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跟踪许兵
这两日里许兰芝特别留意了蒋春兰屋里的动静。
许兵自从那天揣着大团结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估摸着正窝在什么地方赌钱。
许兰芝凭借着的记忆去往城东头。
她记得书中有提到过许兵赌钱的地方,是在城东头芝麻巷的老赵茶馆里面。
到了芝麻巷,许兰芝远远地观察着茶馆里面的人,终于在二楼的角落里找到了许兵的身影。
许兵的发型是时下最流行的三七分,再加上遗传了蒋春兰的自然卷,放在人群里十分打眼。
因此,即便他背对着许兰芝,还是一眼就被认了出来。
许兰芝拢了拢身上的旧碎花袄子,从布口袋里取出一块头巾包住半边脸,又将自己那显眼的麻花辫盘起来,才进了茶馆。
在一楼找了对应的位置坐下,要了一碟炕花生和一壶最便宜的清茶。
茶馆是老式的二层小木楼,老木板楼没有任何隔音,楼上的谈话声夹杂着脚步踩在木板上的嘎吱声一起传入许兰芝的耳朵,
许兵的心情极好,朋友教他的技术很厉害。
从坐下来到现在,不过一个半小时就已经赢了二十块钱,这要是全部学会,自己岂不是每天都能进账一百块。
二八大杠也才一百七十块一辆,自己能每天进账一百块,不出两天就能买下一辆自行车,不出半个月就能买上有钱人家才有的稀罕物件。
一想到挣大钱,许兵哪里还有继续打牌的心思,不顾同桌牌友的谩骂,掏了茶钱神清气爽地出了茶馆。
许兰芝前后脚出了茶馆,远远的坠在身后许兵身后。
城东头都是久远的民房,街道两边都是民居的屋檐,屋檐下晾着各家的衣服床单。
两人在城东头绕来绕去,七拐八拐以后终于在三里巷的一家民房前停下。
许兵进屋后,许兰芝来到民房前记下门牌号后转身离开。
想要凭借着许兵的事达到分户的目的并不容易。
按照书中的所说,许兵拜了一位千术了得的师傅,在道上有些名气。
凭借着学来的千术在牌局上赢了不少钱,成功的挣到了第一桶金,后来趁着政策的东风创下了不小的家业。
日暮西沉,许兰芝回到家属院。
蒋春兰家的大门大敞开,隔帘后面隐约传来交谈声。
是许晴回来了,屋里来了个陌生男人。
瞧见许兰芝从外头进来,许晴撩开隔帘探出个头:“姐,吃了吗?没吃过来一起吃吧。”
许晴会那么好心的请自己吃饭?
许兰芝可不觉得,问题恐怕是出在今天的客人身上。
见许兰芝迟迟没有搭话,许晴眸光微闪,笑道:“过来一起吃吧,今天做了红烧肉。”
“是啊,兰芝来一起吃吧,前几天是妈不对,你别往心里去。”蒋春兰的声音夹杂着炒菜声从厨房里传出来。
许兰芝虽然早就自己一个人住了,但屋子是单间,没有厨房,平时做饭都是用的铁皮炉子,水用的是家属院里面的公用水管,十分不方便。
“不用了,在食堂吃过了。”
栓了条围裙的蒋春兰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许晴身边:“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节约一点,以后嫁人了怎么操持家里。”
今天的蒋春兰一家太过反常,对她的态度太和善了!
许兰芝不想和这对母女打哑谜:“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操心!”
“这是咋了,别光站门口聊,进来坐着吃饭了,饭菜都冷了。”屋里传来男人得到声音,紧接着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撩开门帘朝许兰芝望过来:“这就是晴晴的姐姐兰芝吧?”
男人四十多岁,有些谢顶,前额三两撮头发完全遮盖不了头皮。
蒋春兰笑着应道:“这就是兰芝。”
又对着许兰芝道:“这是锅炉厂的李大山,现在单身。”
许兰芝心中冷笑,不露声色揶揄道:“这么快就想改嫁啦?”
蒋春兰虽然已经四十出头了,但身材丰腴,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多岁。
老公死了一年,有了改嫁的心思也在所难免。
蒋春兰听了许兰芝的话立马反驳道:“这是哪里话,你爸才走了一年,我哪能改嫁。”
接着又道:“这是给你介绍的对象,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嫁人了。”
在小说里,许兰芝因为盗窃被送去劳动教养,所以没有介绍结婚对象这件事,李大山原本也是蒋春兰的再婚对象,如今却产生了偏差。
许兰芝一时不知道蒋春兰在搞什么幺蛾子,但是将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说给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怎么看都不安好心。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口水是真的会淹死人。
许兰芝压着心里的火气:“我倒觉得和许晴最般配,郎才女貌,你们关系又熟悉,也算是知根知底。”
许晴见话题转向自己,立马道:“姐姐都没结婚,怎么也轮不到我。”
许晴说完撇了一眼李大山,眼里的要厌恶一闪而逝,虽然李大山一个月挣三十多块,父母也有工作单位,条件还算不错,但是已经四十了,再看这个脑满肠肥的样子,怕是那事都不能尽兴。
许兰芝没有错过许晴眼里的那一丝厌恶,对于蒋春兰做媒这件事也没放在心上,只要自己不同意,这件事就成不了。
许兰芝没有继续搭话,转身回屋,反锁了门。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户口分开,没有户口本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现在只能等!
等到许兵越来越上头,只有他赚够了足够的金额,许兰芝才能拿到分户的谈判条件。
眼看着就要开春了。
许兵自上次走后,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再出现。
这天傍晚,许兰芝下工回家,刚把铁皮炉子从屋里拖出来,准备生火烧水煮面条。
就看见许兵骑着二八大杠,车座后面驮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站在屋门口:“妈,快出来帮我搭把手。”
蒋春兰正在厨房做饭,听见是许兵的声音,丢下锅铲关了火就的往外跑。
以前她这个儿子虽然也三天两头不回家,但是总归一周会回来两次。
这次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归家,蒋春兰担心出事,前前后后问了好些人,都没有结果。
原本盘算着再找不到人就报警,没成想到今天人就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