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夜雨噼里啪啦砸在公交站台顶棚上。
林晓蹲在长椅上,像只被淋湿的猫,裤脚湿漉漉地贴着皮肤。
“啧,这鬼天气。”她嘟囔着,揉了揉饿得有点扁的肚子。
记忆?没有。只有三个月前河里泡着的冰冷感觉,和兜里几张皱巴巴的钞票
突然,一阵能把死人吵醒的尖叫炸开。
“顾夜!是顾夜啊!”
“快!车在那边!”
不远处,人群疯狂围向一个从高级餐厅出来的高个子。保镖们艰难地维持秩序。
林晓被一个横冲直撞的粉丝结结实实撞在肩膀上。
“哎哟喂!”她脚下一滑,整个人朝着那辆显眼的黑色保姆车扑了过去,手忙脚乱地扒住了半开的车门。
“干什么的!”
“私生饭?拉开她!”
她的胳膊被狠狠攥住。也就在这时,那个被围在中心的男人——顾夜,转过了头。
口罩上方的眼睛,在接触到她面容的瞬间,瞳孔骤然紧缩,如同精准的镜头锁定目标。他抬手,一个干脆利落的手势,助理立刻松开了力道。
顾夜没有立刻说话,他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扫描仪,在她脸上停留了不到两秒,迅速捕捉了几个关键点:
她眉眼间与自己记忆深处高度重合的轮廓、她因湿冷而微微发白的嘴唇、以及她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并非恐惧而是被惹毛了的恼火。这很有趣,和他预想中任何一种反应都不同。
周围的闪光灯闪成一片。
林晓甩了甩胳膊,抬头先瞪了撞她的人一眼,然后才看向顾夜,那双眼睛在雨水中亮得惊人:
“哟,大衣不错,G家最新季高定吧?淋了雨可惜了。”
目光落到他手腕。
“表是Patek Philippe的限量款?啧,行走的豪宅啊。”
顾夜深邃的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随即转化为更深的探究。一个看似落魄的女孩,却拥有如此精准的奢侈品鉴赏力?这绝非普通便利店店员。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排除了几种可能,将“别有用心”的嫌疑等级暂时调高,但“可利用”的价值也同样显著。
他没有回应她的品评,只是透过喧嚣,声音清晰地穿透雨幕,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三秒内上车,或者留下面对他们。”他侧身,精准地为她让出了车门空间,动作优雅而高效,仿佛计算过每一个角度。
他没有请求,而是给出了一个最优选项,并将选择权看似交给了她,实则限定了结果。
林晓看了一眼身后汹涌的人潮,撇撇嘴。
“成吧。”
她利落地钻了进去,“反正我也错过末班车了,搭个顺风车不介意吧?”语气自然得像是预约好的专车。
车门关上,隔绝喧嚣。
顾夜上车,摘下口罩帽子,露出那张无可挑剔的脸。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从容地拿起一条干燥的软毛巾,递给她,动作自然,仿佛只是绅士之举。
当林晓接过时,他修长的手指无意间(或许是有意)轻轻拂过她冰冷的手背——
他在测试她的皮肤温度,确认她真实的生理状态,而非仅仅相信她表现出来的“狼狈”。
“名字。”
他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林晓。双木林,日尧晓。”
“职业。”
“方圆五百米内最靓的便利店收银小妹。”她补充,“兼补货员,兼偶尔的‘镇店太妹’。”
顾夜极淡地牵了下唇角,不是笑容,更像是对她这种自我描述方式的评估。
“很好的掩护。”他语气平淡,却像投下了一颗石子。他在暗示,他并不完全相信她的说辞。
林晓挑眉:“掩护什么?”
“比如,你对G家当季设计和Patek Philippe编号的‘业余爱好’。”他轻描淡写地反击,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剥开她所有的伪装。
林晓噎了一下,没料到他会在这里等着。
“住址。”他继续,不容她思考。
她报出那个地址。
顾夜听完,甚至没有蹙眉,只是拿起手机,指尖快速滑动了几下,屏幕上似乎闪过那个区域的卫星地图和简要信息。
他抬眼,目光平静无波:
“金龙小区三期,七号楼,顶楼加盖的群租房,房东姓李,以克扣押金闻名。”
林晓这次真的愣住了:“……你查户口啊?”
“只是确认交易对象的基本信息,评估潜在风险。”他放下手机,语气像在做一个商业简报,“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交易了。”
车子驶入顶级公寓的地下车库。顾夜下车,没有说“跟上”,而是径直走向电梯,但他刻意放缓了半步,确保她必须跟上来,同时用身体姿态无形中引导着她的路径。
电梯里,光可鉴人的金属面板映出两人身影。
顾夜通过镜面反射观察着她:
她虽然故作轻松,但进入陌生封闭环境时,肩膀有瞬间的紧绷;她打量环境的眼神好奇,但瞳孔没有剧烈收缩,说明她并非完全没见过世面。
这些细节,都在不断丰富着他脑海中对她的“人物画像”。
顶层,极致简约的大平层。
顾夜脱下大衣,精准地抛向不远处的衣架,动作流畅。“坐。”他指向沙发,是命令,也是邀请。
林晓坐下,环顾四周:“沙发也不错,就是颜色太‘性冷淡’了。”
“色彩会影响情绪和判断,不必要的干扰。”他走到吧台,倒了两杯水,一杯放在她面前,杯柄精确地朝向她的右手方向。“扮演我的女朋友。”他开门见山,没有丝毫迂回。
林晓刚喝进去的水差点喷出来。
“为期一年,五百万。”他预判了她的反应,在她开口前报出条件,“你需要模仿一个人。这是预付资料。”
他将那份厚重的文件夹推到她面前,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在她最震惊、好奇心最盛的时候,给出了“答案”。
他完全掌控着谈话的节奏和走向。
林晓翻看着沈清雨的资料,嘴里没停:“走路要外八字十五度?微笑露牙不能超过六颗?你们有钱人谈个恋爱都跟搞科研似的吗?”
“效率至上。”顾夜走到她面前,俯身,这次没有用手指,而是用目光锁住她:
“你的观察力很强,模仿力应该不差。这是你被选中的核心价值。”他直接点明她的“优势”,既是肯定,也是将她置于他的评估体系之下。
“为什么是我?”她抬头,直视他。
“概率、稀缺性,以及……”他微微停顿,目光在她脸上那道几乎看不见的、可能是摔倒时擦伤的红痕上掠过,“……不可替代的即时性。”
他暗示,此刻,只有她能解他的围,也只有他,能提供她急需的东西。
他拿出合同和笔,放在文件夹上。
“条款清晰,报酬明确。你有三分钟时间考虑。”他抬手,看了一眼那块价值不菲的表:
“或者,你可以选择现在离开,回到你那个‘隔音效果约等于无’的群租房。”
他给出了选择,但每一个选项,都经过他精心的计算,导向他想要的结果。
林晓看着他那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那股蠢萌的拽劲又上来了。她拿起笔,唰唰写下名字。
“老板,合作愉快!”她把笔一丢,扬起下巴,“不过事先声明,我这个人,原创度比较高,模仿坏了可不包退换啊!”
顾夜看着她签下的名字,收起合同。听到她的话,他深邃的眼底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笑意,像是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微石。
“没关系。”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从容,“我有最好的‘校准’系统。”
窗外,雨停了。城市霓虹在他身后铺开,如同他掌控下的庞大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