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眼线传信,太子密谋
别苑书房的烛火摇曳,苏婉清传来的密信在烛光照映下,字迹显得格外刺眼。“太子与三皇子私下会面,约定秋社祭典上借‘祭祀失仪’除掉七皇子,事后再争储位”——短短几行字,却让翟君瑶和吴俊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秋社祭典是皇家重仪,父皇对礼仪向来严苛,若是真被安上‘失仪’的罪名,轻则禁足,重则废黜皇子身份。”吴俊辉指尖摩挲着密信边缘,语气凝重,“太子与三皇子联手,朝中大半势力都会偏向他们,我们硬抗绝无胜算。”
翟君瑶将密信折好,放入锦盒:“殿下别急,祭典需由礼部主持,礼部尚书周延龄曾受过我父亲的恩惠,当年父亲遭难时,他还曾暗中帮忙传递消息。而且我听说,周尚书与柳承业因科举舞弊案结过怨,对太子和三皇子的结盟本就不满,我们或许可以从他入手。”
次日一早,翟君瑶带着原身父亲留下的一幅墨宝(当年周延龄求赠的书法),登门拜访礼部尚书府。周延龄见她手持墨宝前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请她入府详谈。
“翟姑娘今日前来,想必是为秋社祭典之事?”周延龄开门见山,他久居官场,早已听闻太子与三皇子结盟的消息,也猜到吴俊辉会面临危机。
翟君瑶躬身行礼:“周大人明鉴。太子与三皇子欲在祭典上陷害七皇子,扣上‘祭祀失仪’的罪名,还望大人能出手相助。我父亲当年曾受大人关照,如今翟家有难,还请大人念在旧情,帮我们一次。”
周延龄沉默片刻,叹了口气:“翟尚书是难得的忠臣,当年他遭难,老夫未能出手相救,一直心怀愧疚。只是太子与三皇子势大,老夫虽有心帮忙,却也怕连累家族。”
“大人放心,我们不会让您白白冒险。”翟君瑶连忙道,“只要您在祭典流程上提点我们,帮我们避开陷阱,日后七皇子若能得势,定会保您家族地位稳固,还会为您洗刷当年被柳承业打压的冤屈。而且,太子与三皇子结盟本就违背祖制,您暗中阻止,也是为了朝廷安危。”
周延龄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他确实对柳承业的打压耿耿于怀,也不愿看到太子与三皇子为争储位祸乱朝纲。思索片刻后,他终是点头:“好!老夫就帮你们一次。秋社祭典流程复杂,最容易出错的是‘献爵’和‘读祝’环节,太子他们极可能在这两处动手脚。老夫会将详细的礼仪细节写给你,还会安排可靠的人在祭典上记录,若是太子他们自己失仪,也能留下证据。”
离开尚书府时,翟君瑶手中多了一本详细的祭典礼仪手册,上面用红笔标注出了需要注意的细节——献爵时酒杯需举至眉齐,读祝时需站在指定的青石砖上,连步伐的大小都有明确要求。
回到别苑,翟君瑶立刻将手册交给吴俊辉,还请来礼部的老吏,专门指导吴俊辉练习祭典礼仪。吴俊辉虽体弱,却学得格外认真,每日从清晨练到深夜,直到每个动作都标准无误。
与此同时,周延龄也按约定,安排了两名可靠的史官,提前埋伏在祭典现场的隐蔽处,准备记录太子与三皇子的言行。他还故意将祭典的开始时间提前了一刻钟,打乱了太子他们原本的计划。
秋社祭典当日,天坛下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吴俊辉身着礼服,按照礼仪手册的要求,一步步完成“迎神”“献爵”“读祝”等环节,每个动作都标准无误,挑不出丝毫错处。
太子和三皇子见状,脸色都有些难看。三皇子忍不住想在“读祝”环节故意碰撞吴俊辉,却被身边的太子拦住——他注意到了隐蔽处的史官,怕自己失仪被记录下来。
祭典结束后,皇帝对吴俊辉的“礼仪周全”赞不绝口,反而对太子和三皇子的“神色慌张”略有不满。太子和三皇子的阴谋不仅没能得逞,还引起了皇帝的怀疑,只能悻悻而归。
回到别苑,吴俊辉对着翟君瑶笑道:“这次多亏了你及时找到周尚书,还拿到了礼仪手册,否则我们恐怕真的要中了他们的圈套。”
翟君瑶也松了口气:“这只是暂时化解了危机,太子与三皇子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要继续防备。不过,这次他们的阴谋没能得逞,反而让父皇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夕阳下,两人并肩站在别苑的长廊上,望着远处的宫墙。翟君瑶知道,太子与三皇子的联手,意味着后续的挑战会更加艰难,但只要他们继续寻找盟友,做好准备,就一定能化解危机,朝着查清父亲冤案、争夺权位的目标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