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萧梁帝业

第84章 破营之战

萧梁帝业 闲话风尘 2118 2022-12-19 19:18:14

  夕阳垂落,余晖散尽,夜幕如约而至。

  借着夜色的掩护,一道矫捷的身影,纵身跃下城头。

  李逸奉命先行潜入北军营垒,一则探查虚实,二则策应大军。

  自其出城半个时辰后,北军营垒中突然烈焰熏天,起火了。

  这是他与萧绍瑜约定的信号。

  火光一起,便代表着北军营垒空虚为实。

  “开城门!”

  一身戎装、端坐马背的范雍,沉声下令。

  此战,他要亲自出战。

  随着城门的打开,薛子都率一曲重骑为大军先锋,当先冲出城去。

  紧随其后的,则是追云骑千骑精锐与柳文菲所部两千骑。

  这一战,范雍决意以骑兵出战。

  他要的就是雷霆万钧,摧枯拉朽。

  若是有诈,也能及时抽身而退。

  其余各营,则于城中戒备,由周盛协助萧绍瑜,统筹全城。

  出击的同时,范雍也不能留给北军破城的空隙。

  其用兵之周密,可谓滴水不漏。

  非如此,何敢行险?

  睢陵城头,金甲在身的萧绍瑜,扶垛眺望着。

  神情肃穆的他,对此战极为重视。

  一旦大破虏营,睢陵之围便算解了。

  杨彦超就算击败了南梁援军,他也没有粮草与萧绍瑜耗下去。

  “殿下,有范太守亲自出马,此战当无虞。”

  一旁的柳文菲,吐气如兰,轻声安抚。

  这次,她没有随军出战,而是将所部骑兵授权范雍统一指挥了。

  牵上恋人的手,萧绍瑜点了点头。

  他紧张的目光,仍然注视着远处火光笼罩中的虏营。

  只见,骤起的大火,在迅速地蔓延着。

  虏营之中,从粮车烧到兵帐,又从兵帐烧到马圈,彻底乱了。

  兵卒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地逃出了兵帐,面上早已被浓烟熏黑。

  战马嘶鸣,奋力挣脱了缰绳,冲出马圈,于虏营中乱跑乱撞。

  虏营烈火越烧越旺,火光冲天,直逼霄汉。

  滚滚浓烟,令人窒息,虏营之内已是一片混乱不堪。

  将找不到兵,兵寻不到将,虏军已经很难组织起抵抗了。

  “破营!”

  薛子都一声大吼。

  随即,他趁乱亲率重骑,撞破营门,杀入营垒。

  缺口已现,前进的道路已然打开。

  范雍扬槊纵马,雄浑之声响彻被火光照亮的夜空。

  “冲锋!”

  闻令,三千骑兵不再刻意隐藏。

  进击的隆隆马蹄声,敲响了淮南大地,敲碎了北虏将士最后那层心理防线。

  梁军将士犹如愤怒的浪潮,奋勇扑向虏营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

  “将军,梁军来袭!”

  “速速集合中军迎战!”

  留守营垒的虏将,已然听到了梁军将士此起彼伏的呐喊声。

  仓促之间,他只能寄希望于集合中军,妄图抵挡。

  若事不可为,中军将是他逃命的本钱。

  啊!

  报信兵卒,突然一声惨叫,随即倒于血泊之中。

  他的身后,惊现一道矫捷身影。

  “你是谁?!”

  一抹幽光惊鸿般划过,幽匕瞬间割裂虏将咽喉。

  李逸出手极为迅捷,虏将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已经不重要了!”

  割下首级,别在腰间,李逸开始去搜寻下一个猎物了。

  随着虏军将校,陆续遭到暗杀,一股恐怖气息弥漫着。

  各自为战的虏军将士,既要招架梁军将士的猛攻,又要提防如影随形的暗杀。

  他们已至崩溃的边缘。

  重骑的践踏,轻骑的挥砍,梁军骑兵纵横虏营,虏军彻底崩溃了。

  “我等投降!”

  待狼烟散尽,降卒被缚,缴获物资正在清理。

  梁军大胜!

  “走,随本王出城!”

  “殿下,你慢点,等会妾!”

  柳文菲水眸含嗔,挥鞭疾追而去。

  心情大好的萧绍瑜,非但不等,还在拼命提速,心中美美的享受着。

  “本王就是要你追我呀!”

  ......

  虏营中军帐外,王旗在晨曦中高高飘扬。

  叶清玄率一都中兵,列队护卫,非传不得入内。

  身着金甲、腰悬英华剑的萧绍瑜,端坐帅案之后,满面春风。

  “此战运筹帷幄之功,当属范宁远;破阵摧坚,则非薛司马莫属;乱敌于先,功归李逸。

  凡有战功者,本王已命东阳先生如实记录在册。”

  实际指挥此战者,确是范雍。

  然依大梁律,运筹帷幄之功却是要算在萧绍瑜的名下。

  他将此泼天之功让予范雍,单论这份胸襟便足以折服诸将。

  将薛子都列为次功,他则是在向诸将宣示公允。

  如薛子都这般北归之将的战功,他都能不瞒不压,做到一碗水端平。

  遑论南梁土生土长的诸将呢。

  当事者薛子都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冷暖自知。

  自其归附以来,梁帝确是待其不薄。

  然于济阴,他却是屡遭白眼,空有司马之名。

  除了所部重骑,济阴郡兵的一兵一卒他都调动不了。

  在沈贺的有意排挤之下,他也只能忍气吞声,数年无功,半阶未升。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太子虽在意他这支战力,却不愿他因升迁而调离门人治下。

  正因揣摩到了太子的这种心理,沈贺才敢明目张胆地打压于他,尽量将其边缘化。

  沈贺的想法,不难理解。

  他就是担心简在储心的薛子都,一朝得势会压在自己的头上。

  此刻,萧绍瑜的公允,自然赢得了薛子都的好感。

  而将李逸,列为战功第三,则有举贤不避亲之意。

  毕竟李逸的身份,是萧绍瑜的亲卫。

  若再考虑李逸出身寒门,萧绍瑜此举便有笼络军心之效了。

  须知梁军之中,寒门不过都头。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而言,终其一生最多也就到队长。

  再往上,就要看出身门第了。

  是故,萧绍瑜凭功李逸,便是立木为信。

  “谢九殿下!”

  诸将皆发自内心地拥戴萧绍瑜。

  他们的目光,是那样的热切。

  应喝声中,更是气势如虹,那里有渴望沙场再立新功的雄心。

  重兵围城的如山压力,彻底崩塌。

  求胜的信念,占据了他们的心头。

  “士气可嘉,军心可用。”

  萧绍瑜笑着,想着。

  他同样深受感染与鼓舞。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兴兵破营,大捷,嘉奖三军。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