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多少回花开花谢,幼薇回到了久别的长安。
游历多年的幼薇更加美丽动人了,都说女大十八变,幼薇都已经十八岁了。神色里也多了一些沉静,以前落落大方的佳人终是涉世未深,虽聪慧却还是稚嫩了。
长安城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稀还能听到许多熟悉的叫卖声,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头儿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她买了一串糖葫芦,想以前,她总是要买两串,央着李亿和她一起吃。
而李亿却已不在长安了,听说他在前不久去了别处任职。
幼薇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却也感觉这些失落都在意料之中,多年没有他的音信,相逢或许没有那么容易吧。
幼薇把以前与李亿一起走过的街独自走了一遍,她便去了咸宜观。她想,那应该是个清净的好归处。
从此,她便是真正的玄机了,不再去回想曾经的那些誓言,不在一心期待。
静修师父说:“既然回来,就该忘却凡尘了。”
她回答说,“都忘了,以后一心跟着师父”。
静修师父是这道观的观主,五六十岁的模样,头上有几抹白发,眼角眉间隐约能能瞧见她年轻时的样子,也是个美人呢。
幼薇听说静修师父也是有故事的人。
从前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嫁给了一个寒门书生,后来那书生腾达富贵了,便有了三妻四妾。她倒也有些度量,并未干涉,可他却渐渐冷落了她,甚至不把她放在眼里。当初的妙龄闺秀已是人老珠黄了,她再怎么用心去关心他,他都无动于衷。当初的痴情郎,变成了负心汉,她心灰意冷便有了出家之意。休书是她请求他写下的,他有些诧异,还是写下了休书,从此对她不闻不问。于是,静修师父就来了这咸宜观,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想必她是早已都看破红尘了。
这样的故事,幼薇以前只在戏文里看过,原来真实地发生在静修师父的身上。
她有些心疼静修师父,因为她能真切地感受到静修师父曾经内心的伤痛以及诀别时的不舍。
道观里的道姑只有五个,那几个年纪都比幼薇大许多,平时里也都比较照顾她。
她以为清净无求便是此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