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萧梁帝业

第109章 犯颜直谏

萧梁帝业 闲话风尘 2021 2022-12-31 21:15:40

  东宫宿卫跪倒一地,磕头如小鸡啄米,生怕太子追究责任,迁怒之。

  须知太子一怒,就是将他们斩了,他们也没有喊冤的地方。

  “不关他们的事,太子殿下若要治罪,便治下官一人之罪。”

  徐温挺直身躯,凛然说道。

  一身傲骨,毫无领罪之人,应有的臣服之态。

  不待太子发作,他紧接着又说:

  “太子殿下治罪之前,请容下官谏言,朱左丞所言之事当缓行!”

  此事过于机密,太子不可能让闲杂人等在场。

  他怒斥道:

  “退下!若再有人擅自闯入,本宫必杀尔等!”

  “标下等谢太子殿下不罪之恩。”

  宿卫连忙叩首。

  随即与伶人、乐工一同退出昭明殿,关闭殿门。

  他们心中仍是后怕不已,亦有牢骚满腹。

  “太子殿下,太难伺候了。”

  殿内只余二人,太子怒容难消,沉声说道:

  “徐卿,若不给本宫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应该知道君前失仪是什么罪!”

  这也就是徐温,太子会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

  若是换作其他东宫属官,太子是不会假以辞色的。

  徐温梗颈而立,毫不胆怯,凛然回应:

  “下官知道,轻则斩首示众,重则株连九族!”

  “知道便好,你说吧。”

  太子的话,已是杀气十足。

  “下官以为,朱左丞转呈之言颇有瑕疵。

  在‘胜负难分,陛下仅是憔悴’的情况下,尚书令应该不会谏言太子殿下行险。

  至少在一场大败之前,他断然不会!”

  徐温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魏将杨彦超,已然重创东路军萧护军所部。

  这难道不算一场大败么?”

  太子不以为然,冷哼道。

  萧锋伤重难愈,所部遭受重创,已然见诸邸报。

  未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在传阅层级上梁帝有所限制。

  无论限制到哪一层,太子也不会受到限制。

  他知道,徐温也知道。

  “这......这不算,九殿下率军及时相援,魏军受创远在萧护军之上。”

  徐温稍有迟疑,但还是坚持说了下去。

  当着他的面,太子没少泼萧绍瑜的脏水。

  显然,太子对萧绍瑜阵前立功,是极为嫉妒的。

  再加上济阴之行的恩怨,太子算是恨透了自己这个“阳奉阴违”的九弟。

  在他心里,萧绍瑜没有按照他的授意办事,便是最大的错。

  萧绍瑜保下刘广升,从而保住东宫颜面,他早已抛之脑后。

  他最是见不得,诸王胜过他这个当朝太子。

  “你是在说,九弟扭转战局,胜于留都监国的本宫么?!”

  “不、不是,下官没有这个意思。”

  徐温连连摆手,欲作解释。

  他知道,自己触碰了太子的逆鳞。

  然而刚愎自用的太子,已然无心再听,他仅有的一点耐心耗尽了。

  “既然徐卿存疑,本宫便着你前往阵前劳军,当面问问尚书令。

  即刻出发吧!”

  话毕,太子一挥袍袖,愤然离殿。

  徐温则僵立当场。

  他明白,太子嫌他碍眼了,假借劳军之名将之放逐出京。

  而所谓“前计”,应已不可避免启动的命运。

  梁都建康的天空,要起风了。

  “太子殿下,你糊涂啊!”

  徐温怆然涕下。

  可惜,太子已然听不到他的叹息,更看不到他的悲痛。

  太子已经厌弃了他的婆婆妈妈。

  对其苦口婆心的药石之言,充耳不闻。

  对其犯颜直谏的勇于任事,熟视无睹。

  这样的太子,就算徐温喊破了喉咙,也无法令其回心转意的。

  太子可以喜怒无常,翻脸不认人。

  胸怀报国之志的徐温,却不能有始无终。

  “不行,本官得去一趟宣训宫。

  惟有请皇后娘娘出面,方能阻止太子殿下的鲁莽。”

  刘皇后乃是太子生母,也是他最大的靠山。

  谢宣怀不在京中,徐温也只能求助于她了。

  宣训宫,位于梁宫中轴线上,居朱华殿之后。

  其东西两厢,则是妃嫔居所。

  依大梁律,外臣无诏不得擅入后宫。

  为免后宫干政,即使尊如皇后,也不得私自接见外臣。

  然而事关南梁兴衰,徐温不得不逾矩了。

  出东宫,急行至朱华门外。

  “本官有要事急需谒见皇后娘娘,请代为通禀。”

  朱华门,是前朝与后宫的分界之处。

  纵使再急切,徐温也需经宫门宿卫通禀,而不能擅自闯入。

  毕竟这里不同于东宫。

  今日负责宿卫的禁军将领,恰好是徐温的宗亲,出身琅琊郡望徐氏的徐长功。

  于齐鲁诸徐郡望,首望必推东海徐氏,而徐温正是出身东海郡望徐氏。

  故徐长功当以族兄相称,以示同宗之谊。

  “族兄,依小弟之见,今日还是不见为好。”

  徐长功立刻上前相迎,并将其拉至一旁低语。

  片刻之前,太子满面怒容穿过朱华门,去了宣训宫觐见刘皇后。

  身为太子詹事的徐温,则接踵而至,还是如此急切。

  徐长功猜测,太子之怒多半便是源于他。

  而刘皇后素来溺爱太子,此时求见怕是讨不到好脸色。

  故徐长功好言相劝。

  齐鲁诸徐仕官南梁者,以徐温官位最显。

  徐长功不希望他因此失宠,使自己于朝中少一强援。

  “长功贤弟,你有所不知,今日为兄必见皇后娘娘不可!”

  徐温执意求见。

  他心领族弟的好意,秘辛却是不便相告。

  若徐长功知此秘辛,必惹杀身之祸。

  徐长功了解徐温的秉性,见他一再坚持,必然有不容延后之事。

  即使犯颜直谏,亦已在所不惜。

  他同样知道,自己劝不了族兄,遂应道:

  “族兄稍候,小弟亲自去一趟宣训宫,顺便看看那边的形势。”

  “有劳长功贤弟,此情为兄记下了。”

  进入朱华门后,徐长功有意放慢了脚步。

  他想给徐温一些时间,冷静冷静,也许尚有回心转意的可能。

  若能择日再见,自是最好。

  他也没有直接去宣训宫通禀,而是寻找相熟的内侍打探宫内情形。

  “张内侍,标下有事要去宣训宫一趟,不知皇后娘娘此刻心情如何?”

  说着,他便往张内侍手中,塞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翠玉扳指。

  那是他的随身之物,情急之下只能割爱。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子詹事徐公温犯颜直谏,庶人琰刚愎自用,拂袖而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