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系统进阶,夜伴研细则
晨光透过东厢房的窗棂,落在画案上的迫击炮缓冲装置图纸上。
苏砚刚伸了个懒腰,脑海里就响起系统冰冷的机械音:【检测到宿主完成“改良迫击炮缓冲装置”任务,初始任务“获取军阀信任”完成度100%,存活任务正式解除。】
紧接着,一道淡蓝色的虚拟面板凭空出现在她眼前——
【个人属性面板】
-军工技能:6级(可改良常规枪炮、设计基础军工设备)
-核物理技能:3级(需铀矿样本解锁更高等级,当前可识别基础放射性矿物)
-格斗技能:1级(掌握基础防身术,可应对普通袭击)
-贡献值:100点(可兑换基础军工材料、简易工具)
苏砚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核物理技能终于有了进展,虽然还需要铀矿样本解锁更高等级,但这已经是跨越性的突破。
没等她细想,系统又弹出新的提示:【发布主线任务:1个月内推动兵工厂完成“零件标准化生产”,任务奖励:半自动步枪设计图纸+铀矿勘探基础工具。任务失败:核物理技能等级降为2级。】
“铀矿勘探工具!”苏砚忍不住低呼出声。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她就能正式开始寻找铀矿,为后续的核技术研究打下基础。她按捺住激动,将面板收起,开始琢磨“零件标准化生产”的具体方案——国内兵工厂的零件多靠工匠手工打造,尺寸误差极大,要实现标准化,不仅要制定详细的参数细则,还得统一加工工具和检测标准。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顾晏廷穿着深灰色军装,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走进屋时,目光正好落在画案上的空白宣纸上。
苏砚赶紧收敛神色,将系统的事按之前的说法掩饰:“我在想,兵工厂的零件总靠手工做,尺寸误差太大,想制定一套标准化生产的细则,只是还没理清具体的参数标准。”
顾晏廷放下食盒,走到画案前,拿起一张废弃的零件草图,指尖划过上面歪歪扭扭的尺寸标注:“这事我早有想法,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牵头。你要是想做,我全力支持。”
他打开食盒,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豆浆和油条,“先吃饭,吃完我们一起商量。”
苏砚接过豆浆,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低头咬了口油条,含糊地说:“制定细则需要兵工厂的材料清单、现有加工工具的精度数据,还得跟赵厂长和老工匠们沟通,不然细则制定得再完美,也没法落地。”
“这些都交给我。”顾晏廷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让人下午把兵工厂的所有资料送过来,再让赵钧配合你统计工具精度。你只管专心图,撰写细则,其他的事不用操心。”
果然,当天下午,副官就推着满满一推车的资料来到东厢房。
从钢材的型号规格,到每台机床的加工精度,甚至连老工匠们惯用的量具误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苏砚看着堆成小山的资料,刚要动手整理,陆景然就拿着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走了进来。
“这是我在德国留学时,收集的兵工厂标准化生产手册,里面有详细的参数制定方法,或许能帮你。”陆景然将册子递过来,银边眼镜后的目光带着真诚,“我已经跟赵钧沟通过了,他会让老工匠们配合你的细则测试,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随时找我。”
苏砚接过册子,心里泛起暖意:“谢谢你,陆顾问。”
“跟我不用这么客气。”陆景然笑了笑,目光扫过门口,见顾晏廷正站在廊下看着这边,便识趣地说,“我还有事,先不打扰你们商量细则了。”
顾晏廷走进屋时,手里多了一把铜制卡尺:“陆顾问送的手册有用吗?”
“很有用,里面的参数标准很详细,正好能参考着制定适合咱们兵工厂的细则。”苏砚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德国的步枪枪管公差要求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咱们的工匠暂时达不到这么高的精度,或许可以先放宽到0.1毫米,等后续工具升级了再调整。”
顾晏廷凑过去,肩膀不经意间碰到苏砚的胳膊,两人同时顿了一下。
他能清晰地闻到苏砚发间淡淡的墨香,看着她专注讲解的侧脸,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他赶紧移开目光,指着手册上的加工流程:“这个热处理的步骤,咱们的工匠可能不熟悉,得安排专人培训。”
两人就着手册和资料,一点点梳理细则框架。从零件的材质标准、尺寸公差,到加工步骤、检测方法,每一项都反复讨论。
苏砚负责技术参数的合理性,顾晏廷则结合兵工厂的实际产能和工匠水平调整细节。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就暗了下来,丫鬟送来的晚饭热了三次,都凉透了。
“先吃饭吧,不然该饿坏了。”顾晏廷合上资料,将一碗热汤推到苏砚面前。他看着苏砚捧着汤碗小口喝着的模样,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柔软。
这些天,他总借着“商量军务”的名义来东厢房,看着她专注画图的样子,听着她条理清晰地分析技术问题,心里的喜欢就像藤蔓一样疯长。
可他不敢说出口。
苏砚心里装着军工改良,装着前线的士兵,若是他贸然表白,会不会让她觉得自己的心思不纯?会不会打乱她的计划?
更何况,他是手握兵权的军阀,而她是有大才的技术者,两人的身份、立场,似乎都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在想什么?汤要凉了。”苏砚抬头,正好对上顾晏廷复杂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疑惑。刚才还在讨论细则的人,怎么突然走神了?
顾晏廷赶紧回过神,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放在苏砚碗里:“没什么,在想明天让赵铁山先试点生产几个标准化零件,看看细则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他避开苏砚的目光,假装翻看资料,耳尖却悄悄泛红——刚才那一瞬间,他差点就把心里的话说出口了。
晚饭过后,两人又继续修改细则。煤油灯的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墙上,像一幅安静的画。
苏砚趴在画案上,认真标注着零件的公差范围,顾晏廷坐在一旁,帮她整理散落的资料,偶尔递过一把尺子,或是提醒她哪里的参数需要再斟酌。
“终于改得差不多了!”苏砚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抬头时才发现已经是深夜。
她看着顾晏廷眼底的红血丝,心里泛起一丝愧疚:“司令,都这么晚了,你快去休息吧,剩下的细节我明天再跟赵厂长沟通。”
顾晏廷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起身。他看着苏砚疲惫的模样,忍不住说:“往后别熬这么晚,画图再重要,也得顾着身体。要是累坏了,兵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可就没人牵头了。”
这话看似是关心任务,实则藏着他不敢说出口的牵挂。
“我知道了,谢谢司令。”苏砚的脸颊微微泛红,看着顾晏廷转身离开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个总是冷硬的军阀,总能在细节处让她感受到温暖,只是这份温暖太过特殊,让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顾晏廷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东厢房的煤油灯还亮着,苏砚的身影映在窗上,专注地整理着桌上的资料。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往书房走,喜欢一个人,原来是这样既甜蜜又纠结的事,他只能慢慢来,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