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楼影下的光

第3章 烟火成团

楼影下的光 作家绿叶 3305 2025-11-06 17:22:04

  秋老虎赖在天上不肯走,正午的柏油路被晒得发软,蒸腾起的热浪裹得人喘不过气。阿芹骑着电动车拐进小区时,裤腿早被汗水浸得发黏,贴在皮肤上又闷又痒。小卖部的凉棚下,王芳正抱着孩子喂奶,见她来,忙腾出一只手朝她挥了挥,声音带着点哄孩子的轻柔:“芹姐,今天张婶进的葡萄特别甜,我给你留了一串,冰在冰箱里呢。”

  阿芹把电动车支在树荫下,抹了把额角滚下来的汗珠,从保温箱侧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面被磨得发亮,里面密密麻麻记着跑单时邻里随口提的话。“先不急着吃,跟你说个正经事。”她蹲下身,指尖点着本子上的字迹,“这几天送单,好几个阿姨跟我念叨,说年纪大了买菜不方便,超市的菜又贵,要是咱们能帮着团购,她们肯定愿意来。”

  王芳怀里的孩子正咂着奶,小手无意识地攥着她的衣角。她愣了愣,眼里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慢慢亮了起来,像被风吹燃的火星:“可咱们哪儿懂这个啊?我以前从没做过生意。”

  “不难,咱们摸着石头过河。”阿芹笑了笑,声音透着股笃定,“我跑单的时候顺便统计大家要啥,每天晚上报给批发市场的老王——就是上次给餐馆送菜的那个,他说知道咱们是帮邻里办事,给的价格比批发价还能低一成。你在小卖部守着,白天大家来取菜,正好也能给张婶的店带点人气。”

  话音刚落,张婶就掀着门帘从店里走了出来,手里摇着把蒲扇,扇出来的风都带着点热意。“这主意好!”她往凉棚下一站,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我这小卖部每天人来人往的,正好当取货点。王芳你要是忙不过来,我下午没事也能帮着看会儿,反正我一个人在店里也闲得慌。”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阿芹跑单时特意揣了个小喇叭,在小区里慢悠悠地喊了两圈:“邻里们注意啦,咱们小区要搞蔬菜团购啦,新鲜又便宜,有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登记!”没想到响应的人不少,三楼的李阿姨第一个颠颠地找过来,手里攥着个布袋子:“阿芹啊,给我留五斤土豆两斤西红柿,家里正好快吃完了。”隔壁单元的上班族小周也特意追出来加了她微信,笑着说:“以后每天给我订一份新鲜蔬菜,下班直接来取,省得我再绕去超市了。”

  第一天统计下来,竟有二十多户人家报了名。傍晚跑完最后一单,阿芹骑着电动车直奔批发市场。老王听说她是帮邻里团购,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都是街坊邻居,我肯定给你最实在的价。”说着,给她的蔬菜每斤都少算了几毛钱,还额外送了一把鲜嫩的香菜。

  晚上八点多,小卖部的后屋里还亮着灯。阿芹和王芳正蹲在地上分拣蔬菜,灯光下,绿油油的青菜、红通通的西红柿、胖乎乎的土豆摆了一地,新鲜得能掐出水来。王芳的孩子躺在旁边的婴儿车里,嘴里含着奶嘴,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们,安静得不像话。

  “芹姐,你看这菜多新鲜,比超市便宜一半还多。”王芳拿起一把生菜,叶子上的水珠顺着指尖往下滴,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今天光蔬菜团购就赚了五十多块,加上我在小卖部的工资,够给我妈买两天药了。”

  阿芹擦了擦手上的水,直起腰来捶了捶腿,眼里闪着光:“等以后人多了,咱们还能团水果、团鸡蛋,甚至团米面油。只要大家信得过咱们,好好干,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可麻烦很快就来了。有天早上刚开门,李阿姨就拿着一把发黄的青菜找了过来,语气有点急:“阿芹啊,你看这菜,昨天刚买的怎么就黄了?是不是放了好几天的陈菜啊?”

  阿芹心里一紧,连忙接过青菜看了看,又赶紧去后屋检查剩下的菜。原来昨天晚上分拣时没注意,有几捆青菜被压在了最下面,闷得有点发黄。她心里又愧疚又着急,当即从兜里掏出钱递给李阿姨:“阿姨,实在对不起,是我们没检查仔细。这是您的菜钱,我退给您,今天再给您换一把新鲜的,额外送您一把小葱,您别嫌少。”

  李阿姨愣了愣,看着阿芹诚恳的样子,随即摆摆手笑了:“算了算了,做生意难免有疏忽。你们这么实在,还主动退钱,以后我还在这儿买。”

  这事过后,阿芹特意去超市买了几个透气的菜筐,每天分拣完蔬菜,都要仔细检查一遍,还在团购微信群里跟大家说:“以后大家拿到菜要是不满意,不管是不新鲜还是分量不够,随时找我,我肯定给大家解决好,绝不让大家吃亏。”

  渐渐地,团购的人越来越多,从二十多户涨到了五十多户,甚至还有隔壁小区的居民特意加微信来订菜。阿芹忙不过来,就想起了小区里的张阿姨。张阿姨六十多岁,老伴走得早,唯一的儿子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次,她一个人守着间小出租屋,平时靠捡点废品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阿芹找到张阿姨时,她正蹲在垃圾桶旁翻找塑料瓶。“张阿姨,我们团购点缺个人帮忙,每天就是分拣分拣蔬菜、给居民拿拿货,一个月给您开八百块工资,您看行吗?”

  张阿姨手里的麻袋“啪”地掉在地上,眼里满是不敢相信:“真……真的吗?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帮不上什么忙啊。”

  “您手脚麻利,人又实在,我们正需要您这样的。”阿芹笑着说。张阿姨当场就答应了,激动得抹了抹眼角的泪:“谢谢你啊阿芹,这下我终于不用再捡废品了。”

  张阿姨来帮忙后,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活动室,把蔬菜整理得整整齐齐,还主动提出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货上门。有回给住在顶楼的孤寡老人送菜,她爬楼梯时不小心崴了脚,却还是笑着说:“没事没事,歇会儿就好,别耽误了老人吃菜。”

  可日子一长,阿芹和王芳之间却渐渐有了隔阂。那天晚上分拣蔬菜时,王芳看着账本,忽然小声说:“芹姐,咱们团购的利润越来越多了,是不是该给我涨点工资啊?我现在又要守小卖部,又要帮忙分拣蔬菜,比以前忙多了。”

  阿芹愣了愣,心里有点不舒服:“王芳,咱们这团购刚起步,好多地方都要花钱,涨工资的事能不能再等等?再说,张阿姨年纪大了,每天送货上门多辛苦,她的工资都没涨呢。”

  “可我不一样啊,我家里还有孩子和生病的妈妈要养。”王芳的声音也提高了些,“我每天从早忙到晚,比张阿姨累多了,工资怎么能一样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面红耳赤。张阿姨在旁边劝了半天,也没劝住。最后王芳气冲冲地抱着孩子走了,留下阿芹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活动室里,心里又委屈又难受。

  第二天早上,阿芹早早地来到活动室,却看见张阿姨已经在分拣蔬菜了。“张阿姨,您怎么来了这么早?”阿芹的声音有点沙哑。

  “我看你昨天心情不好,就早点过来帮帮你。”张阿姨叹了口气,“王芳这孩子也不容易,家里负担重,你多担待点。咱们都是苦过来的人,互相体谅体谅就好了。”

  阿芹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这时,王芳抱着孩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点愧疚:“芹姐,昨天是我不对,我不该跟你吵架。”

  阿芹看着王芳,忽然笑了:“没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咱们都是为了把团购做好,以后有话好好说。”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瞬间烟消云散。张阿姨在旁边看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天晚上,阿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进门就被男人叫住了。他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张纸,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今天社区主任来找我了,说咱们的团购帮了不少老人,解决了大家买菜难的问题,社区想给咱们提供一个开云在线登陆入口的场地,让咱们把团购做得更大。”

  阿芹接过纸,上面写着社区提供的场地地址——就在小区中心的活动室,宽敞又明亮。她看着纸上的字,忽然觉得眼眶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从一个人顶着风雨跑外卖,到带着王芳、张阿姨一起做团购,再到得到社区的支持,原来这日子真的会一点点好起来,像初春的嫩芽,在不经意间就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模样。

  第二天一早,阿芹、王芳和张阿姨就把团购点搬到了社区活动室。张婶特意给她们送了块亲手写的木牌,上面“邻里烟火团”五个字苍劲有力;李阿姨带着几个老人帮忙打扫卫生,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小周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她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团购小程序,下单、付款都方便多了。

  阳光透过活动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整齐的菜筐上,也落在三个女人笑盈盈的脸上。王芳抱着孩子,张阿姨擦着货架,阿芹整理着订单,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清香和温馨的气息。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一阵三轮车的响声。大家抬头一看,是李哥推着一辆装满水果的三轮车走了过来。他的腿好了些,虽然走路还不太利索,但脸上已经有了笑容:“芹姐,王芳,张阿姨,我从批发市场进了些苹果和橘子,咱们一起团!”

  阿芹看着三轮车里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小太阳,忽然觉得,这楼影下的光,已经聚成了一团小小的火焰,温暖着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而这团火焰,还会继续燃烧下去,照亮更多人的路。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