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高考录取情况的时候,慕星闲来无事也会翻翻自己以前写下的文字,那些记录了她喜怒哀乐的文字。她看见了这样一段话,是10年11月4日写下的:“我是不是并不孤单,有这么些人在关心我,我是不是该满足了,可我还是觉得心里空空的,是因为少了你吧!他们始终不都不是我想要的,而我,却也不是你想要的。两者有相同的悲哀,只是给予者不同,承受着不同。我既是承受着又是给予者,或许我的承受就是我所给予的报复罢。”那时候,她还没有和黎世在一起,她还沉浸在杨瀚离开所带来的伤痛中,谁的安慰都不能很好地缓解她的伤痛。就是这样的吧,有些时候,他人说再多都比不上那个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只因她当时心里最在乎的是他。
看到这些,慕星又开始纠结自己当时究竟是为什么和黎世在一起的。是出于对他默默陪伴的感动?是因为受伤之后迫切需要一个地方疗伤?还是因为她真的喜欢上了他?
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慕星都无法说清,连她自己,都没有看清自己的内心。她只知道,黎世的离开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今后的好多的时刻她的悲伤都满溢,淹没心脏,无法呼吸,而又有多少个黑夜,她是因为想起了他而无法入睡,在黑暗中流泪。这样的伤,必定得是她很在乎很在乎的人才能带给她的吧,因为很在乎,所以忍不得一点没有理由的离弃,所以她决定和他老死不相见,当从吴启那里得知他在家的时候,她就不会去那些他可能会去的地方。
看着自己之前对杨瀚的事情的满心疑惑,虽然事已至此慕星还是想把事情弄明白,她就再去问了杨瀚,当初为什么要给她发那条短信,而杨瀚,终于说出了他那样做的原因——当时都高三了,你不为你自己着想,我也要为你着想啊。
原来他是为了自己好才发那条短信的,就是那条短信,改变了慕星的整个人生。到现在,她也无法释怀关于他们的回忆,是美好?是阴差阳错?是遗憾?她想起那句话——爱一个人要学会放手我决定放手。当时的自己把重点放在了“放手”两个字上去,自顾自地以为他已经不爱自己了,却偏偏忽略了这句话的开头四个字——爱一个人。那就证明,他当时还是在乎自己的呀,而自己,却只是一味的伤心。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同样一句话,不同的理解、断句,意思可能大不相同。而发出这些话的人可能想让你注意到的你偏偏忽略,而不想你过多的注意的字句,你却拿来细细揣摩。而到后来,慕星没有选择相信他给出的答案,反倒去相信他人的闲言碎语,才让他们最终走向别离。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多年后,或许你才能忽然明白以前那些不懂的事。
这迟来的真相,已经不能改变些什么,由它开始的故事已经上演,没有暂停键。这个真相让慕星心里对杨瀚的歉疚更多了一些,她在心里暗自承诺,在大学期间,她是不会谈恋爱的,除了杨瀚,如果他还愿意和她在一起,她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奔向她。可是,从他毕业聚会给予她的那些温暖以后,他几乎就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慕星,他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她的特殊分组。
慕星偶尔怀念一下过去的时光,她虽然在最开始的两年里很伤心,甚至有一段时间天天哭,她的同学对她的反常行为总是感到不解,明明平时是个活泼阳光的女汉子,怎么就忽然变成了哭哭啼啼的林黛玉。只要情伤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如此吧。慕星记得最离谱的一次,不过因为一个同学借给她看了一本杂志,慕星看到上面的一句话,忽然就哭得稀里哗啦,一发不可收拾,没有人知道她突然的情绪失控是为了什么,那时候谁劝都没有用,直到她自己哭累了,才停了下来,也是在很久后,偶尔谈论起那时她的失控,她才能够平静地提起那句话——他以为她足够强大,强大到他觉得即使没有他,她也可以活得有声有色。
虽然自己为黎世流了很多眼泪,伤了很多次心,慕星心里很明确地知道假如黎世回头找她,她也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虽然后来的慕星大多数时间里还是在为黎世伤心,还偶尔关注他的动态,但她写下的关于他的也大多都是些伤感的文字,而她写下的关于杨瀚的文字大多美好如初,或者是带着遗憾意味的错过。
后来的日子里,慕星总觉得自己像是失去了去爱人的能力一般,在大学里,她特别排斥和男生接触,幸好她所在的专业男生少得可怜,要不然,慕星可能会被说成不好相处吧。其实哪里是这样的,以前的慕星,和男生女生都能打成一片的,其实,很多时候,男生做朋友是很好的选择,因为男生不会像女生一样想很多,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反目,不会像女生一样在友谊中吃醋。
她就这样看着身边的好友们,换了一个又一个他,而自己,还是孑然一身。就像那句话写的一样——这世上究竟还有多少爱而不得的人苦等在这时光的路口,拿出所有的执着与时间对抗,换来苍老和懂得。后来的漫长时光,慕星不知道她是在等自己彻底放下,还是在等那个绿衣少年的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