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总有人眼红
天边刚刚擦亮,林箬已经在院子里搭好了熬药的小炉子,她实在受不了厨房里都是药味,在院子这味道还能散的快些。
“箬箬,你今日不去山上卖水吗?”林父刚去割完猪草回来,看着闺女还在家里,有些惊讶。
要是换做平日,她该是在厨房倒腾着熬她的酸梅汤了。
他也奇怪自家闺女怎么会突发奇想着要花一两银子买下村尾的那个小破屋子。
自家这院子住的不好吗?
“昨天带人回来没来得及回去拿桶,那些东西还在山上呢,我等日头出来了再回去找找,明日再去卖水。”
林箬摇摇头,将药材一股脑倒进了陶罐里。
“现在天气热,山里的那些东西也活泛起来了,要不你就在家呆着,也别往山上跑,我和你阿娘总要担心的。”
林大全看看自家闺女越发白净的脸,只挂念着什么时候去找田家人退亲。
那劳什子的玉佩他也不要了,只要能把闺女这婚事退掉,一切好说。
闺女现在已经十七岁,往后还有几十年的好日子,可不能和姓田那小子绑在一起。
不仅是姓田那小子,这村里可还没谁家小子是他能瞧的上的。
“等我再去几回,天最热的时候我就不上山了。”
林箬没直接拒绝,毕竟阿爹也是为了自己好。
这本小说她也只是当初每晚睡觉前定个三十分钟的计时播放,全当睡前故事,里头许多细节都没记住,断断续续还记得的一些情节对于现在的自己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唯一能用得上的不过一点,就是山上要建起来的是座庙宇,依稀记得是为了给宫中贵妃祈福,所以才会在贵妃的家乡选址定下。
不过如今寺庙刚准备开工,和山下相通的还只有当初那条羊肠小道,村里人也有想学着她去山上卖水的,可挑着百来斤的茶水上山,许多人都吃不消,那些有力气的汉子挑上去了茶水,人家又嫌不够凉,经常有人费尽挑上去,最后只能卖出几个铜板,次数多了,最后就只剩一些家里实在不好过的偶尔上山卖些小吃糕点,山上的人没得吃,这才会舍得买些。
至于林箬,那全是因为她劲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天不足,老天爷良心过意不去,让原身的力气格外大,只是从前因为原身的情况不太好,林父林母总看顾着她,不让她与外人有过多的交流,在家里也总舍不得让她做事,结果一直到她穿来,这才开发了原主本身的技能——力大无穷。
她并不嫌弃上山的路远,只要能赚些钱,让她觉得自己并非是吃白饭的人,就比什么都高兴。
尤其是她知道村尾那间小屋只要一两银子就能买下时,赚钱这件事就更在她的心里发了芽。
如今自己也攒了八百多文,离目标越来越近,她却没了一开始的急迫。
“好,有什么事情你也要同阿爹阿娘商量着来。”
林大全只说完这话就出了院门,虽说自己是去退婚,可礼数也要做好,家里如今又多了个病号,他正好割两斤肉回来给家里打打牙祭。
“箬箬,你阿爹人呢?”林母刚醒就闻着了院里的药味,本以为是孩子他爹起来熬药,没想到会是自家闺女。
毕竟她昨日瞧着,闺女对屋里那小子好像不大喜欢。
“阿爹出门了,不知道是做什么。”
林箬一心熬着砂锅里的汤药,只嘀咕什么时候能熬好,这味道她真是有些受不了了。
盯着埋头苦干的闺女,林母微微蹙眉,随后恍然,孩子她爹该是去田家退亲了。
“行了行了,你这样熬也不晓得什么时候能熬好,你快去厨房煮点粥,我来熬药。”
自小闺女就不爱闻这药味,看她那眉毛都皱的能夹死苍蝇,林母嘴上赶着人,手里却是赶忙接过了蒲扇。
沈泽再醒的时候只能闻见满屋子的药味,熏得他有些头晕。
眼前依旧是陌生的床帐,看来昨夜的并不是梦。
“孩子你醒了?”林母刚一推门就瞧见沈泽正一脸迷茫的盯着床帐,赶忙将药碗端了过去。
“你放心,你这身体没啥大事,婶子刚给你把药熬好,一会儿晾一晾喝了,能好的快些。”
“多谢……”对上妇人满脸的笑意,沈泽有些局促,只能抿唇低声说了声谢。
“你就安心休息,莫担心旁的。”
“诶。”
林母颇有耐心的将沈泽身后的枕头往他腰下挪了挪,让他能稍稍坐起来些,又给他擦了脸上的汗,这才将凉了些的汤药给他喂了去。
“伯母,等我好些,我定会答谢你们。”
沈泽平时总在山里待着,没有太多和人相处的经验,尤其是对自己好的人,这会儿憋了半天也只吞吞吐吐说出这么一句来。
自己这次能死里逃生是他莫大的幸运,待他伤好些,肯定是要回趟村子送答谢礼来的。
林大全特意去镇上买了两斤下五花,又买了两斤鸡蛋一条鲫鱼,家里没有驴车,回来时候也是搭了村口的牛车一道。
同村人见他买了这么多肉菜,有眼红的只干笑问他,“大全,你这是家里有什么喜事,买这么多肉回去?”
“能有什么喜事,就是看我闺女太累,给她还有我家那口子补补身子。”林大全将东西稳稳当当拎在手里,连眼神也没给那人送一个过去。
“还得是大全哥你们家里日子过得富裕,这不年不节的吃这样好。”
有人眼红,说出的话像是落进了醋盆,酸的人掉牙。
“现在又不是谁家都吃不起肉的时候,我记得你家媳妇儿不是才出了月子吗?怎么也没见你买些东西给她补补,女人生孩子那是鬼门关走一遭,你一个大老爷们可不能连那点都舍不得。”林大全斜斜撇了他一眼,嘴里的话却并不留情面。
如今村里的情况相较早年已经是今非昔比,从前一家子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这几年有了朝廷的扶持,地里的庄稼收成高了不少,如今别说是吃肉了,许多人家一年下来还能攒上不少。
也就是有些舍不得自己吃的,还总爱眼红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