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照在相拥的两个小人身上,竟是说不出的温馨有爱。在一旁伺候的站着的丫鬟小厮们都笑着“眉目传情”,不时看着这对小小的还没马背高的孩子这样抱着。
还有人憋着笑,实在忍不住了,咳嗽了两声。
长乐听见了,一下子惊觉,脸有些烫,低声说,“好了吗?你可以松开我了。”
“哦。我……我这就松。”硕华央慢慢松了手。这时,百里云身边的管家百里忠过来了。
他向两人行礼后,有些奇怪两人怎么这样站在书房门口。
“小殿下和小姐可是准备去前厅,相爷与王爷正准备叫二位去用膳呢。”
“吭……正是。”长乐答到。然后看了一眼硕华央,从侧身微低着头的管家身边走了过去。硕华央也紧随其后。
前厅里,小厮正准备对相爷和王爷禀报刚才百里长乐和硕华央做的“好事”。
小厮有些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说才好。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说。”百里云厉声道。
那小厮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客人,“是……是刚才小姐和小公子抱……抱在一起了。小的离的远,不知小姐和小公子说了什么,只是看到小姐和小公子一个下午都一起并肩坐在书案前看书。然后小姐不知怎的要出书房,小公子就追了上去,没说两句话,便……便抱一起了。”小厮说完,马上将头磕下,怕怪罪看护不周。
小厮瑟瑟发抖,一旁的客人却突然大笑起来。这人正是硕华奕,望川的大殿下,奕王。也是硕华央的父亲。
“缘分啊!缘分!我这个孩子,最不喜那些小姑娘,也不爱与人多言,端的是傲气。”他转过头,笑得有点得意,“相爷,您这孙女看来了不得啊!”
“不过是小孩子,哪里能看出来了不了得。不过是小孩子玩耍,我们也不必当真。”百里云话里有话,既然这孩子已经是她的孙女,他自然要保她不受他人的利用。这硕华奕亲自来宣城,本就用心颇多,昨夜一事也是他的人做的,看来这个新元纪的纪年方式又要换名字了。
“小姐到了。”这时,身旁的一个小厮对百里云说。
大厅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长乐和硕华央一起并肩走了进来。
两人行完小辈之礼,马上有丫鬟将二人引到座位上坐好。
硕华奕往这个让他儿子另眼看待的女孩看去,娴静沉默,内敛锋芒。不愧是从他手中的精锐死里逃生的人。小小年纪已经这样可怕,而且还是雪域之城的人。此女若长成,不知要将这天下搅得成如何样子。
食不言,寝不语,众人无话。
饭毕,硕华奕与百里云告辞。
一旁长乐和硕华央站在一起,颇有些依依惜别之意。
“你会记得我吗?”硕华央问。
“那要取决于你每隔多久来找我。”长乐看着他说。
“如果我来不了呢?你会忘了我吗?”硕华央又问。
“你可以写信,或者千里传音。”只见长乐手上灵气隐现,一只白色纸鸽在手掌站立。
硕华央将它拿过来,然后想了想,把脖子上的温灵玉取了下来。
他还是觉得这样比较保险,送个信物才能让她记性好点。
“这个送你,是我母亲给我的。”硕华央把它塞进长乐的手里,“你不要弄丢了。”
“好。我下次你来找我的时候还你。”长乐认真的说。
硕华央忍不住笑了,“傻瓜。”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