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南海王爷

严重谴责怀疑论

南海王爷 郁西 4682 2011-05-19 19:58:43

    从大火大热的《货币战争》开始,突然书店就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阴谋论书籍。我不知道作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是为了自己发财,博取名声就不说什么了,这种哗众取宠损公肥私的行为太常见了。但是我不得不说你们把怀疑对象延展的太厉害了吧,人类文明中的一些闪光在你们看来都是存在于一个个阴谋中,这太可怕了,造成一种假象我们所有的普世道德都是在别人的操纵下,是别人希望我们具有的思想,不由得让人感觉到自己被操纵,不说别人,就说我本人也认为他严重影响我的人生观啊!

  记得我大学时候看《货币战争》,这本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构建的阴谋论,看完后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巨大的幽灵统治下的时代,那种感觉完全是心灵深处的恐惧,与不忿。但是久而久之也就淡了,因为还是有很多有良知的作者在辟谣,当然不是责难《货币战争》的作者没有良知啊,他自己在按照自己的行为来惊醒我们而已。但我不保证作者本人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夸张事实,危言耸听的嫌疑。

  最近我看了江小美先生的金融战役史,感觉比《货币战争》还要离谱。先生说威尼斯银行家构建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欧洲危机——中世纪,目的就是聚敛财富,在书中更是不胜枚举的提出了许多事例,试图来说明威尼斯银行家是如何操纵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的。但是最后还说,没有人知道这些银行家的家族是那些,他们一直活在阴影里。

  这就太扯淡了吧,您是在试图用结合科学的方式在写神话吗,给我们展现一个用科学理论解释的魔鬼。

  如今我已经不是那个那个青涩的大学时代的少年了,已经比当时多了许多判断力——庆幸有这一点让我没有立刻迷信此先生的理论,也坚强了很多。当拼着熬通宵看完了几本江先生的书后,我还是难以不受影响,可以说我现在心里很沉重,本来对威尼斯小国人的拼斗精神是充满了崇敬的,但是现在却是充满的罪恶,让我不得不决定暂时停下笔,回复一下元气。

  抽点时间,想驳斥一下这些阴谋论者,但是本人水平有限,也不是专业的金融或者经济理论深厚的人士,顶多算是个爱好者。所以不想从金融的角度去解释那些东西,就从一些粗线的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和见识来说吧。

  姑且从美第奇家族这个在欧洲乃至世界上还算是比较受好评的家族来开始,在本书中江先生对该家族的抹杀让我感到不满,这个不提,纯个人感情角度抗议一下。

  江先生说该家族起家是完全是因为做了威尼斯银行家的一个代理人,到最后又成了不听话的对抗者。我坚信一点,悖论总是能从悖论本身将其驳倒,按中国人的话说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破其自相矛盾的弱点。《威尼斯金融战役史》这本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佛罗伦萨铸造的佛罗琳金币这个有名的货币,先生不止一次提到说这个金币就是美第奇银行家族铸造的,也提到了这个金币铸造是在十三世纪,可我们都知道美第奇家族真正发家且拥有可以用来控制铸造货币的实力,应该是在十四世纪后。这只能说本书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小小的瑕疵而已。

  可在书中先生十分夸张的描述了许多金融家操纵战争的胜负,甚至摧毁罗马帝国都是银行家的手段,这不免有些夸张。姑且不说在那个时代,银行家手中是否真有那么大的财力。就是这件事情本身,虽然要辩驳起来破费周折,但是就常识我们也就能判断,几乎不可能。

  书中罗列了许许多多对欧洲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偶然事件,都把这些推到银行家的阴谋身上,告诉我们这些是银行家的阴谋,好可怕,阴谋或许能存在一时,但是要是垄断几个世纪甚至千年那实在是一个奇谈。我们知道偶然事件与必然的历史推动力一起造成了我们的历史向前发展,有时候偶然事件恰恰是一些强烈的刺激力,能让历史充满了神奇,这正是阴谋论者来进行夸张的绝好素材。

  战争是一个最充满偶然的事件,他其中包含了,天气,人心甚至领导者的灵机一动,这些人为无法干预的事件。但是在本书中,江先生几乎告诉我们,所有那些让人感到意外的战争的胜负,都是银行家的金币在起作用。他在书中说,十三世纪时的威尼斯银行家手中已经聚集起了,足可以让整个欧洲陷于通货紧缩的庞大数量金币。这个事情没有办法论证,但是作为银行家的犹太人本身真的有那么大能力吗?

  我也摘要英国人写的《货币崛起》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书中介绍犹太人出现在威尼斯的时间可以大致追溯到1509年,当时生活在梅斯特的犹太人为了逃离康布雷联盟战争而来到那里。最初,威尼斯市政府不愿意接受难民,但它很快就发现,这些犹太人是有效的资金和金融服务的来源,因为可以向他们征税以及借款。

  威尼斯接受了犹太人后,他们做了什么呢,划定隔离区,让犹太人佩戴有标志的服饰,必然头上戴花,或者红帽子,黄帽子之类的。既然犹太人这个时期才来到威尼斯,而且备受歧视,那么此时已经在威尼斯握有重权的十人议会的寡头们是谁呢?他们是银行家吗,我想应该有,但不是全部。其中肯定有一些大商人,做海贸的,或者从事农业的都有可能,毕竟那时候地中海贸易中想粮食,橄榄,葡萄这些农产品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手工业主了,这些人建立了最初的资本主义萌芽,比如阿尔多斯.彪斯.马努夏斯,这个人一手创立了印刷业的帝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出版商。在那个时期类似马努夏斯家族这种白手起家成为威尼斯豪门的例子太多了,有点像我们改革开放后那些创业者,或者美国大发展时期——十九世纪,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家族。

  还有一些是传统的贵族,他们躲避罗马帝国崩溃后,蛮族入侵来到威尼斯,跟广大商人一起建立了威尼斯,他们又有时代传承的文化,起点更高,很容易从这里的贸易中继续发展起来。比如像奎理尼、馬丁尼哥、丹多羅、孔塔里尼等威尼斯豪門,他们就是有据可查的也是进过十人议会的,而不像江先生说那,银行家都是隐藏在幕后的,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假设世界真是一群我们都不知道是谁的家伙在统治着,试问他们是如何来维系他们的统治呢,用钱吗?我们知道,从肉体上毁灭一个人实在太容易了,尤其是这些人是谁都没人知道的时候,你不会受到任何追究。那么这些银行家凭什么说就是按照江先生的说法,自己隐姓埋名消失了,而不是被人人道了呢。而且既然都无据可查,怎么就能凭空捏造出这么一群人呢?

  这些阴谋论之所以让人看的还十分有道理,就在于他们利用了那些不为人知,无法解释,却又充满了神秘的事件。而且说中每当遇到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那些强力有能力的总督,让作者无法抹杀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银行家的代表,或者本身就是银行家。而那些籍籍无名的,就完全是银行家的傀儡玩物。

  我承认1203年丹多罗总督诱使十字军,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确实可能是个阴谋外,其他一切历史事件都不一定完全是阴谋。

  写了这么多,可能没看过江先生的书的人,会莫名其妙,我也不建议大家去看,看了会扭曲你的世界观的。

  还是说说威尼斯吧,本来这个小国的历史评价还是相当高的,我也非常喜欢,文艺复兴的策源地之一啊。

  可是竟然被人说成了是阴谋,然后文艺复兴只不过是一个包装,甚至说中世纪这个概念也是银行家有意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歌颂他们一手制造的文艺复兴的伟大,而中世纪本身的黑暗也是银行家们有意造成的。银行家无所不能,银行家是神!

  可当历史出现了任谁也知道是银行家不希望看到的事件时,比如银行家的大本营,威尼斯被人攻击时,作者告诉我们那既是银行家的内斗,也是他们的阴谋,他们不但通过在别的国家制造金融危机来聚敛财富,甚至也利用战争来互相洗劫银行家自己的地盘。当威尼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的时候,作者告诉我们,是银行家撤离了,他们转战其他地方,抛弃了威尼斯,不然神一样的银行家坐在的威尼斯圣殿,怎么可能有人能占领呢。

  书中说,美第奇家族是威尼斯银行家放到前台的一个傀儡,但是我们看看美第奇家族的辉煌,不但是当时公认的欧洲最有钱的家族之一,而且家族中出了两任教皇,两任法国皇后兼摄政王。你能想象吗,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家族只不过是银行家放到前台的傀儡,他们的傀儡也太凶悍了。可作者又描述了,银行家们不停的扶植贵族们建立新的国家,然后试图控制他们当傀儡。其中包括了西班牙帝国,甚至说当初哥伦布就是他们派去的,开云在线登陆入口帮各国去开拓殖民地的,可只有西班牙人慧眼识珠。可是书中还说了一句话,银行家们对于到来的大航海时代很不适应,他们竟然会不适应自己积极推进的时代?

  书中还说,银行家们的扩张手段已经不是靠着放贷来赚钱,而是不停的通过非法的手段抄没富商的财富,甚至定期去掠夺别的城邦的财富,告诉我们每一次战争都是银行家们挑起的,目的就是掠夺财富。为此他们雇佣佣兵,佣兵们把抢来的财富交给他们,然后他们给佣兵发工资,佣兵们真傻真天真真有职业道德,自己不占有抢来的财富。

  我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作者总是在银行家制造阴谋的时候,表现了银行家手里有无穷的财富,大把大把的把钱花出去。这些钱足够让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成立一个大帝国,必然拿破仑从小卒成为皇帝,就是银行家不停的花钱,完全否定拿破仑先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尤其是早期成功的唯一因素。

  既然这样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银行家有那么大能力,可以让一界小卒拥有统一欧洲的能力,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只是为了金币,又有神一样的可以左右一切事物的能力。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站出来,然后建立自己的帝国呢,自己亲自搜刮总比给那些代理人分享要好吧。更何况让代理人掌握实权,是一个那么智慧,能编制那么庞大阴谋的一群人会做的事情吗?

  如果是因为担心站出来危险,那么他们躲在幕后被自己代理人反过来灭门夺占财富不危险吗?我相信还是后者发生的概率比自己当皇帝遭刺杀的危险更大。

  我还严重怀疑,书中说的,威尼斯银行家为了利益,用手里的金权逼迫各国不得不绕路都来威尼斯交易。反正我粗浅的知识告诉我,地中海还贸易时代,贸易的港口有很多,威尼斯,**都是,还有一些商人在法国西班牙都有很繁华的港口。当然不可否认威尼斯最为强盛,因为他们方便把东方的货物通过威尼斯贩运到北部的大陆上,而不是欧洲各国必须千里迢迢绕道到威尼斯来贸易。

  最后威尼斯商人转战到了荷兰,他们不得不转战,因为此时的荷兰已经取代了威尼斯了。要是不转战,作者的阴谋论就没有主人翁了。当他们到了荷兰,又缔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怪物,同样的理由后来他们转战英国,美国。

  当他们转战荷兰后,银行家的威力不再像以前那么大了,因为美洲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了欧洲君主的手里,现在情形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威尼斯银行家又试图支持西班牙统一欧洲,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傀儡。但是西班牙人不合作,反而跟荷兰打仗,他们打仗的钱又是借贷的。这时候作者似乎无法自圆其说了,于是开始编造假象,说银行家之所以借钱给西班牙王室,目的是让他统一欧洲,尽管一次次的他不听话,但是银行家还是不停的提供金钱。

  这让我感到银行家的睿智似乎突然间消失了,他们不是神一般的人物吗?西班牙不听话,做掉不行了。甚至当西班牙的查理五世,将哈布斯堡家族分裂,也让作者说成了是查理五世不愿意银行家的阴谋得逞,宁愿不统一欧洲,甚至为此不惜分拆自己的帝国——分布让自己的弟弟集成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自己的儿子集成了西班牙和殖民地。

  英国人同样跟荷兰打过仗,而且把荷兰打死,自己站了起来。按照本书说法,那时候的欧洲贵族是明白银行家的野心的,他们一直在跟银行家战斗。但是当英国无可避免的崛起后,银行家跟英国人合流了,他们一笑泯恩仇了。不说英国贵族是不是那么大度,在自己都无可置疑的打败了银行家控制下的荷兰的时候,来把银行家请到英国来让他们控制自己?难道跟荷兰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被银行家控制的机会?

  英国的没落,后来的解释是,银行家的阴谋,他们要去美国了。至于美国以后,本人还没看,也不打算看了。

  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是受了刺激,现在的一些作者啊,唉,不说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