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第四十三章 颜色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煌或 2301 2021-07-20 14:57:01

  我来自一个不三不四的地方。

  或许很多我曾经代入过的角色会觉得那是一个无趣的所在,只有极少的他们会觉得那个地方相当……怎么说呢。

  不同寻常。

  我遇见过的一切都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标签,在我的视线中蹦跳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源于曾经见过的他们……或者按我更加喜爱的说法,是我见过且获得的那些人的颜色。

  在那里,一个微不足道的路人叫作父亲。庸人多作怪,他出场太少,暂且不表;戏份比较多的那个女人叫作母亲,她同样没什么智慧,但胜在歇斯底里,做事引人注目,粗略一看还挺有意思,或者说“卖点”——当然,这是我后来回忆时发表的意见。

  母亲是个特别的东西。

  虽然并不聪明,但她确实是我从哇哇坠地以来第一个想要触碰、想要攀附着去理解的目标,我记事以后的几年里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那段时间的唯一一个。

  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这么以为的。

  我曾以为全世界所有的“他人”都是那副妄自尊大、独断又自负的蠢样,与图画书上的动物种群不同,我们大概是一个愚蠢的物种最后的两个幸存者,就这样逼仄的生活在不算狭窄的居所偶尔依靠她外出打猎得到散发着香味的盒子里的东西维持生命。

  幸好,这个结论是错的。

  否则这个世界一定很没有趣味——这也是后来我知道了趣味为何物才发出的感慨。

  我看着她出门又进门,对我的存在厌弃又克制,就这样反反复复凝视着她的反应她的作为,了解她的禀赋与行动。像这样的观察她和学习她,曾经是在我的世界里存在的唯一任务。

  这种生活持续到我遇见第二个人。

  那个人从门外突然的就走了进来。在她尖酸刻薄的质问、尖叫和怒骂当中,我逐渐感到了深重的无聊——那是在我遇见第二个人的时候才察觉到的,一种相当新鲜的情绪。

  那应该就是我的那个父亲?说实话,我确实不记得那个叫父亲的人长什么样了。

  抛开生理差异不谈,他们似乎差不多,特征太浅反应相同,也不在我面前表露自己的过去,总是把我当做可以自行移动的摆件。自以为很是神秘,却一举一动都泄露着自己有多么的简单易懂。一样模糊的人影融化在事业中,在我看来简直无法区分。

  他们大抵真是天生一对,只有无聊是相通的。

  然后令人意外的是,有了父亲的造访,我在一个清晨之后终于获准走到了门外。

  啊。

  凝视着外面的世界,我心里想着:原来这个世界上可以有更多的颜色。

  就这样见到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六七八个人。我上了学,终于。通过完全的拟造一个身边特定的同龄人,我可以在学校里选择自己和他或她相差无几的生活,这是我生活的办法。

  没人教过我一般的做法应当是怎样。

  那段时间,我感到心底浮现出了一种贯穿形体、如同漏风的情绪——这也是我新学会的情感。我在屋里虽然也看见过什么是笑容,但总不觉得真切,只是茫茫然张嘴得到同样的弧度,然后看着对方察言观色作出很多时候千篇一律的反馈,远没有真实体会到时那样的轻盈和通畅。

  现在想来,那大抵就是“愉悦”吧。

  我学习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研究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预测出他们想要继续做些什么——瞧,我真的办得到。

  而且,他们太好猜了。即使只是随手拿走一块橡皮,我都能把他们后续的作为编织成网,按部就班的导出最后的结局。

  你看,他们把那个人当了小偷,窸窸窣窣的决心揭穿那人的真面目,却在半途被猝不及防的制止,又记恨上了另一个人。

  看他们嬉笑怒骂,我置身于其外,如同一个寻常的过路人。

  就像扇动翅膀的蝴蝶能引起远处天边的龙卷风,我能让蝴蝶的翅膀扇动的恰到好处,在我想要的地方刮起大风。

  这很有意思,是我创造的最有意思的故事。

  每个人的变数都在我的预测当中,他们的生活太过单纯,几乎没有额外的变数,正因如此,才能被我当做最好的游乐场——我从未找到过比这更有趣的游乐场。

  当然,那只是我当时的看法。

  过于简单的游戏总会让人厌烦,单一的玩具也会让人感到厌倦。

  厌倦了那点微不足道的小池塘,我的视线终于向外延伸,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

  还有很多种可以获得,可以了解的颜色。

  当然,外面的世界很复杂。要操控它,操控他们,我还需要一些时间。

  叫母亲的女人似乎已经放弃了什么,又仍然憎恨着什么,每天絮絮叨叨说着一些无趣且重复的话语。

  我无暇理会她的自怨自艾,毕竟她在我只有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停叫骂的时候,应该也没考虑过我的存在——或许这种报复意味着我学会憎恨了?其实并不是,那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情感,我有时候感觉得到一种深刻怨毒,回归自我后又感到无动于衷,无论怎样回想都觉得这是一段平铺直叙、没有新意的过去。

  真正的憎恨,不该是时有时无。

  我获得了很多人的颜色,试图操控了很多简单明了的故事。它们几乎都以我想要的结局告终。

  然后,很久很久以后,我又找到了那个很特别的人。

  那个人叫做孟珊珊,她也属于“同龄人”,本该是最容易获得的颜色。但我懊恼的发现,她的一些行为似乎在我预料之外。

  这怎么可能?

  我在她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不断更新着自己的认识,发现了更多的真相。哇——这个世界原来没有那样无聊。

  真相比想象中更加精彩,变量也不止一种两种三种,我隐约感觉到了属于自己的兴奋。这种兴奋的源泉,是我最喜爱的秘密。

  这才是我想要的……

  我一边感受着属于自己的情感,一边静观其变。

  后来发生的一切却并不像我所预料的那样,颠覆了我的预测,同样也超出了孟珊珊自己的预料。

  我看着未曾料想的结果,隔着一堵墙见到她逐渐冰冷僵硬的身体,随后自我反省:

  我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颜色,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个世界很大,我只是刚刚闯了进来。

  我还有更多的事可以去做,这个世界上或许存在更多精彩的人。

  但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就再次被那个最初和我一起的女人所影响。确切的说,不只是影响,我差点就此死去——但我活了下来,机缘巧合的在她没有阻碍的刀刃下讨得一个存活。

  我很生气。这次不是推断,我已然掌握了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现在该实践验证“怎么做”了。

  不同于以往,这回的情绪应该是属于我自己的。因为从此往后,无论换作什么颜色,我的内心都有一种温热的火焰存留。

  每次我对一个新的人伸出手,我的视网膜上都会再次映出她刺向我的那把刀。那时的感觉就像是冬日里冉冉的火炉,炽热而精彩。人们都该体会这种感觉——我想——这简直太有趣了。

  好吧,我承认。可能她在我眼里的确有那么一点的特殊,也许是因为最初那几年的独一无二确实让她在我心中有所不同?

  我一次又一次做出了尝试。

  ——并且毫无意外的成功。

  这并不是小打小闹,一切确实如我所想的发生了。我终于有了绝对自由,开始观察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提取出他们的颜色。

  我可以获得来自不同人的不同颜色,是因为我从未真正拥有过自己的。即使拥有,也只是在短暂的一瞬间,很快便逝去了。

  他们说我能解读其他人的颜色?不,我是从参与他们的过去中获得了他们的颜色,由此,把他们的未来玩弄于股掌之中。

  也许我该悲伤于自己并没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地方?又或者……我应该悲伤、抑郁、无所适从?

  我又发现了。

  其实……我乐在其中。

  我乐于成为这样荒诞不经的笑话,乐于体悟他们的颜色、构架他们的人生。我找到了他们的故事,并将他们的结尾收束。

  这很简单,对我来说。

  然后,一切就顺理成章,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我也有一个最喜欢的故事:虽然我已经忘记这是来自于哪种颜色铭刻下的长久热爱,热烈到足以让我这样没有颜色的人被它深刻的影响,然而无论怎样,这都是我做出一切的源头。

  首先由飞鸟咽下所有的面包屑,随后兄妹迷失在无际的森林,紧接着巫婆奉上甜蜜的糖果陷阱——最险恶的危机自此开始。

  故事的最后,巫婆葬身火海,兄妹逃出生天,饱餐的飞鸟不知所踪。

  它扇扇翅膀,抛下身后的遗迹,无动于衷。

  或许呢?哪天能碰上一对愚蠢的兄妹,或者一个聪明的巫婆。

  只因为它仍是林间再寻常不过的“之一”。

  这正是我。

  虽然有些超乎已知范围的意外,但我最想完成的事已经完成。而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秘密,和我曾经见证过的某种颜色息息相关。

  可惜无法亲眼见证他们早就的结局——这将始终是我的遗憾。

  我的获知欲无法满足,我隐约感觉到没有颜色的我竟然发自内心的产生了一种想要了解、企图追逐着什么的险恶欲望。

  也许……会有一个讲述者来和我做个交易,让我瞧见更多的乐趣。

  这种事会不会发生,也说不定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