人公男孩叫简思齐,女孩叫虞芸
或许故事到这里,二人就应该这样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终归是世事难料,两个青梅竹马,拜堂成亲后,当真说得上是举案齐眉,结婚后的一年,也诞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或许是老天爷不想让二人如此美满,抗日战争爆发了,之前虽说身处乱世,但终归还有一丝安稳可言。
但时逢外敌入侵,倭寇狰狞,这最后一丝安稳,也让这群畜牲给打破了。街上的流民越来越多,报纸上的消息也越来越让人沉重。
二人亦是饱读诗书之人,也都有一腔热血。思齐对芸儿说:“我欲参军报国,但终归是放不下你。战场之上,枪炮无眼,若此一去,不知还能否回来。”
芸儿看着丈夫坚定的目光,知道他已下定了决心,只是说了一句:我等你回来。
离开的那一天,海棠花开得正盛,双方即使再不舍,但双方没有任何一个人表露出来。害怕对方担心,在思齐出门的那一刻。芸儿朝他的背影说了一句小心。
思齐的背影没有转身,只是挥了挥手。让他回去。
思齐参军后,前线战事愈发吃紧,因为双方父母年事已高,芸儿担负起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为了父母的安全,云儿决定抛弃祖宅向后方撤离。
他们来到重庆,又买了一个院子。芸儿在院子又栽了一棵海棠树。战火纷飞的年代,芸儿甚至不知道思齐是否已经死在战场上了。
芸儿不忙的时候就会坐在院子里看着海棠树。但他不敢想思齐,因为心真的会痛。
这时,思齐正在前线浴血奋战,他现在是一名连长。以前的一名温润如玉的公子已经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糙汉子,一言不合就会骂娘。
连长,日本鬼子又他娘的冲上了。你他妈吼个屁,你手上是他娘的是烧火棍啊!小日本他妈的敢上来,给我突突死他。这帮畜牲回东洋老家。
思齐打的正兴起的时候,扣动扳机竟然没有听到枪响的声音。低头一看,没有子弹了。狗子,你他娘的子弹呢?快点给我拿点来,没子弹了。
连长没了,一颗也没有了,狗子哭丧的脸像连长抱怨。思齐狠狠的骂了一句,操。还有喘气的吗?给我嚎一嗓子。思齐一看,连里刚上战场的100多人,只剩下20几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