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崇拜他媳妇
镇上只有一所小学,想要上初中或者高中,还得去县城。
了解到情况的李晓月,深刻意识到在这个年代,读书究竟有多难。
其实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几乎每个人都有学上,短短几年的光景,我们发展迅速,但偏偏,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她想争取,也必须争取,她要让这里的孩子们,拥有读书的资格!
村长带着李晓月和陆知衍来到了学校,村长去跟门卫室的人交涉的时候,李晓月站在校门外观察。
这所学校共有两层,她数了数,发现还有空余的教室,这对她来说是好事,只要上面同意让她开设教师训练营,她就能马上展开相应的工作。
有村长陪同,校长亲自接待了他们。
“王校长,我们今天过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跟您商量一下。”
王校长为他们倒了茶,微笑着询问:“你们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来的吧?”
村长点了点头:“我们的确是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而来,不过……”
“我知道,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点入学,可镇上有那么多孩子,我作为校长不能厚此薄彼。”不等村长说完,王校长就唉声叹气的婉拒了他们。
“王校长。”村长赔着笑脸:“其实我们这次过来,不是为了个别孩子,而是为了整个石桥村的孩子。”
听了这话,王校长眉头紧皱:“你们不会又想筹建学校吧?”
陆知衍说过,早在他刚来到这里,就让村长申请过筹建新学校的事,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通过。
村长讪笑着点了点头:“王校长果然神机妙算啊!”
“欸,你少来。”王校长拧眉说道:“这事儿你们早就试过了,咱们这里的情况你们也很清楚,就算我再帮你们申请一次,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还是别白费劲了。”
“王校长,这次不一样!”
王校长面露不耐:“有啥不一样啊?”
李晓月起身,主动开口:“王校长您好,我是李晓月,这一次我们有了更完善的想法,还请您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王校长看向李晓月:“这位是?”
村长连忙介绍:“她是刚嫁到我们村的,读过书,有文化,有她在,筹建学校的事我们真的还想试一试。”
王校长审视着李晓月:“你会教书?”
李晓月点头:“会。”
“能教什么?语文还是数学?”
“我都能教,除了这两门课,我还会外语,历史和思想政治也没问题。”
李晓月回答的很自信,这让王校长吃惊不已:“你会外语?”
“会,英语俄语我都会。”
李晓月没吹嘘,她大学期间专门学了俄语和法语,但是她知道,法语用不着。
这个年代,英语并没有被广泛教学,只有几个省份的重点中学才有英语教学,外语课普遍默认为俄语,因为这个时代的我们与苏联交好。
“你不仅会俄语,还会英语,都已经达到可以教学的标准吗?”王校长依旧不敢相信。
李晓月肯定的回答:“当然,您可以随便考我。”
王校长激动的站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我立马联系县城的领导给你写开云(中国)信,让你去咱们市里的中学当老师,李晓月同志,我们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李晓月听了这话眼睛一亮,但面对王校长的提议,她直接拒绝了。
“王校长,我们教书育人为的是培养下一代,现在我们连让孩子们有学上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能只顾自己的前途?”
王校长十分诧异:“你不想去市里教学?”
李晓月摇了摇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她神情严肃,语重心长的感慨:“当我看到石桥村的孩子十一二岁才有资格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我想扛起这份责任,就从石桥村开始。”
“可是……可是你这样的人才……”
“王校长,我知道您是好意,我也明白市里的孩子需要我这样的老师,我去了市里,不仅自己有更好的前途,市里的孩子也许会因为我有更好的未来,但是我知道,市里的孩子不缺老师,可石桥村缺,连云镇缺!”
王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李晓月同志,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这样的觉悟,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一样愿意牺牲自己,我们何愁没有更好的未来!”
李晓月笑了笑:“这不是牺牲,而是催化,我想做那促进社会成长的基石,我想让我们的旗帜早日在更远的地方飞扬!”
陆知衍心中动容,他看着他的妻子,眼里除了欣赏,还有崇拜。
原来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他!
“好!”王校长激动到鼓掌,他满目欣赏的看着李晓月,向她承诺:“李晓月同志,且不说结果如何,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希望能帮你们促成筹建学校的最终目的。”
李晓月面露喜色:“那真是太好了,王校长,我希望尽快见到教育部门的领导,尽快开展筹建学校的工作!”
“没问题,我马上给上面的领导打电话,不管学校能不能建成,但有你这样的人才在,他们保准比你更想尽快见面。”
王校长说得没错,李晓月也在想,或许她可以利用她会外语的优势,跟上面的领导谈一谈交换条件。
想要筹建学校,少不了上面领导的支持,他们若是发话,这件事情就不那么难了。
王校长很快联系到了教育部门的领导,听说他这里有一个能教英语的老师,市里的领导也被惊动了,表示会马上安排车辆来接他们到市里碰面。
这个时候,王校长打电话给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么优秀的人才要是能在市里的学校任教,那不仅是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也会因此得到想象不到的好处!
李晓月想到她的能力会得到关注,但没想到会被如此重视,一时间,她有些不确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还能不能顺利的留在石桥村,为孩子们争取读书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