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小说

爱在村野之中

第四章 好多人啊(3)

爱在村野之中 安石鱼 2385 2025-11-06 15:50:22

  “老师,下一个我说吧!”余年年前面的男生突然积极了起来,话音刚落就猛地站起身,座椅靠背弹回原位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他手忙脚乱地攥了攥衣角,耳尖还泛着点红——看得出来是鼓足了勇气。

  “大家好,我叫张弛,管理学院研二,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男生语速稍快,眼神却很亮,“之前跟着导师整理过华鑫村的基础资料,知道村里主要种砂糖橘,还有个刚成立两年的合作社。这次来想重点看看合作社怎么帮农户卖果子的,比如物流成本啊、定价这些问题……”他说着突然顿了顿,像是怕自己说太细耽误时间,赶紧补了句,“希望能跟大家多请教,也盼着真能帮村里出点小力气。”

  王老师笑着点头:“结合实际问题做调研,思路很对。”这话让张弛瞬间松了口气,坐下时还悄悄朝后排比了个“耶”的小动作,余年年看了忍不住抿嘴笑,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代新乔:“这人还挺可爱的,跟你完全不一样。”

  代新乔没睁眼,只从喉咙里哼了声,手指却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两下——像是在记张弛提到的“合作社”。

  接下来轮到燕姐,她坐稳后先朝大家弯了弯腰,语气稳当:“我叫李燕,社会学院研三,之前跟着导师去过两次农村调研。华鑫村我查过,老人居多,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咱们之后入户访谈可能得多注意沟通方式,比如别总问‘收入多少’这种话,可以先跟老人们聊聊天、帮着摘点橘子,熟了再慢慢聊调研的事。”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余年年,“还有啊,年年带的零食别藏着,村里小孩多,遇到了分点,能拉近不少距离。”

  “收到师姐!”余年年立刻举手应和,引得车厢里一阵轻笑,林昊元更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举着矿泉水瓶朝年年晃了晃:“我这还有两包饼干,到时候跟你凑一起分。”

  代新乔这才掀开眼皮,瞥了眼林昊元手里的饼干,又看向余年年鼓鼓的背包,眉头微蹙——他昨天查资料时看到华鑫村有户人家的小孩对坚果过敏,得提醒她一句。

  很快就轮到林昊元,他站起来时不小心碰倒了脚边的塑料袋,里面的笔记本散了一地,还是张弛帮着捡起来的。“大家好,我是林昊元,社会学院研二,”他挠着头,脸颊有点红,“之前跟导师说不参加,是因为怕自己经验不够拖后腿,但后来想,这种跟村民打交道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也没什么特定方向,就想跟着大家学,帮着记记笔记、跑跑腿都行。”

  他说这话时,眼神不自觉地飘向余年年,余年年没察觉,倒是代新乔看在眼里,手指悄悄攥紧了笔记本的边缘。

  终于到了余年年,她几乎是蹦着站起来的,声音清脆得像刚摘的橘子:“我叫余年年,社会学院研一,第一次参加调研!”她指了指行李架上的大箱子,“里面确实装了好多零食,一开始是怕伙食差,后来燕姐说管理学院有钱,我就改主意了——想分给村里的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他们要是笑了,我调研就算没白来!”

  她顿了顿,眼神软了下来,声音也轻了点:“我家里有两个哥哥,之前总跟我抢零食,后来他们去外地打工,我就总想着多带点吃的,分给身边人……所以这次也想听听村里人的故事,比如他们怎么跟家人相处,怎么守着果园过日子,这些比分数重要多了。”

  车厢里静了几秒,王老师先鼓起掌:“说得好,调研就是要带真心来。”代新乔看着余年年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村民家庭访谈——重点关注代际关系”,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个小小的零食图案。

  “下一个,代新乔。”王老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动作。

  代新乔站起身,身姿挺拔,语气还是淡淡的:“管理学院博一,代新乔。调研方向是农村治理效率,重点看合作社的决策流程和村里的矛盾调解机制。”他没说多余的话,却在坐下前,朝余年年递了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华鑫村有小孩对坚果过敏,零食分的时候注意”。

  余年年愣了愣,赶紧朝他比了个“谢谢”的口型,代新乔别过脸,耳尖却悄悄泛了点热。

  剩下两个同学也陆续做了自我介绍,一个是管理学院的研一女生,叫苏晓,想研究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另一个是社会学院的研二男生,叫周阳,关注村里的养老问题。

  等所有人都介绍完,车窗外的景色已经变了——高楼变成了矮矮的平房,柏油路换成了铺着碎石的小路,路边的田埂上种满了橘子树,绿油油的叶子间挂着小小的青果。

  “快到了!”张弛第一个凑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村落喊,“那就是华鑫村吧?村口还有个大牌子呢!”

  余年年也凑过去看,只见村口立着块木质牌子,上面刻着“华鑫村”三个红漆大字,牌子下面坐着两个老奶奶,正摇着蒲扇聊天。阳光洒在土路上,连灰尘都泛着暖光,她突然觉得心里软软的,转头对代新乔说:“你看,这里好像比我想象中更舒服。”

  代新乔也看向窗外,橘子树的影子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冷硬的轮廓:“嗯,比资料里好看。”

  中巴车慢慢驶进村子,在村委会门口停下。王老师站起身,拍了拍手:“同学们,咱们先去村委会跟村支书对接,放好行李后,下午先熟悉一下村里的环境,晚上开个会分配具体任务。记住,到了村里,多听、多看、少插嘴,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

  大家纷纷点头,拎着行李下车。余年年刚把大箱子搬下来,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老人朝他们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串钥匙,笑容特别亲切:“是调研队的同志们吧?我是村支书,姓赵,你们叫我赵叔就行!”

  赵叔热情地接过王老师的手,又转头看向余年年,笑着说:“小姑娘,这箱子够沉的,是不是装了不少好东西啊?”

  余年年赶紧点头:“是啊赵叔,装了好多零食,想分给村里的小朋友!”

  “好,好,”赵叔笑得更开心了,“咱们村的娃子就喜欢热闹,你们来了,村里肯定更有活力!走,我带你们去住的地方,就在村委会旁边的小楼,干净得很!”

  代新乔走在余年年身边,帮她扶着箱子,低声说:“晚上开会可能要分小组,你想跟谁一组?”

  余年年歪着脑袋想了想:“跟你啊!你懂的多,还会提醒我过敏的事,跟你一组,我肯定不会拖后腿!”

  代新乔看着她灿烂的笑脸,嘴角微微上扬,没说话,却悄悄把箱子扶得更稳了——他突然有点期待,接下来这一个月的调研,或许会和以前不一样。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橘子树的清香飘在风里,华鑫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