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遇李大山
许兰芝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李大山。
一想到蒋春兰想将眼前这人介绍自己,心里就无比膈应,连带着说话的语气也不太好:“有事吗?”
见许兰芝脸色不太好,李大山连忙解释:“别误会,别误会!”
又道:“上次的事你别往心里去,都是误会。我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哪儿能祸害你一个大姑娘,你说是不是?”
听了这话,许兰芝给了李大山一个正眼,说话的语气也好上些许:“那你拦着我做什么,天都快黑了,我得回去了!”
“嘿嘿”李大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个...我听说兵子出事了,你妈急要钱,我刚从银行取得,你帮我带给她。”
李大山说完打开他背着的军绿色挎包,从包里摸出一个抽绳布口袋,解开绳子取出两卷大团结。
“这里是两百块,帮我交给春兰。”
许兰芝看了看李大山,又看了看他手里的大团结,这老小子不会看上蒋春兰了吧?
不过也情有可原,蒋春兰正值韵味最足的时候,怎么看都比她们这些刚成年不久的黄毛丫头强。
许兰芝看着走远的李大山,若有所思:李大山看上了蒋春兰,本以为已经改变的剧情又回到了原点,但自己确确实实没有被陷害成功,保住了工作,也分了户。
不再去想,将两百块钱揣进衣服内包回家。
虽然已经开春了,但是天依旧黑的比较早,还不到六点,就已经有人亮起了灯。
厂区位置比较偏僻,路上行人很少。
“来人啊,有人抢包了!”
听见有人抢包,许兰芝犹豫了一瞬,想跑,但瞧着对方只有一个人,又壮着胆子迎了上去:“来人啊,有人抢东西了!快来人啊!”
歹徒看见来了人,情急之下掏出匕首朝着对方挥了两刀,见对方依旧死拽着包不撒手,只得丢下包逃走了。
看到歹徒摸出匕首的时候,许兰芝也吓了一跳,虽然厂区偏僻,但怎么说也在城区,天还没黑居然就有人敢持刀抢劫。
许兰芝后怕的拍了拍胸口,连忙上前把人从地上扶起来。
刚才离得的远,瞧着是两个人影拉扯,走近了才看清对方是一名年过半百的时髦妇人。
对方不但打扮时髦,手提包也是百货大楼里最时新的款式,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许兰芝无奈的叹气,夜黑风高,打扮时髦,一看就很有钱,这不就是告诉别人快来抢我吗?
“这位大姐,没事吧?有受伤吗?”
听到许兰芝说话,对方才从刚才的惊惧中反应过来,然后捂着自己的手臂大哭:“哎哟,我的手,好痛,痛死我了。”
天色已经看不清了,许兰芝用手摸了摸对方的手臂,摸起来湿漉漉的,应该是被划伤了。
“别哭了,你受伤了,我送你去卫生院吧!”
大姐勉强的止住哭声:“谢谢你啊,小姑娘,我刚在这里没两天,对这里不熟悉,麻烦你了。”
本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许兰芝将人送到卫生院,忙前忙后的帮忙办理了住院手续。
大姐名叫冯玉梅,上海人,这次是过来工作的,具体什么工作对方没说,许兰芝也懒得打听,萍水相逢,以后能不能再见都得看缘分。
安置好大姐以后时间已经不早了,许兰芝赶紧往回赶。
虽然自己已经在这一亩三分地混熟悉了,但是走起夜路来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一路无事的回到家属院,蒋春兰屋里亮着灯,这才想起来下午李大山拜托自己的事情。
“咚!咚!咚!”
许兰芝来到蒋春兰门外敲了门,里头传来蒋春兰不耐烦的声音:“谁啊,大晚上,敲敲敲!”
房门从里面打开:“怎么是你?先前已经说好了,钱不是借的,我也不可能还给你!”
“瞧你这小家子气,我爸当初怎么就看上你了。”许兰芝呛了一句,把衣服内包里的钱摸出来递给蒋春兰。
蒋春兰看着递过来的两卷大团结:“你会这么好心?”
许兰芝轻嗤:“我当然没有那么好心,别人有啊!”
接过钱,蒋春兰狐疑问道:“是谁?”
“还能是谁,李大山让我转交给你的,人家呀是看上你了。”
许兰芝说完转身回了屋,今天忙活了一天没有休息,明天还要早起上工。
第二天一早,许兰芝把钱还给刘冬梅。
刘冬梅没想到这么快就还钱:“这么快就还我了?”
许兰芝笑道:“对啊,怕你要用钱,所以我手里有点钱就先还给你。”
刘冬梅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既然你还我了,我就收着,以后要是急用钱,你又找我。”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就正式开工了。
前几天厂里开会讲了新的工资制度,从这个月开始工资的计算方式变了,除了计时工资,还增加了几件工资,也就是以后干的越多收入越多。
新的工资制度出来以后,上班闲聊的人也少了,这点让许兰芝很难受。
以前上工的时候还能听听大姑娘小媳妇儿闲聊,听听别人的家长里短,一天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自从计件开始,闲聊的人明显减少了。
许兰芝一边埋头检查棉花,一边想着以后的规划。
她想要存下一笔钱,至少需要两千块,可是按自己现在的工资计算一年也才三百八十块钱,这个工资比很多人都高,但除了吃喝拉撒,一年能存下一百五十块都要勒紧裤腰带。
而现在限制颇多,想要做生意挣钱小钱也不容易,看来还是得尽快转为正式工人,这样一年下来能多存一些钱。
正想着,突然有人小声说:“你们听说了没?”
说话的人是厂里生产组长的媳妇儿李莲花,平时有个风吹草动她都会先得到消息,就像上次工资的事情一样,也是她先透露给大家的知道的。
众人手里的工作没有停下,耳朵都竖着等她继续说。
“听我家那口子说,厂里要搞什么革新,从外面请来一个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