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归墟平定,法则重光的消息,如同温暖的春风,吹遍了三界的每一个角落。持续蔓延的恐慌与绝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狂喜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天庭与灵山联合发布了安天诏书,昭告三界浩劫已过,并高度肯定了“法则巡天卫”及所有参战者的功绩。卷帘与阿瑶的名字,被铭刻在凌霄殿与雷音寺最显眼的位置,受万仙朝拜,受诸佛礼敬。他们被视为拯救三界的至高英雄,声望一时无两。
然而,就在三界众生以为两位救世主将顺势登上权力巅峰,重塑天地秩序之时,他们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仙佛都愕然的决定。
凌霄宝殿,众仙云集。
卷帘与阿瑶并肩立于殿中,向玉帝与佛祖提出了辞行。
“浩劫已平,三界秩序初定,巡天卫使命已毕。吾等心愿已了,欲辞去一切职司,归隐天地,不复过问世事。”卷帘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殿内一片寂静。连玉帝与佛祖都露出了些许意外之色。
“二位功盖三界,正值鼎盛,何不留下引领众生,共筑太平?”玉帝缓缓开口,目光深邃。
阿瑶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洗净铅华的释然与洒脱:“陛下,佛祖。我等所为,非为权柄,非为虚名,只为这片天地得以存续,只为心中那份不容玷污的本真。如今劫难已消,天地自有其运转规律,众生自有其成长轨迹。我等若居高位,反成枷锁,不若放手,方得自在。”
她顿了顿,看向身旁的卷帘,眼中柔情流转,声音愈发轻柔:“更何况,我与卷帘,蹉跎太久,错过了太多。往后岁月,只愿携手云游,看遍这我们亲手守护下来的山河岁月,细水长流。”
卷帘握紧了她的手,玄黄之眸中亦是带着笑意与向往,对玉帝与佛祖颔首道:“望陛下、佛祖成全。”
玉帝与佛祖沉默良久,最终,皆是一声轻叹。
“既然去意已决,朕,便准了。”玉帝抬手,一道金光没入卷帘体内,“此乃天庭最高客卿令牌,虽无实权,却可见令牌如见朕,三界各处,皆可去得。算是对二位功绩的一点心意。”
佛祖亦宣了一声佛号,赠予一道菩提佛光,萦绕于阿瑶周身:“此光可静心凝神,助益修行。二位施主,红尘路远,善自珍重。”
“多谢陛下,多谢佛祖。”
卷帘与阿瑶躬身一礼,不再留恋,携手转身,步履从容地走出了凌霄宝殿,走出了这象征三界权力核心的所在。
他们没有回瑶池,也没有去灵山,甚至没有与任何旧识多做告别。
两人化作一道金白交融的流光,如同挣脱了所有束缚的云彩,悠然飘向那无垠的天际,消失在云海深处。
自此,三界之中,少了一位曾被打落尘埃的卷帘将军,少了一位曾母仪天下的西王母,少了一位金身罗汉,也少了一位盘古传承者。
多了一对携手云游、逍遥自在的神仙眷侣。
有人曾在东海之极,看到他们立于鲲鹏之背,笑看潮起潮落;有人曾在昆仑之巅,望见他们于雪莲丛中,对弈品茗;也有人曾在凡尘闹市,偶遇他们化身寻常夫妻,体会人间烟火……
他们不再插手三界事务,但他们的传说,却永远流传。他们象征着超越规则的力量,更象征着挣脱束缚、追寻本心的自由与爱情。
许多年后,一处无名山谷,溪水潺潺,桃花灼灼。
卷帘挽着袖子,正在溪边清理着刚钓上来的几尾银鱼。阿瑶坐在一旁的青石上,素手调琴,琴音淙淙,与溪水声相和。
夕阳的余晖将山谷染成温暖的金色,也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边。
“今晚想喝鱼汤,还是烤来吃?”他抬头,笑着问她,眉宇间是全然放松的惬意。
她停下抚琴,歪头想了想,嫣然一笑:“都要。”
他朗声大笑:“好,依你!”
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惊起几只晚归的雀鸟。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往后的岁月还很长,但他们知道,无论行至何方,身边总有彼此。
这,便是他们穿越了背叛、痛苦、生死与拯救之后,最终赢得的,最好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