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不孝子孙,你娘来收拾你们啦

不孝子孙,你娘来收拾你们啦

老马爱喝水 著

  • 古代言情

    类型
  • 2025-10-31上架
  • 24233

    连载中(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1章 徐老太重生

  温度颇高的七月,不过寅时,天际已露出微光,庄户人家,大部分这个时间已经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以避开正午时分的燥热。

  此时的村东头一户人家里,一位老妇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呆呆的盯着头顶的房梁,一动不动,若不是胸口还在有规律的起伏着,会让人误以为人已逝去。

  此时的徐三秀看着熟悉的屋顶,许久不曾回过神来。

  记忆里,老头子走了以后,靠着窗口的墙体裂开了长长的一条口子,随着年岁增长,越开越大,也越长,最后整道墙都皲裂了。

  每逢刮风下雨下雪,她就冻得厉害,但家里的钱财都是大儿媳把控着,不管她提了多少次要修补墙体,她都是嘴上答应,转头就忘。

  唔……

  这道墙体,此时还坚挺,也没有出现要裂开的任何痕迹。

  借着投射进来的晨曦,徐三秀转过头就看到一只高低柜,三只摆在箱子架上的檀木箱子,还有窗前一张酸枣木桌,上面摆放着老头最最喜爱的几本书,还有笔墨纸砚。

  眼前的一切,本来应该已经付之一炬,全都消失了的,现在又怎么完整的出现了,这是梦,还是……

  外面传来熟悉的响动,徐三秀起身下床,一步步走向门口。

  宽大的门缝外,那坐在桌边择菜的修长身影,仍是一身月白色长袍,一头青丝用她送给他的玉簪束的端正,给人的感觉,儒雅又内敛,配着他那俊朗的容颜,更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新生欢喜。

  为了避免因为出色的姿容带来麻烦,他留起了青须,一留就是十余年,整个人都显老了十岁,但,即使这样,也不影响她对他的欢喜。

  就是这样的他,一举一动,无一不吸引着她的全部心神;只是看着,就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他疼她,宠她,却走在最好的年华,给她留下了一生的遗憾,让她念了一辈子。

  刘复生听到屋子里传来响动,知道是家里老妻醒了,正准备如往常那般给她备好洗脸水,刚转身,后面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不待他转头查看情况,身子就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束缚住了,“老头子!!我找到你了啊!!我找的你好苦啊!!!”

  刘复生:……

  老妻梦魇了啊~

  被妻子猛地从后面抱紧,刘复生老脸通红。

  即使梦魇了,也不能这般失体统。

  “秀秀,这般,不妥。”他双手覆上老妻粗糙的手,想拉开,却又不知为何,内心生出浓浓的不舍,好似这样做了,就会让老妻伤心一般。

  徐三秀嚎啕大哭了一会儿,其他几间屋子里各传来响动,大儿子的抱怨声穿透墙体,“娘,大清早的,你哭啥啊?吵死了啊!!”

  “娘,你怎么了?”一道轻柔但透着焦急的女声从门口的方向传来。

  也就是这一声出现,彻底截断了徐三秀的哭嚎。

  她忘记了哭泣,僵着脖子转过身来。

  一眼看到门外急匆匆进来的大女儿,她整个人都怔住了。

  “娘?”刘荷花本来满腹的担忧,在看到母亲表情的时候,被吓住了。

  娘为什么这样看着她?悲痛欲绝的样子,看上去让人好难过。

  本就敏感的刘荷花看到这样的娘,瞬间就红了眼,“娘,你别吓我,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们……”去镇上看大夫。

  后面的话,已经被一道暖暖的怀抱冲击的四散开去,忘了怎么说。

  “我的儿啊……”徐三秀发出了失而复得的痛哭……

  刘复生:……

  刘荷花:……

  三个儿子在老母亲的哭嚎中骂骂咧咧起床了,每个人都丧着脸,脸色黑沉。

  “娘,你放着好好地晨光不去劳作,在这里哭啥啊?回头隔壁该以为咱家怎么了似的,一点不吉利。”大儿子刘春生抱怨道,看着母亲的眼睛里都是嫌恶。

  “是啊,娘,我昨晚上练字练到很晚,还没睡够呢,我明日就要去镇上的学堂了,我要好好休息个够,去了学堂,我就不能睡这般时候了。”二儿子刘高学也跟着诉说着不耐。

  三儿子看看两个哥哥,又看看抱着头痛哭的母女俩,没做声,他最小,爹娘宠他,但也很少听他的意见,所以,他就不说啥了,不过,娘的哭声比那深山里的老鸦叫还难听。

  此时的徐三秀已经哭够了,正在给女儿抹眼泪,听得这话,瞬间就火了。

  “刘春生,你今天给老娘下地除草去,不然,没饭吃!!还有你,刘高学,你那镇上的学堂,就别想着去了,老娘没钱,也不愿意费那钱!给你上学,还不如用来吃肉,最起码吃肉了,肚子里还能长点油水,给你上学,纯粹就是糟践银钱!刘小宝,你,去后山摘野菜,不摘满一篮子,你今晚上没饭吃!!从今天开始,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干活,谁不干活,谁没饭吃!!”

  三个儿子:!!!

  刘荷花和刘复生父女两面面相觑,眼瞳在剧烈震颤。

  这还是他们的娘(老妻)吗?

  吼完一席话,徐三秀便拉着刘复生回了房。

  “你坐着,今天不准抄书。”在老刘家,所有的活计是这样安排的。

  刘复生负责教书,抄书挣钱,家里的田地是徐三秀和大女儿刘荷花负责,老大在镇上的酒馆做账房,挣的钱交交给徐三秀,老二专心读书,啥也不做,老三还小,每天就是玩,也是什么都不做。

  刘复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秀才,少时不过弱冠便金榜题名,考上了秀才,但后来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就没有继续往下读,并在老母亲过世前一月,取了镇上酒楼账房的小女儿徐三秀。

  夫妻俩一个安静一个好动,也算是互补,日子称得上是琴瑟和鸣。

  刘复生被镇上的书院聘请教书,空闲的时间也会抄书换银钱,收入颇高,而徐三秀善厨,以及糕点,三不五时会被请出去做一些宴席,收入也是颇丰,这样的夫妻合体,本应该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