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命
李河阳一人立于队伍之前,身材魁梧高大,给身后众人不少安全感。
在密室离地两米多的地方设有几道小圆窗,使这狭小密室之内也有光线可以看清事物,众人凭借着这点微弱的光线观察着四周。
这间密室布局狭小,没有任何家具杂物。李常德开始推测这间密室可能是三百年前庙里的僧人躲避兵役而建造的,众人纷纷侧耳倾听,想要了解一下这位村中最长者讲一讲过去的历史。
此事说来话长,李常德就简单推理了一下。本朝诞生以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发生了一场群雄之战,那场战争旷日持久,有群雄登场,也有国外势力插手,更有神仙斗法,战火最后波及了整片大陆,争斗不断升级。但随着三百多年前的本朝朱家横空出世,本朝一统,战事随之平息。所以大陆重归和平,开始休养生息之后,这座藏匿深山的古庙也因为种种原因被僧人离弃而荒废。
李常德这一番推测自然是十分合理,因为从这间古庙的建筑风格和用料来看,也不会太过久远。另外,估算了一下这间古庙大致何时被废止,可能也就在近一两百年内,是因为战争平息之后,僧人纷纷下山而去,所以这间古庙也就破落了,这猜测相当吻合这一段历史变迁。
既然按照这般推理,那这一间古庙也应该是正常的凡人建筑,那么此刻为什么会诡异地传出婴儿哭声了?
众人惊奇不解。但这座古庙是他们目前唯一可以暂居的地方,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河阳听完老村长所述的推论,神色一定,说道:“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探清这座大殿的详细情况,外面仅有的几间僧舍肯定是不够容纳本村老少四五百号人的,现在必须要借用这大殿数日才算方便。如今只有弄清楚这婴儿哭声从哪里而来,我们才能够保障大伙们的安全。现在我要打开此门,诸位做好准备。”说罢,又从身后之人接过火把。
李河阳手持火把,缓步走到隔间的门前。他伸手将门一推,只见这门上没有锁,门后顿时露出两道幽幽黄光,无声无息地如同火焰般飘动几圈,一下便飞转到门后去。
李河阳一惊,连忙后退了一小步,众人也变得紧张了起来。但他迅速缓过神来,左掌向身后竖起,示意大家不要慌张,自己则继续向前,将火把放到更前的位置,左手将门重重一按。
…
门发出了吱呀一响,顿时大开,里面的场景顿时被火把照亮。这密室之内竟然真跪伏着一只黑山羊,黑山羊一见这山居村众人,立马起身,竟与李河阳等人对峙起来。
这时,又传出了婴儿哭声。李河阳定睛一看,原来在黑山羊身下的蒲团之上竟有一个人类婴孩。见此情形,李河阳等人虽是十分惊奇,但又不能不谨慎起来,又后退了几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仍不是李河阳等人打破了这僵局,这番对峙大概只持续了十几秒的时间,刚开始时,黑山羊面对众人依旧相当平静,嘴巴不停咀嚼着,横瞳幽光,忽然黑山羊迅速转身起步,向着高墙蹬脚而上,倏忽间就在众人的目光中,从墙壁上的圆窗跃了出去,暗室之内只留下蒲团上一个哭泣的婴儿。
山居村众人的队伍往两边一分,人们皆六神无主的时候,只有老村长李常德一人走进了侧室之内,李河阳不知是否妥当,刚要伸手阻止。他只是做出欲言又止的动作,就看着老村长已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老村长轻轻地将孩子抱起,翻覆身体,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然后慈爱地说道:“孩子,你现在安全了。”
...
众人从密道钻了出来,当见到李常德怀中抱着一个婴儿时,都大吃一惊,这莫名其妙哪里来的一个婴儿?
一群人围了上来,乌压压一片,又把怀中婴儿吓得又哭了起来。
李河阳示意大伙安静下来,朝着众人解释了在暗道以及密室里的情况,又说这孩子并无异常,确实是一介普普通通的凡人,可能是最近忽逢洪灾,不幸被遗弃,后又阴差阳错地被一只黑山羊母性使然地收养了。因为这个理由既相当离奇又些许合理,大家一下子就接受了。
然后李河阳顺为了以防其他情况的发生,便交代他人把暗道封住,别让其他人再从这里通过。
李常德抱着怀里的孩子,对着大殿内的乡亲们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我们有幸能在这洪水泛滥时,在这深山老林间找到这间寺庙得以遮蔽风雨,我想是老天对我的祈祷作出的慈悲回应。现在我又在这间寺庙捡到这个婴儿,或许这也是上天要求我完成的还愿。我李常德前半生江湖奔波,中年归乡,并无子嗣,如今捡到这个孩子,我将视如己出,希望用我余下的时光,将其抚养成长。还望各位今后能够成全。”
李河阳对老村长李常德说道:“村长您用了半生为山居村老少操劳,我们都感激不已。现在您提出这点微不足道的请求,我们必然鼎力相助。”李河阳的声音不大,但中气十足,乡亲们听到后纷纷响应。
尤其是一些姑婆大妈们,更是热心爆棚,争着要抱一抱这个捡来的野小孩。这时,李顾大娘开口问道:“我说德叔,你这孩子可有什么姓名没?”
李常德思考道:“这孩子既然是由我李某收养,那便随我姓李。”
李常德又皱了皱眉:“我们山居村世代以山中产物维生,如今遇到这场洪水,登山避难,在这山中小庙将其收养。事事与山有关,又因山而寻得一线生机,那就讨个吉利,单字一个“丘”吧。”
李顾大娘笑道:“哈哈,李丘,泥鳅。德叔,您取的名字也太接地气了。”
李常德自己也没想到这名字的谐音,被李顾大娘这一提,跟着众人大笑起来。
...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
李河阳站在新山居村的村长大院中回想,当年那场大洪水持续了整整三个月,阴雨不绝,等到入秋了才烟消云散,得以拨云见日。不过之后的情况并未好转,因为错过了种植作物或者收集食物的时机,等到隆冬时候,很多村落之前囤积的食物在洪灾中已消耗大半,所以当年越冬显得比往年更为食物紧缺,大人们都在忍饥挨饿。据说那年,还出现了不少村落不得已在深冬野兽最凶猛的时候组织进山捕猎,村民被山中狼群虎豹抓伤杀死的情形。李河阳不由得庆幸山居村撤离得当,在洪水尚未肆虐之时,前任村长李常德决策果断,通知村里老少收集粮食牲畜和财物,及时向山里转移,全村老小得以周全。而之后过冬的食物虽然紧张了点,但至少是大人挨点饿,小孩能吃得饱的程度。
就在次年春分时候,山居村村民一路搜寻水源食物,终于在这莲溪山脉西南的一个角落里,重新开辟了安身立命的新村落。依赖着这片山林得天独厚的水土优势,凭借着山居村村民在种植山果蔬菜方面的手艺,新山居村的农产是远近闻名。就在三年前,附近的华安县表示愿意将山居村纳入治理区域,并保障运输路线,从此山居村村民也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安稳日子。
然而并不是事事皆顺遂人心,老村长李常德在那场洪水之后的第六年,便寿终离世。只留下一个收养的孩子,名为李丘。承蒙长辈余荫,李丘在李常德离世后,也受到了老村长李常德在世时帮助过的村民们的照顾。可以说李丘是吃的百家饭长大的,也养成了山里孩子拥有的勇敢朴实的品格,就是平时里有些调皮,常需他出面教育。
李河阳现已年近不惑,每每回想往事,总有因果循环,善恶有报之感,他在冥冥之中联想到老村长的漂泊一生、晚年得子,他的成家立业以及山居村的起伏变迁,这些人物变化的过程是不是一种天命使然的因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