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人人有份
男人们都低下头,自知不方便搭话。
王丽珍在另一张桌子上待着小娃儿吃饭,这时候笑着走过来,多舀了一碗粥。
“宋正不愧是长孙啊,将来能长个大个子,你看看,多能吃哇。”
夏金桂悄悄把肉菜推远一些。
“三娘,俺这一碗,是舀给武武的。”王丽珍冲她一笑,洁白的牙齿晃得夏金桂心里一阵火气。
自己讨了个没意思!
“大伙儿都吃好了吧?”乔如意回来了。
“好了!娘,俺都以为今天要过年!”
老幺还在努力地夹起最后一块肉片,这时候见娘回来了,眼睛放光:“娘,你这是哪里的肉啊?咱家啥时候有酱油了?这肉太香了!”
乔如意微微一笑:“安静吃你的吧,快点儿,别耽误娘说大事儿!”
沾了荤腥的老幺幸福得头晕眼花,吃的满嘴油。
二丫早就开始收拾桌子了,这个过分贤惠懂事的女人,总是悄悄做好一切。
乔如意喝完最后一口杂粮粥,满意地擦擦嘴:“大伙儿,娘的手艺还行吧?”
“那还用说?!娘一做饭,大家都吃美了!”老幺积极地给老娘捧场。
乔如意忍不住在心里“噗嗤”一声笑出来,咋说呢,这老幺虽说好吃懒做,有时候的确不讨喜,但还是有可爱的方面的。
比方说——尽心尽力地给娘当狗腿子!
不过乔如意心里明镜似的。
这种被惯坏的小子,只不过也是看着自己老娘身上还有可以被榨取的好处,这才想办法各种献殷勤的。
“从明天开始,娘会根据大家伙儿的表现,给大家发东西。”
老大吸着一口旱烟,有些不明白,问道:“发东西?”
“对。虽然你们都同意不分家,但毕竟娘老了,你们也都长大了,娘不能一直攥住这个家不松手,也得给你们手里留点东西。”
说到这里,她看到夏金桂的眼睛唰的亮了。
“所以,娘会根据你们的表现,把一部分东西发给你们。不过嘛,”乔如意扫了一眼四周,“是要发到你们媳妇手里,老话说贤媳管家嘛。”
乔如意一个个扫视了一遍“自己的”儿子们:“我要看的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表现——每一个人!娘虽说决定把东西都给你们的媳妇管着,可是,重点在你们男人身上,都听清楚没有?”
这也能趁机敲打敲打自己不努力,啥都赖给自家媳妇儿的大老爷们。
她说完话,其他人还没反应呢,倒是老幺跳起来,委委屈屈:“娘啊,那俺咋办?俺还没媳妇.......”
一番话惹得其他人笑起来,张阿红作为大嫂忍不住调笑:“俺们家的老幺这是想媳妇了?那你得加把劲儿,好好干活儿,争取叫娘今年给你娶一个!”
“哈哈哈哈.....”
“大嫂这嘴啊....哈哈哈....”
大家笑的宋安平一张脸上,黑里发红。
乔如意“咳咳”两声,众人的笑声才停下来,她说:“老幺,你想娶媳妇,得凭借自己的本事,好好努力下地干活攒钱,不能再偷奸耍滑,把身上的恶习气改一改,自然有好人家的女孩儿跟你......否则,娘可一点儿都帮不了你!”
老幺愣在了原地。
“好了,接下来,娘就给大家先发点东西,大家伙儿最近都累了。”
乔如意从自己屋里的炕边上拖过来一个大竹筐。
“娘心里也是有一杆称,发东西不可能大家一样多,当然是谁干得多表现好,发到手的也多,明白了吗?”
夏金桂眼睛死死盯着那个竹筐,想知道老太太到底能攒下些啥好东西分给大家伙。
“除了干活,俺老婆子心里还有一杆称,那就是谁对俺有孝心,最孝顺俺,当然也能分到娘的好东西!”
说起来荒谬,子女们的孝心也要跟物资联系起来了。
看大家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乔如意也不多解释,直接掀开油布,拿出几块点心饼,一方四尺半的砖红色绒布,还有一把水果硬糖。
“阿红,这些给你。带回去跟丽珍分一分,你们这些日子的辛苦娘心里都有数!”
张阿红兴奋地接过来,她手里的这一块布,简直要把其他人都惹得犯红眼病了!乔如意当初把这两匹布裁开来,一半卖掉换成手里攒的几个钱,另一半则一直锁在自己炕头的陪嫁箱子里。
为的就是这时候——靠这些紧俏的物资来拿捏儿孙们。
亲缘是一回事,但仅仅靠着亲情可过不了一辈子!人家还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呢,其实贫贱的家族也是一样!
“阿红啊,这都是娘攒着的好料子,灯芯绒呢,你拿回家去自己好好盘算着做身衣裳。”
张阿红是个爽快人,一向也不懂得藏着掖着,高兴了就是要咧着嘴大笑,伤心了掉的眼泪瓣儿砸地听个响!
“哎!哎!娘,我这就把它拿回去,谢娘了。”
老大瞧着自己媳妇喜上眉梢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笑。
“丽珍哇,来帮娘拿着东西,咱回——咦,哪去了?”
张阿红回头找丽珍,却发现这堂屋里哪里还有丽珍的影子,娃们也不见了。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眼睛发亮,脸上忍不住艳羡的夏金桂,倒是闲闲的开口:“早带着娃们出去了……你家丽珍可能也觉得她一个小辈,在这屋不好搁脚吧。”
这话说的就讨人嫌了。
话里话外跟老大家的媳妇过不去。
可是难道当她张阿红是吃素的吗?她才不惯着这个妯娌!
“我们家丽珍就是太懂事了,又会做人又能干活,知道长辈们分东西,就自己领着娃们出去玩儿了,多么有礼数的孩子哇!”
说完凉凉地看了夏金桂一眼。
再没讲话,怀里抱着分好的东西,款款儿站在老大旁边。
脸上全是得意的笑意。
夏金贵一口气噎的没上来——她也真是嫌晦气!回回讨不到便宜!
“娘,俺跟老三能分到啥?”
乔如意有心调教她,慢腾腾从箱子里取出一块裁好的布,照样还是灯芯绒,砖红色的,瞧着喜气洋洋。
要是谁家大闺女小媳妇能在过年的时候穿上这么一身,站在雪地里……
那真是要把十里八乡都看红了眼!
这方布照旧是四尺半。多一寸也不多,少一厘也不少,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偏不倚。
接着又默默的拿出了一包硬糖,几块五仁饼,稀罕糕点的甜香瞬间在屋里蔓延开来。
不过几个大人的眼睛还是死死地盯在那块布上——大人们自然是会关注更务实的东西。
这一方四寸半的布瞅着不算特别多,可胜在料子厚实。
眼睛一瞧就知道——那一道道条绒看着油光水滑的,立马就能想到穿在身上该有多暖和,多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