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想把工作转让给你
过了一会儿,妇人的眼皮动了动,喉咙里发出点微弱的声响,脸色从死灰般的惨白渐渐透出点血色,似乎缓和了些。
“醒了醒了!”人群里有人低呼,紧张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一些,人群渐渐散去,只留下几个好心的还在旁边守着。
妇人缓缓的睁开眼睛,睫毛颤了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凑得极近的脸。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小姑娘穿着白衬衫搭配着军绿色的裤子,衬得身姿挺拔,非常的干净利落。
阳光落在她脸上,皮肤透着健康的白皙,眉眼清亮,像璀璨漂亮的宝石,干净又温润。
妇人活了大半辈子,在大院里见多了体面人家的姑娘,却从没见过这么让人眼前一亮的。
看着她,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她一时看怔了,连喉咙里的干涩都忘了。
“阿姨,感觉好点了吗?”看到妇人醒来,秦晚星松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来一颗大白兔奶糖,拨开后喂进妇人的嘴里,“阿姨,你这是低血糖犯了,以后可得按时吃饭,口袋里再放点糖果、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奶糖的甜香在舌尖划开,妇人总算是缓过劲来,拉着秦晚星的手不放,眼里满是感激,“姑娘,多亏了你啊,刚才我都觉得自己要不行了……”
“阿姨,你别这么说,举手之劳。”秦晚星笑了笑,“阿姨要是担心,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妇人点点头,上下打量着她,越看越喜欢,“你这姑娘,心肠好,模样也好,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儿?”
“阿姨,不好意思啊,我还有事情要去处理,那我就先走了啊!”秦晚星还惦记着去找季宴礼的事,扶着妇人到路边的石阶上坐下,又叮嘱了两句,便转身朝军区大院走去。
来到哨兵面前,秦晚星掏出准备好的证明,刚要说明来意,身后突然那传来妇人的声音,“姑娘,等等!”
秦晚星回头,见妇人快步走过来,亲热地挽住她的胳膊,对哨兵笑道,“这还是我娘家侄女,特地来看我的,登记一下就行。”
哨兵看了看证明,又看了看妇人,利落地登记好访客记录,抬手敬了个礼放行。
进了大院,妇人松开手,上下打量着秦晚星,眼里满是喜欢,“小姑娘,你这是要找谁啊?”
“阿姨,我找季宴礼,我们是同学。”秦晚星答道,心里却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随手帮助的人,竟然是住在大院里的人。
“季家啊,知道知道!”妇人笑得更亲切了,伸手往左边的小道指了指,“不远,这你过去第三栋楼就是了,我带你过去,正好顺路。”
秦晚星连忙道谢,跟着妇人往左边走去,大院里绿树成荫,红砖楼整整齐齐,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香气。
“你找季宴礼有什么事情吗?”妇人边走边问,语气随意得像自家长辈。
但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这小姑娘该不会是季家那个病秧子的对象吧?
那小子有这么好的福气,能找到这么好的对象?
“嗯,有点学习上的事情想要向他请教。”秦晚星含糊道,转让工作的事情,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
妇人点点头,没再多问,只笑着说,“季家那小子是个实诚的孩子,就是身子骨弱了点。”
说话间就到了季家门外,妇人朝前方指了指,说道,“喏,那个就是季家,你直接过去吧!我就不陪你了。”
“谢谢阿姨。”秦晚星真心实意地道谢。
妇人摆了摆手,看着秦晚星朝着季家大门走去,才继续往前面走去。
秦晚星来到季家门口,深吸一口气,伸手按了按门铃。
很快,门内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男生过来开门,男生很清瘦,像一根细竹竿,又细又长,脸色带着几分不自然的苍白,像长期没怎么晒过太阳,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秦晚星的心轻轻一跳-是他!
上辈子考试的时候,她曾远远见过这个男生,虽然只瞥过一眼,却对他那股清冷又专注的气质印象深刻。
她一眼就认出,他就是自己今天要找的人-季宴礼!
季宴礼看到门口陌生的秦晚星,清秀的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带着几分疏离的疑惑,“你是?”
“你就是季宴礼吧?”秦晚星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沉稳,“你好,我是秦晚星,我今天来找你,只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
季宴礼见她神色认真,不像是来胡闹的,便开口,“进来吧!”
来到客厅,季宴礼招呼她坐下,转身去给秦晚星倒了一杯茶,另外还拿了一些零食过来,“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秦晚星接过水杯,放在面前的桌子上,随后掏出自己的证明,递给季宴礼。
季宴礼接过证明,见是证明身份的东西,十分的诧异,不明白秦晚星到底想做什么。
“季同志,我知道当年翻译司考试的时候,你考了第四名。”秦晚星迎着他疑惑的目光,语气肯定,“你的俄语和英语成绩都很出色,能力我是清楚的,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
她顿了顿,看着季宴礼微变的神色,继续说道,“所以,我想把这份工作转让给你。”
“你说什么?”季宴礼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点薄红,“你要把翻译司的工作转让给我?”
翻译司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的单位,她怎么会说让就让?
秦晚星坚定的点头,“对,我记得你家到现在还没有人下乡,按现在的政策,你很可能要下乡插队,对吗?”
季宴礼的嘴唇动了动,没否认。
他确实在为工作的事发愁,只是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饶是他的父母也没有办法再为他找来一份适合他的工作了。
而他身体不好,若是下乡,估计承受不住繁重的农活。
可外人哪会管这些,他们只盯着季家有没有按政策送孩子下乡,背后的闲言碎语早就传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