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千年新娘之敦煌奇遇

第三章 巧夺天工

千年新娘之敦煌奇遇 三生无穷 2241 2009-03-10 20:52:16

    到了兰州我们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坐火车来到了敦煌。当晚又在敦煌宾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坐上公交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莫高窟。

  我们一行数人由一位讲解员带领着,各拿着手电筒,她挑选10个窟带我们参观讲解。她边走边说: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她用手指了指:“呶,就是我们眼前的鸣沙山,前面的是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

  “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沙漠的‘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

  “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

  “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而真正令莫高窟闻名世界的还是‘藏经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洞窟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就是现在的第17窟。”

  “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阿托娜兴奋的跟我说:“对!我就是想要去这个藏经洞看看,听说其出土文书有不少是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啊!”。

  这时讲解员却说:“对不起,现在藏经洞正在修缮,大概一个月之后才可以供游人参观。”

  看到我们大失所望,她又说道:“其实莫高窟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就是藏有莫高窟第一大佛的第96窟。”

  说着,我们已经来到这里,只见眼前的九层楼: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九层飞檐,倚山而立,讲解员说:“它便是莫高窟中最高大的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窟内佛像俗称北大佛,高35.5米,既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石胎泥塑佛像。从讲解员口里得知,这尊大佛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时代修的,是佛国三世中的弥勒佛,也称‘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

  阿托娜兴奋地急忙拿出相机就想拍照。讲解员连忙制止她“哎!哎!这位小姐,对不起!我们这里不许拍照的,闪光灯会对损坏这里的壁画。”

  阿托娜莞尔一笑,对讲解员说:“哦,我用的是专业的考古相机是不需要闪光灯的。”

  解说员这才允许,相信她也知道,这种专门考古用的相机其感光度极高,里面的高感光胶卷只要有些微弱的光线就会拍出十分清晰的照片。

  所以,除非是伸手不见五指否则是不需要闪光灯的。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相机完全是机械结构所以也不需要任何电源。不但结构简单且制作的十分轻巧,它的密闭性也很好,不但防风沙甚至还具有防水功能。我在老爸的同事家就见到过这种考古相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又看了第130窟中的大佛,它俗称南大佛,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开凿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是尊弥勒佛倚坐像。

  一路上下来,阿托娜跟我学会了好多成语,比如什么“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精美绝伦”,“无以伦比”,“气势磅礴”,“能工巧匠”等等,阿托拉还兴奋说“你们中国的成语真是太奇妙了!”而她手中的相机更是一刻也不停留胶卷换了一卷又一卷...

  不过她还是不无遗憾的说,如果能进藏经洞看看就更好了。我想了想,藏经洞我原来就看过,我还记得在哪里,阿托娜好不容易来一次如果没有看到难免有些遗憾。

  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中午了。于是趁其他人都在听讲解员讲解,我把阿托娜偷偷拉在一边说:“走跟我去藏经洞”

  她一阵兴奋,我连忙对她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偷偷把她领到了位于16窟甬道北侧的“藏经洞”口。见四下无人我向里面望了望,没有什么声音,这个时候工人们应该回去吃饭了。

  我对阿托娜说:“走,趁着现在没人我们进去看看就出来。”她面露喜色又有些迟疑“晓峰,这样不太好吧!”

  “没事的,你不就是冲着藏经洞来的吗?不看看岂不遗憾?”说罢,我拉着她一同进了藏经洞...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