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我靠玄学在大理寺苟命

第十八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我靠玄学在大理寺苟命 叁长旌 2319 2022-09-11 23:31:44

  一张素宣纸。

  上面用墨写了两行字。

  正是那日在拱翠楼浣心所说的话。

  “我家主人让我给大人传一句话:连山无川没九鼎,归藏有凤隐玉京。”

  连山,归藏,这是道家语。

  二者再加上周易,合称三易。意思是用“卦”来描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循环变化和术数道理。

  所以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修道之人所言的谶语。

  这是他自身对未来的预示和揣测。

  无川,更像是地形描述。没九鼎,这里的“没”应该是淹没,沉没的意思。

  至于九鼎,听闻当年大秦帝国围困周天子,曾索要战国九鼎,只是运送途中不慎有一鼎遗失,没入泗水。

  遗失的是豫州鼎。

  豫州,这北央王朝的西京。

  至于下半句,归藏有凤隐玉京。归藏已经解释,有凤应该是代指一个人,而这个人,如今正隐没在玉京城。

  司漾漾解着解着,一个机灵,这个人不会是她吧!

  不然她堂堂灵泉宗的嫡传弟子穿越过来,也没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岂不是很丢人?

  或者是,燕留云?

  国师断命,谪仙降生,前途无量的小燕大人?

  司漾漾抬头,目光从俊逸飘洒的行书转移到燕留云身上,她认识了燕留云这么久,好像还从没给他看过未来。

  燕留云手里正把玩着两枚棋子,一黑一白,晶莹剔透,应该是上好的玉石料子。

  沈微皱着眉头坐在他旁边,满脸不信服的样子:“她能行吗?”

  “她看着才十几岁,怕是没有那白胡子老道士看的准吧。”

  司漾漾白了他一眼,算上前辈子,你得给我叫声祖奶奶。

  然后就听到小燕大人十分善解人意道:“我觉得她行,所以才来问她。你若是不信,大可以不听。”

  沈微翘着二郎腿,嘴硬不再说话。看得出来,抓到这个凶手,已经让他心情缓和了不少。

  司漾漾不再看戏,将两句谶语中所能参悟出的内容讲了一遍。

  上句指方位,下句断人事。说的煞有介事。

  沈微听得入神,看着司漾漾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忽然想起来一件旧事。

  那日他同往常一样,趁着夜色翻墙闯门,十分不正大光明地去赴燕留云的约。在大理寺狱临近的矮墙上,第一次看见司漾漾。

  她当时大概正在点灯。

  身高不够,扶着砖头踮起脚尖,让他误以为那只是个在墙头检验灯油的侍女。

  “你好像真的很懂这些。”

  沈微道:“所以,那日你猜出来尚书大人是我父亲,真不是胡诌的?”

  司漾漾:“当然不是!”

  沈微追问:“那,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偷摸去大理寺狱点灯,难不成是在做什么法事?”

  司漾漾瞠目:“那天那个黑影子是沈大侠?”

  她目光转向燕留云寻求肯定。

  燕留云道:“他在大理寺里,向来没规矩惯了。”

  那这就是默认了。

  罢了,既然被撞见了,她也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澄清道:“若真要说这事,你还得感谢我才对。”

  “我听双鲤说,大人当日可是好生可怜。喝个茶水,竟然平白碎了茶杯。郎中上药,竟然还被月章一推,磕伤了眼睛。”

  “我为你点灯,是为了给你驱散些晦气,是好事,怎的还不领情呢!”

  “不信你仔细想想,自那天晚上之后,大人是不是顺利多了,我可为你免了不知多少血光之灾。”

  沈微狡辩:“是这样吗?我记得那天抓偷卷宗的小贼时候,留云还是受伤了呢?”

  司漾漾被这一说有点心虚:“那我怎么知道。我明明都给他化了晦气,他还是见了血。多半是自己走神了。”

  她把责任推到了燕留云自己身上。

  燕留云也试着去想,他当时走神了?他当时是为什么走神了来着?

  因为闪电余光,伊人倩影……还是莫要想了。

  可司漾漾当时一心想着澄清罪名,自由离开,为什么还会帮他去点灯清什么晦气?

  值得深思。

  那边俩人还在斗嘴:

  “肯定是他自己的原因,我真的帮他化解了!”

  “明明是你自己功夫不到家,留云受伤了就是证明!”

  还是赶紧把话题拉回来正好。

  “那个谶语,半句方位,半句人事。这有什么说法?”

  看着吵不过沈微,司漾漾自己先跑为上,顺着燕留云的台阶道:“指引。”

  有点像一种指引。

  “指引,这或许是,归山散人传出去的神谕。”燕留云忽然想起来,那关在水牢里的疯子曾经说过,他帮隔壁的刘仪出逃,只是为了将神谕传递出去。

  方位若在西京,人指的又是谁?

  西京又出了什么事?

  神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那歌姬浣心的主人又为何好心帮他递这个话?

  或者,他真的是好心吗?

  燕留云皱起眉头,手中的两枚棋子被攥的咯吱响。

  或许目前的事情也可以分为两种。

  一边是浣心的主人,是知道谶语,但还不清楚内涵,故而想要调查清楚王仪,所以在江湖上发布任务,来大理寺求取卷宗的人。

  另一边是真正得到谶语,手底一番动作,还藏在暗处的人。

  联系浣心对大火的提醒,可以猜想,或许这些人才是户部尚书沈长辉以及主事赵备之的死因。

  因为他们碍事了。

  他们碍了西京的事。

  风券爬墙头的时候,曾听见赵备之那位当家夫人说过,赵备之是刚从西京办差回来,和他家里的二夫人小别胜新欢,这才身死。

  所以,赵备之去西京是办了什么差,竟直接送走了自己,和自己上司的性命。

  这一点,他急需调查清楚。

  可就在燕留云刚刚厘清思路,还未来得及站起身的时候,门外传来风券的声音。

  “大人,那个老道士自尽了。”

  “自尽?关起来之前你没搜身?”

  “搜身了。只是仵作说,这毒是早就服下去的,只不过等到将事情说清楚之后才毒发身亡。”

  早先服毒,这才身亡?

  这怎么有点像浣心的死法。

  或许他应该现在回去查一查二者死亡用的毒药是否是一类。

  若真是一类,那刚才的猜想怕是并不成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