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萧梁帝业

第111章 维钧秉公

萧梁帝业 闲话风尘 2086 2023-01-01 21:59:07

  “皇后娘娘本无恙,应该是婉言拒见,看来徐詹事要失宠了。”

  张内侍边走边想着。

  出宫办事前,他并未听说刘皇后有何不适。

  此刻之恙来得蹊跷,其中之意并不难猜。

  须臾后,行至宣训宫宫门,徐长功仍在等候。

  “徐将军,皇后娘娘凤体违和,不便召见外臣,请令兄先行回府吧。”

  张内侍上前传达懿旨。

  “有劳张内侍,标下告辞。”

  徐长功拜领懿旨。

  他转身便朝朱华门行去,心中喜忧参半。

  喜的是,此时徐温不见刘皇后,便不会将矛盾激化。

  忧的是,刘皇后的拒见,代表着徐温已然失宠了。

  当然,他不可能想到,徐温可不是失宠那么简单。

  “族兄又是何苦呢,触怒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与断送锦绣前程何异。”

  边走边思,徐长功实在想不明白,徐温究竟是怎么想的。

  感到惋惜的同时,他亦感叹自己失一强援。

  很快,朱华门出现在眼前,徐长功跨门而出。

  等候多时的徐温,急忙上前询问:

  “如何?”

  “皇后娘娘凤体有恙,请族兄先行回府。”

  闻言,满脸期盼的徐温,僵立当场。

  强项如他,亦是黯然垂首。

  双眸之中,已无往日神采。

  整个人看上去万念俱灰,失望已极。

  刘皇后婉拒,令他心中唏嘘不已:

  “慈母多败儿!”

  他明白,今日不见,便代表永不相见。

  自己已被排除,太子潜邸旧臣之列。

  此后,太子能否如期登基,是否横生枝节,便不是他应该操心的事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京也好。

  罢、罢、罢!”

  良久之后,徐温不再去想,重新抬起头。

  其胸中宏大的政治理想,不知是否安好?

  埋藏于内心深处,收复齐鲁故土的夙愿,不知是否犹在?

  当初,他投靠谢宣怀,借其势入主詹事府。

  正是缘于,看破谢宣怀无意北伐中原。

  十年前的战和之争,也称范谢之争。

  最终,以范隆之为首的主战派,或失势,或蛰伏。

  南梁朝野再无北伐之声。

  此后,主和派领袖谢宣怀权倾朝野,风光无二。

  不同于其他的主战派官员,徐温一直深藏抱负,从未流露主战倾向。

  他的忍辱负重,只为赢得太子之信赖。

  从而,弱化谢宣怀主和观念,对太子的影响。

  不使太子心生偏安之念。

  他欲以此法,为主战派留下一颗希望的火种。

  不致北伐中原,克复故土,终成黄粱一梦。

  然而数年努力,今朝尽毁。

  从此,君臣割袍如路人,北伐中原已无望。

  “族兄慢走,小弟职责在身,不便远送。”

  看着徐温黯然离去的落寞背影,徐长功低吟道。

  他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徐温的心伤只能自疗自愈。

  出了梁宫,徐温径直回府。

  “老爷,可是遇到了烦心事?”

  见他神情伤感,徐夫人关心道。

  徐温凝视发妻许久,一眼似已永恒。

  拥发妻入怀,他已潸然泪下,呢喃叮嘱:

  “东海徐氏,出于圣人之乡,子孙当怀忠抱义,请夫人代为告诫子侄!”

  音落,徐温毅然转身,出府而去。

  “老爷,你去哪里?”

  徐夫人哭泣着问道。

  她已有所预感,但她没有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徐家自有规矩,徐温不说,家人便不可问。

  “出京劳军。”

  说完,徐温跨出府门,登马疾驰出京。

  “老爷,一路走好,妾必随你而去。”

  徐夫人想到了答案,泪如雨下,哭诉着。

  “徐夫人,无须生离死别,你们死不了的。”

  突然,一道如蜜柔声突兀传来。

  惊慌的徐夫人,忙循声看去。

  只见一个柔美女子站在身后,正朝她微笑。

  一袭红裙包裹玲珑曲线,妩媚至极。

  ......

  自徐温离京后,东宫属官再无人敢于悖逆太子。

  徐温的遭遇,在东宫已然传开。

  他们为其惋惜的同时,亦不想步其后尘。

  其实,若是换作他们,结局只能更糟糕。

  是故,即使看出太子所行,时机并不成熟,失于草率、急切。

  他们也不会像徐温那样,犯颜直谏。

  没有了内部掣肘,太子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他早已不满足于仅是检举,并痛恨在京诸王以检举反击。

  他索性动用监国之权,直接勒令刑部限期结案,对象自然是其门人之检举。

  内斗形式瞬间升级,太子要将在京诸王势力一网打尽。

  一时间,本已乌烟瘴气的建康,大有众芳摇落、繁华尽逝之态。

  山雨已来,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厉尚书,若要办成铁案,恐难于限期之内结案。

  您看,是不是......”

  刑部属官隐晦建议从速结案。

  太子的霸道、跋扈,他们早已领教过了。

  同时,太子对徐温的放逐,对东宫属官的贬斥,他们也有所耳闻。

  如此强势的太子,何人敢折其锋?

  至少,刑部属官已畏太子如虎,屈于淫威。

  “不可!

  本官不冤枉无罪之人,亦不放过罪行累累之徒,必依大梁律办案。

  同僚一场,相煎何太急。”

  刑部尚书厉维钧,否之。

  看似执法无情,实则顾念同僚之谊。

  他不想成为太子党同伐异的刽子手,也是在尽己所能保护无辜同僚。

  闻言,刑部属官无不动容,并汗颜。

  忽然,他们想到若是换作自己蒙冤,会有多么希望有人能主持公道。

  故皆拜服于厉维钧之风骨,遂为其担忧道:

  “若如此,太子殿下怕是要降罪于您啊。”

  “无妨。尔等尽管依律办案,若太子殿下追究下来,本官一身担之。

  以本官一身,而救众多同僚,值了。”

  厉维钧凛然道。

  他也是在安抚属下,保证不会罪及他们。

  “厉尚书高义无双,属下等惭愧至极。”

  刑部属官皆俯身作揖,感佩无限。

  其实,厉维钧除其前言,确是发自肺腑。

  同时,他也是秉持梁帝秘授之意。

  坚持秉公查办,坚决不肯草草定罪。

  很快,厉维钧的秉公之意和刑部办案之拖沓,便传入东宫。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子詹事徐公温出京劳军,心生死志。刑部尚书厉公维钧秉持高祖秘谕,坚持依律办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