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从浣衣局到皇后我靠智谋改朝换代

第30章 :祭典余威,家族转机

  别苑的银杏叶落了满地,翟君瑶捏着大理寺驳回重审的文书,指尖泛白。文书上“证据不足,驳回申诉”八个字,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距离旧案申诉期限只剩一个月,若再找不到关键证据,父亲的冤屈将永远无法昭雪。

  “柳承业虽被削职,但其门生故吏仍在大理寺任职,他们故意拖延,就是想拖过申诉期限。”吴俊辉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落叶,语气凝重,“仅凭现有的密信字迹和贪腐证据,确实不足以推翻‘通敌’的定罪。”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时,淑妃派来的宫女突然到访,带来一封密信。翟君瑶展开一看,眼中瞬间燃起希望——淑妃在信中提到,先帝临终前曾留下一道密旨,藏于乾清宫匾额之后,密旨中可能提及翟尚书的案情。当年先帝对旧案的判决本就存有疑虑,只是柳承业势力庞大,且三皇子生母贵妃在旁施压,才未能公开质疑。

  “先帝密旨!”吴俊辉接过密信,眼中闪过锐光,“这或许就是翻案的关键!只要能拿到密旨,若上面能证明翟尚书无罪,我们就能借先帝遗命,要求大理寺重审旧案,无人敢再阻拦!”

  两人立刻与淑妃约定,趁三日后皇帝前往天坛祈福、乾清宫守卫薄弱时行动。淑妃会以“为皇帝整理祈福礼服”为由,进入乾清宫,悄悄打开匾额后的暗格,再由提前埋伏的暗卫取出密旨。

  祈福当日,天刚蒙蒙亮,皇帝的仪仗便浩浩荡荡地驶向天坛。淑妃按照约定,带着两名宫女来到乾清宫,借口“礼服需熨烫平整”,将守卫挡在殿外。进入殿内后,淑妃快速走到龙椅后方,踮起脚尖,摸索着匾额边缘的机关——先帝曾告诉过她,暗格的开关在匾额左侧的雕花处。

  “咔哒”一声轻响,匾额后缓缓露出一个小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锦盒。淑妃刚要伸手去拿,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淑妃娘娘,陛下忘带玉圭,命奴婢回来取!”

  是贵妃身边的宫女!淑妃心中一紧,迅速将锦盒藏进宽大的袖中,转身对着殿外道:“玉圭在龙椅左侧的托盘上,你自己进来取吧。”

  宫女走进殿内,目光在淑妃身上扫过,似乎想看出些什么。淑妃强装镇定,亲手拿起玉圭递给她:“快送去给陛下,别耽误了祈福仪式。”

  宫女接过玉圭,又看了一眼殿内,才转身离开。淑妃松了口气,快步走到殿门后,将锦盒交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暗卫:“快把密旨送到七皇子府,一定要小心!”

  暗卫接过锦盒,悄无声息地从乾清宫的侧门离开,一路避开巡逻的侍卫,顺利将密旨送到别苑。翟君瑶和吴俊辉迫不及待地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放着一道泛黄的密旨,上面用先帝的朱笔写着:“翟文渊通敌一案,证据存疑,朕观其一生忠君爱国,恐有冤情,待时机成熟,当重审以还公道。”

  “真的是先帝的遗命!”翟君瑶捧着密旨,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道密旨,不仅证明了父亲的清白,更让她多年的坚持有了结果。

  吴俊辉也难掩激动:“有了这道密旨,我们就可以要求大理寺重审旧案!先帝遗命,无人敢违,就算柳承业的门生想阻拦,也无能为力!”

  次日朝会,吴俊辉将先帝密旨呈给皇帝。皇帝看着密旨上父亲的笔迹,又想起翟文渊生前的忠诚,心中满是愧疚,当即下令:“即刻重审翟文渊通敌一案,由大理寺卿亲自负责,务必查清真相,还翟家一个公道!”

  大理寺卿不敢怠慢,立刻调阅卷宗,传召相关人证。之前被柳承业打压的官员纷纷站出来作证,张松也在暗卫的追捕下被捕,如实招认了受柳承业指使、伪造密信的罪行。

  一个月后,大理寺正式宣判:翟文渊通敌一案系柳承业构陷,宣告无罪,恢复名誉;柳承业因“构陷忠良、意图谋逆”被判斩立决,其党羽也被一一清算;三皇子和太子因“参与构陷、意图夺嫡”,被废黜皇子身份,流放边疆。

  当平反的圣旨送到别苑时,翟君瑶穿着一身素服,对着父亲的灵位深深鞠躬。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仿佛父亲的目光在温柔注视。她知道,父亲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翟家的荣耀也得以恢复。

  吴俊辉走到她身边,轻声道:“以后,不会再有人敢欺负翟家了。”

  翟君瑶抬头,眼中满是泪光,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这场长达数年的冤案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她与吴俊辉的未来,也将在这片清明的朝堂之上,迎来新的开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