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秋天,黎叔走了。
叶雨楼拒绝了镇上先生的要求,没有提前参加文试。
阵阵微风吹过,枫桥镇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文试揭榜后,枫桥镇依然像往年一样没有收到王城传来的喜报。闲下来的时候,大家都围坐在书馆先生那里,听他说些远方的故事。不过这一年,先生很少讲远方,却总是说起叶家那个叫小楼的孩子。
先生说“今年依然没有喜报,是因为小楼没有去,那个孩子,他可以的!”
枫桥镇上的人都表示相信,叶家那个孩子很懂事,他一定能考中的,枫桥镇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王城的高头大马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睡不着的夜晚,叶雨楼经常独自在书阁发呆,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有一颗是黎叔吗?黎叔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却匆匆地走了,他望着夜色笼罩下的枫桥镇,充满了迷茫。
天上的明月升了又落,温柔的河水宁静的流向远方,镇子上的时光过的飞快,转眼又是一年光景。秋风吹过的时候,参加文试的读书人结伴回来了,叶雨楼也回来了,大家又一次围坐在书馆先生那里,他却只顾喝着酒,笑眯眯个不停。
这一年,叶雨楼十七岁,第一次参加文试。
……
荒草丛生的官道上,蓦地传来一连串“哒哒哒”的马蹄声,蹄声甚急!
只见两骑一前一后疾驰而来,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上之人皆头戴官帽,身着黑红相间华服,腰间悬着一把制式短刀。马行的甚急,那二人弓身立于马背上,看那方向,正是去往枫桥镇。
距文试结束快一个月了,按照惯例,半月前发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枫桥镇的喜报就在近日。书馆先生这几日一直在等候,他对叶雨楼充满信心,如果叶雨楼都不能中榜,那才真叫意外了,只是能考到第几名,他也是没底的。
这一日,书馆先生正踱步在书架间订对书目,忽听得门外马蹄声传来,紧接着便听到两声马儿的长嘶!
“李先生可在?王城喜报,速速来接!”一道洪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终于来了吗?书馆先生赶忙向门外走去,边走边整理着衣领,这几日他每日都身着朝服,等的就是这一刻。
方行至门口,便见得院子里站立着两个人,正是先前官道上的那二位。靠前一人他熟识,乃是县里负责枫桥镇一带安危的武都头,靠后一人服饰与武都头极似,面孔却是陌生,想来应该是王城的人。
“见过武都头,李良有礼了!”他双手作揖,微微颔首道。
武都头却是快步上前,扶住了他的双手,没有全受这一礼。嘴里急道:“先生多礼了,王城传来文试喜报,枫桥镇的,这位是王城来使,我只是代为引见”。说着退后一步,让出身来。
只见那位使者朝李良拱手行了一礼,开口道:“见过先生,文试喜报,枫桥镇叶雨楼,还要劳烦先生引路”!
李良赶忙还了一礼,笑呵呵的说道:“应该的,应该的,他家不远,二位请随我来”。一行三人出了小院,往叶雨楼家的方向走去。
镇子上忽然来了两匹高头大马,看样子是官府的人,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多人,纷纷不停的议论着。
“好漂亮的大马呀!”
“这不是武都头吗?李先生也和他们一起,难道是文试喜报?李先生说的可真准那!”
“……”
李良走在最前面,却是顾不得多说话,急急的往前走着,不一会便到了叶雨楼家的小院前。
“小楼!小楼快开门,王城的喜报来了,你高中了,你高中了!快下来迎接!”李良高声喊道!
叶雨楼正在书阁写字,听得李良的声音传来,心中顿时一喜!“喜报来了!”虽然他早有准备,可是在听到确切消息的时候却还是欣喜非常,只是不知道会是多少名呢?第一名和第五十名的差距可还是很大的。叶雨楼赶紧跑下了书阁。
家门口聚集了闻声赶来的乡亲们,李先生和两个身着官服的人站在最前面,叶雨楼赶忙走过去。看到叶雨楼下来了,李良转身恭敬的朝使者说道:“这位便是叶雨楼”。
使者上前一步,“你是叶雨楼?”
“是。”叶雨楼恭敬的说道。
使者伸手解下腰间的一个圆柱形盒子,打开之后,从里面取出一卷轴,郑重的用双手展开,深吸一口气,朗声喊道。
“宁安县枫桥镇叶雨楼,隆庆七年国试,位列三甲,探花及第!”
说完羡慕地看了叶雨楼一眼,又是朗声道:“叶雨楼接报!”
听得这一声“探花及第”!叶雨楼顿时喜不自禁,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赶忙上前去,双手接住报文,应声道:“叶雨楼叩谢王恩”!
前方叶雨楼是接住了报文,但使者的这一声喊的中气十足,后方的众人也听得清清楚楚!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李良,乡亲们虽然听不懂什么是“位列三甲,探花及第”,但是他们却是知道这次他们枫桥镇是真的等来喜报了!没听得开头那句“宁安县枫桥镇叶雨楼”么!正儿八经的王城喜报!小楼这孩子可真是争气呀!第一次参加会试就考取了功名!不等有人招呼,早有机灵点儿的跑去寻找叶雨楼的父母了,这么大的事,赶着报喜肯定是能讨个好啊。
叶雨楼接住报文后,那使者退后一步,朝叶雨楼拱手道:“恭喜叶公子探花及第,卑职先头送来报文,大人随后就到,请叶公子稍作等候,卑职且去迎接大人”!
叶雨楼了然,如果考取的是普通名次,县丞虽然也会来道贺,却不会来的这么快,但是这次他位列三甲,是要进京接受王上觐见的,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从自己的属地出去的读书人,县丞自然是要好生对待!
对待文试及第的考生,一般会有两封报文,一封由翰林院发布,直接送达考生,称为喜报。另一封则是由户部发布,送达当地县丞,安排考生后续事宜。两封报文由同一名使者携带,所以县丞得到消息是要比考生早的,此刻正在路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劳费心了”,叶雨楼恭敬的说道。
“卑职告辞!,叶公子不必多礼。”说完便转身朝门外走去。
王都头一看,连忙拉了李良一把,“先生,我要随使者同去,你且在这里安置一番,县丞大人马上就到,这里便交给你了。”
李良应道:“都头请放心。”
两位使者走远之后,众人一下子围了过来,纷纷夸叶雨楼有出息,也都想看看这正儿八经的报文。李良见状急忙喊道:“大家别都在这里,县丞大人一会就到,快去寻小楼父母回来,其他人快帮着准备一下”!
“二娃已经去找了,我看大家先搭把手收拾下院子吧”!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喊道。
“好嘞~好嘞~”众人又是一阵哄闹!
李良又转过身对叶雨楼叮嘱道:“小楼,你且先去书阁整理下,我去书馆取点物事,待会少不得要打点一番的。”说完赶忙转身急匆匆的离去。
……
书阁中,叶雨楼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素色学服,头发以竹簪束起,剑眉星目,鬓若刀裁,少年人的英姿毕现!此刻他正端坐在案前,认真端详着手中的一枚剑形玉佩,久久没有抬头。
石林读书之后,此番及第,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只不过能高中探花,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不过想起黎叔的临终嘱托,这一步却只能算是开始。
叶雨楼揉了头额头,暂且不再去想,起身下了书阁,他已经听到远方传来的车马声,想必是县丞大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