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小说

爱在村野之中

第四章 初入村落的日子(1)

爱在村野之中 安石鱼 3285 2025-11-06 15:53:05

  村委会旁的小楼是两层红砖房,墙面上爬着翠绿的爬山虎,赵叔用钥匙打开门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楼上楼下各四间房,你们自己搭伴分,被褥都是新晒过的,还带着太阳味儿呢!”赵叔边说边领着大家往里走,一楼客厅摆着两张旧木桌,墙角堆着几筐刚摘的青橘子,“这是村里自己种的,你们随便吃,就是现在还没熟,有点酸。”

  余年年刚放下行李箱,就凑到筐边拿起一个橘子,指尖蹭到果皮上的绒毛,她转头朝代新乔晃了晃:“要不要尝尝?酸的才开胃呢!”代新乔正帮苏晓搬行李箱,闻言看了她一眼,嘴角勾了勾:“先把房间分好,别光顾着吃。”

  燕姐拉着余年年选了二楼最东边的房间,推开窗就能看到成片的橘子园,风一吹,叶子沙沙响,还能闻到淡淡的果香。“这房间也太好啦!”余年年扑到床上,被褥果然带着阳光的暖香,她滚了一圈,转头对燕姐说,“晚上肯定能睡个好觉!”燕姐笑着整理行李:“你呀,到哪都这么容易满足。对了,晚上开会分组,你真打算跟代新乔一组?”

  “对啊,”余年年坐起来,掰着手指算,“他懂合作社的事,还知道有小孩过敏,跟他一组我放心。而且……”她顿了顿,脸颊有点红,“他虽然话少,但人挺好的,帮我搬箱子,还提醒我注意事项。”燕姐挑眉:“哟,这才半天就改观啦?之前是谁说人家‘听不出好赖话’的?”余年年赶紧捂着脸:“师姐你别笑我嘛!”

  楼下传来张弛的喊声:“年年姐,燕姐,该去村委会开会啦!”两人赶紧收拾好,下楼时看到代新乔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两个橘子,看到余年年,递了一个过来:“刚剥了皮,不怎么酸,你试试。”余年年愣了愣,接过橘子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她眼睛亮了:“好吃!你怎么知道这个不酸?”代新乔指了指橘子皮上的纹路:“纹路密的一般甜,之前跟导师学的。”

  一行人走到村委会,赵叔已经在屋里等着了,还搬来了几个小马扎。王老师把调研任务表铺在桌上,清了清嗓子:“咱们分三个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方向。第一组去合作社,跟进砂糖橘的种植、销售流程,张弛、苏晓,你们俩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就负责这个;第二组关注村里的养老问题,周阳、黄栋,你们俩之前提过相关想法,这组就交给你们;第三组做入户访谈,收集村民的家庭故事、实际需求,余年年、代新乔,你们俩一组,怎么样?”

  余年年立刻点头:“好!”代新乔也没意见,只是补充了一句:“入户访谈前,我们先跟赵叔了解下村里的情况,比如哪些家庭有老人、哪些有小孩,避免打扰到人家。”赵叔笑着说:“这个我熟!晚上我给你们列个名单,再跟村民打声招呼,明天你们直接去就行。”

  散会时已经天黑了,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映着路边的野草。余年年跟在代新乔后面走,踩着他的影子,突然问:“你以前经常做调研吗?好像什么都懂。”代新乔放慢脚步,等她跟上来:“读硕士时跟导师跑过五个村子,都是偏远地区,见的多了,就知道该注意什么。”

  “那你会不会觉得调研很累啊?”余年年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我今天听赵叔说,有些村民住得远,要走山路才能到。”代新乔转头看她,月光洒在她脸上,睫毛长长的:“累是累,但有时候会遇到很温暖的事。比如有次在山里,村民给我们煮红薯,虽然简单,但特别香。”余年年眼睛亮了:“那我们这次会不会也能吃到村民煮的红薯啊?”代新乔忍不住笑了:“说不定会,只要你别把零食都分光了。”

  第二天一早,余年年就被窗外的鸡叫声吵醒了。她洗漱完下楼,看到代新乔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赵叔给的名单,还有两个馒头、一袋豆浆:“赵叔早上送来的,赶紧吃,吃完去第一家。”余年年接过早餐,咬了一口馒头,温热的面香在嘴里散开:“谢谢!你怎么起这么早?”代新乔喝了口豆浆:“习惯了,早上脑子清楚,能多记点东西。”

  两人按照名单,先去了村东头的李奶奶家。李奶奶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树下摆着一个竹椅,李奶奶正坐在椅子上择菜。看到他们来,李奶奶赶紧站起来:“是调研队的娃子吧?快进来坐!”余年年把带来的饼干(特意挑了不含坚果的)递给李奶奶:“奶奶,我们是来跟您聊聊天的,这是给您带的小零食。”

  李奶奶接过饼干,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你们太客气啦!快坐,我给你们倒杯水。”代新乔拿出笔记本,轻声问:“奶奶,您家里就您一个人吗?子女呢?”李奶奶叹了口气,坐在竹椅上:“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一年就回来一次,孙子跟着我过,今年上小学了,早上刚送去学校。”

  余年年看着院子里晾着的小衣服,轻声问:“那您平时一个人带孙子,会不会觉得累啊?”李奶奶摸了摸手边的竹篮,语气软了:“累是累,但看到孙子就高兴。就是有时候孙子想爸妈了,晚上哭,我也没办法,只能抱着他哄。”代新乔在笔记本上记着,笔尖顿了顿,又问:“那您家种橘子树吗?靠什么生活啊?”

  “种了三棵橘子树,”李奶奶指了指院墙外,“每年橘子熟了,合作社就来收,价格也公道,够我和孙子的生活费。就是去年橘子熟的时候,下了场大雨,落了不少,心疼得我好几天没睡好。”余年年握住李奶奶的手,她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很温暖:“奶奶,今年肯定是好收成,到时候我们帮您摘橘子!”李奶奶笑着点头:“好啊,好啊,有你们帮忙,我就轻松多了。”

  两人在李奶奶家待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李奶奶非要塞给他们两个自家种的西红柿,红彤彤的,看着就好吃。余年年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走出门时,她对代新乔说:“李奶奶好可怜啊,儿子不在身边,还要带孙子。”代新乔看着手里的西红柿,轻声说:“村里很多老人都是这样,年轻人出去打工,老人守着家、守着果园。我们这次调研,不光要收集数据,更要把他们的困难记下来,或许能帮上点忙。”

  余年年抬头看代新乔,阳光洒在他脸上,他的眼神很认真,不像平时那么冷淡。她突然觉得,代新乔不是“闷葫芦”,只是把温柔藏在了心里,需要慢慢发现。

  两人接着去了下一家,是村里的合作社社长家。社长姓刘,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看到他们来,刘社长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桌上摆着刚泡好的茶:“赵叔跟我说你们要来,我特意在家等着。”代新乔拿出笔记本,直接问:“刘社长,咱们合作社现在有多少户村民加入啊?砂糖橘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哪些?”

  刘社长喝了口茶,慢慢说:“现在有五十六户加入,占村里的一半多。销售渠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卖给城里的水果店,另一个是线上卖,就是直播带货,不过线上卖得不多,主要是没人懂怎么弄。”苏晓之前提过想研究农产品线上销售,余年年赶紧说:“刘社长,我们队里有个同学,专门研究线上销售的,说不定能帮您出出主意。”

  刘社长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之前有人来帮我们弄直播,播了两次没卖出多少,就走了。要是你们能帮我们,我代表村民谢谢你们!”代新乔在笔记本上记着“联系苏晓,协助合作社线上销售”,又问:“那合作社平时决策的时候,是您一个人定,还是跟村民一起商量啊?”

  “肯定要跟村民商量啊,”刘社长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每个月我们都会开个会,把种植、销售的情况跟大家说清楚,有问题一起解决。比如去年下雨,橘子落了不少,我们就一起商量,把落果做成橘子酱,也卖了点钱,减少了点损失。”

  余年年听着,觉得刘社长特别负责任,她拿出手机,对着桌上的橘子酱瓶子拍了张照:“这个橘子酱看起来好好吃啊,要是线上卖,肯定有人买!”刘社长笑着说:“你要是喜欢,拿一瓶回去尝尝,都是村民自己做的,没放添加剂。”

  两人从刘社长家出来时,已经快中午了。太阳挂在头顶,有点热,余年年擦了擦额头的汗,对代新乔说:“今天收获好大啊,李奶奶的故事,刘社长的合作社,都很有意思。”代新乔看着她汗津津的脸,从包里拿出纸巾递给她:“先找个地方吃饭,下午还要去两家。”

  两人走到村口的小饭馆,点了两碗面条。面条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余年年吸溜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太好吃了!比学校食堂的好吃多了。”代新乔看着她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她:“快吃,下午还有体力干活。”余年年愣了愣,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她低头吃着鸡蛋,小声说:“代新乔,跟你一组真好。”

  代新乔没说话,只是喝了口面汤,耳尖却悄悄红了。他看着窗外的橘子树,突然觉得,这个夏天,或许会比他想象中更有意思。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