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进货计划
赵棠正要将篮子搬到自行车上,门外传来敲门声。
赵棠一慌神,心想肯定是秦风回来了,赶紧将篮子往门后一藏,开门一看,是李嫂子。
“赵棠,我来买雪花膏啦!”
李嫂子笑着进来,一眼看到门后的大篮子,眼睛一亮,
“哟,你又进这么多货啊?这次进了啥好东西?”
“没什么,就是准备的一些零星东西。”
赵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把篮子提出来,
“李嫂子,你随便看吧,想要什么尽管说,我算你便宜点。”
李嫂子凑过来,拿起篮里的一瓶麦乳精看了一眼:
“咦!你这儿还有麦乳精啊!供销社都断货好些日子了,俺那儿子可喜欢喝麦乳精了!给我来两瓶!”
“好咧!”
赵棠利索地给她包上,
“麦乳精三块二一瓶,比供销社便宜三毛。”
“真便宜!”
李嫂子高兴地付了钱,拿起一瓶雪花膏又说,
“再给我来一瓶雪花膏,上次买的给我妈用了,她都说好用。”
“行,雪花膏一块二一瓶。”
赵棠给她包好。
李嫂子付了钱,拿着东西,笑着对赵棠说:
“赵棠,你这儿东西好又便宜,我给你宣传宣传,叫别的嫂子都来买!”
“谢谢李嫂子!”
赵棠笑着说,心里却乐开了花,有了李嫂子这个活广告,自己的生意肯定能更好卖!
送走李嫂子,赵棠麻利地把篮子搬上自行车,盖上布,骑上自行车往家属院路口赶。
她要趁着大家下班、放学的时间多卖点货。
到了路口,赵棠刚把摊子摆好,就有几个嫂子围了过来,都是李嫂子宣传来的。
“赵棠,给我来两斤奶糖,我孙子爱吃!”
“给我来一块肥皂,再给我闺女买个拨浪鼓!”
“这布料真好看,给我扯两米,给我儿子做件新衣裳!”
赵棠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收钱,一边给大家包东西,脸上一直笑眯眯的。
不到一个小时,糖果就卖出去三十多斤,拨浪鼓卖出去十个,布料也卖出了五匹,比上次的生意还要好。
赵棠心里美滋滋的,看来,自己的进货大计很成功啊!这些紧俏货,果然很走俏!
赵棠的摊位前,越来越多的人来买东西。
家属院的嫂子、附近工厂的工人,还有放学路过的娃娃,大家见她摊上的货品种类多、价格便宜、质量又好,都纷纷挑选购买。
“赵棠,给我来一瓶麦乳精!我家孩子老爱生病,给他喝点麦乳精补一补!“
一位身穿蓝色工装的嫂子挤到最前面,大声说道。
“好咧!“
赵棠麻利地给她包上麦乳精,“大妈,麦乳精三块二一瓶,您拿好!“
大妈付了钱,接过麦乳精,笑着说:
“你这卖得真便宜,供销社里三块五一瓶,还时常断货,以后买东西就来你这儿了!“
“谢谢大妈!以后常来啊!“赵棠笑着回应。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小伙子挤到前面,看见摊上的玩具,眼睛一亮:“嫂子,这小皮球怎么卖?“
“五毛钱一个,可结实了,不容易坏!“赵棠说。
小伙子拿起小皮球拍了拍,觉得弹力不错,很满意地说:“给我来两个,我侄子侄女都爱玩!“
付了钱,小伙子又拿起一瓶雪花膏,笑着说:
“嫂子,这雪花膏也给我来一瓶,我对象总说皮肤干,给她用正好。“
“好咧!一块二一瓶!“赵棠给她包好。
小伙子拿着东西,笑着说:“嫂子,你这儿货真全,价格又便宜,我以后会常来光顾的!“
赵棠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还能吸引部队的兵来买,这不正说明以后能走部队的路子吗?!
忙了一上午,赵棠的货就卖了大半。
麦乳精和雪花膏早卖完了,糖果也就剩二十多斤,玩具也差不多卖空了。
赵棠看看手里的钱,足足两百多块,比上次赚的还多!
中午,太阳越来越大,天气也越来越热,路上的人渐渐少了。
赵棠收了摊,准备回家吃点东西,下午再过来。
刚骑上自行车,就见魏昭雪从对面走过来,脸上还带着副惺惺作态的笑容:“表姐,怎么样?生意不错吧?“
赵棠懒得搭理她,骑着自行车就想走。
“表姐,你这货来路真没问题吧?别到时候赚了钱,又有人举报,那就不好了。
魏昭雪不依不饶地说道。
赵棠停下自行车,冷冷地看着她:“我的货有没有问题,就不用你费心了。倒是你,还是管好自己吧,别总想怎么害人,小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完,赵棠骑着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魏昭雪站在那里,气得浑身发抖。
回到家,赵棠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会,又去时空自助供销社进了一批货,补充了麦乳精、雪花膏、糖果和玩具,还多进了一些成衣,准备下午继续卖。
下午,赵棠刚把摊摆好,就有不少人找来了。
“赵棠,再给我来两斤水果硬糖!“
“嫂子,给我来一瓶麦乳精!“
“这成衣真好看,再给我来一件红色的!“
赵棠忙得热火朝天,心里却美滋滋的。
她知道,只要自己不坑骗顾客,保证质量、压低价格,就一定会有回头客,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了。
傍晚收摊的时候,赵棠算了一下,一天竟然赚了三百多块钱!
加上之前的积蓄,已经有九百多块钱了!
再卖几天,自己就凑够一千块钱,不仅能还清时空自助供销社的赊账,还能剩一些钱交租金,开自己的店!
赵棠骑着自行车,哼着小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她不知道,离她不远处的角落里,魏昭雪正死死盯着她,眼里满是嫉妒和怨毒,心里又开始盘算着坏主意。
约定的还款日一到,天刚蒙蒙亮,赵棠就一早起床了。
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但熨得整整齐齐的蓝布衫,将方建设写的两张欠条仔细地叠好,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又揣了纸和笔,蹬着自行车直奔国营厂。
她算得上是门儿清,这个时间点,正是工厂白班工人下班的时间,厂门口人最多,正好让大家伙看看方建设欠钱不还的嘴脸。
果不其然,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国营厂的大铁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下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