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隐瞒
“甚好。过几日我请你们到王府来,也让你们见见小灵子。”
说起来,洛天衣才是他争夺太子位的最大助力。
风鹤起不用想也知道,洛天衣是必然要帮他争太子位的。
挺好。
他们夫妻同心,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洛天衣打了个喷嚏,总觉得有人在不停的念叨她。
按照夏国的习俗,普通女子大婚三日后是要回门的,皇族女子大婚三月后回门。
洛天衣现在就想回门了。
洛氏一族的人肯定在想念她。
从存心殿出来,洛天衣迷茫了一会儿。
经历了刚才那样的大事,她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
但仔细想了想,又发现还有许多事没做。
如果明日祭祖,今日定然要好好做番准备。
另外,此次来参加大婚典礼的各国君主使臣,虽说会谈洛耕才是主要目的,但也免不了有些人可能会想见见洛天衣。
若有国君要离开夏国回去,洛天衣作为代隐王妃定然要与风鹤起一起站在风延极身边送那君主离开。
至于还礼,夏国要出一份,洛氏一族应该也免不了要出一份。
罢罢罢,这些都是之后的事。
眼前正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她完成。
“东杉,你派个人去告诉王爷,等他谈完了事,与我一起去拜见静妃。”
风鹤起的母亲、前朝的宜公主、本朝的康圣皇后,在七年前被废去了皇后之位,随即失踪。
那时候风鹤起才十一岁。
风延极念风鹤起年幼,又是傻子,需要人照顾,便将风鹤起交由静妃抚养。
据洛天衣调查,静妃对风鹤起算是掏心掏肺,视如己出。
在风鹤起做郡王的那几年里,若不是静妃时常差人从宫里送东西来,风鹤起也许已经饿死了。
做王做到风鹤起那个份上,放眼天下,也是没几人。
所以静妃对风鹤起而言算是救命恩人,而风鹤起也把静妃当成真正的母亲对待。
这次王府内缺少主事,静妃主动请求前来协理内务,作为代隐王妃的洛天衣,怎么也该去感谢一番才是。
况且,宫里的其他人可不必去拜见,但这静妃,她必须得去奉杯茶。
东杉闻言,忙急慌慌的道:“娘娘,您还是别去了吧。”
“为何?”洛天衣问道。
东杉想着自己早就想好的说辞,然后调整了一下神态,道:“静妃娘娘现在正忙得连喝杯茶的功夫都没有,昨晚也彻夜未眠,仪容有失,不便相见。”
洛天衣眼里闪过一丝疑问:“你怎知道?”
难不成东杉还能替静妃拿主意?
东杉道:“今儿个一大早,殿下派了个人去告知静妃娘娘,说殿下与娘娘吃了早饭要过去拜见。当时静妃娘娘就说,她现在仪容有失,精神疲累,除了贴身的传事嬷嬷,谁也不见。就算要见,也至少等到晚上。”
洛天衣转着手上的戒指。
风鹤起竟然那么早就派人过去问过了。
她那时说了要去拜见吗?她说了什么时候去拜见吗?风鹤起怎么能替她擅做主张?
“王爷就只是派人过去询问了一声?”洛天衣问道。
东杉心下一颤,表情有些僵硬:“是。”
难不成洛天衣猜到了什么?
东杉担心洛天衣再接着问下去。
洛天衣却不问了,而是抬头看着右方的宫殿。
长春宫的右方,是聚云殿,这她知道。
不过洛天衣不太清楚聚云殿是用来做什么的。
至于拜见静妃娘娘一事,洛天衣暂时作罢。
风鹤起之所以现在不去,大概是因为他的颠病吧。
如此想来,静妃应当对此事毫不知情。
也正是毫不知情,风鹤起现在突然清醒了,就这么着去见静妃,静妃定会起疑。
风鹤起这么做,无非是不想把静妃卷进这场风波中。
然而,夏国的所有人,都不可能在这场风波中独善其身。
“去聚云殿走走。”洛天衣吩咐。
东杉和海若互看一眼,都松了口气,还好洛天衣没接着问了。
毕竟风鹤起今早派人去找静妃,并非是为了询问静妃,而是直接就告诉了静妃,让静妃晚上时再来长春宫相见。
她刚才那样回答洛天衣,实属欺瞒。
一旦被拆穿,洛天衣定会怪罪。幸而成功瞒了过去。
只是洛天衣怎么又突然要去聚云殿了?
东杉和海若有隐隐的不安,雀浓已经推着四轮车往聚云殿的方向走。
绕过照壁,洛天衣道:“这聚云殿像是翻新的,以前该就有,以前这里都住什么人?”
东杉答道:“聚云殿本是王爷妃嫔居住之地。之前这里只住过一个人,就是小王爷的母亲,现在是小王爷住着的。”
洛天衣点点头。
东杉怕洛天衣怪罪,忙又道:“小王爷今天本该过来请礼问安的,但没想到万合国主会来。我这会儿就让人进去叫他。”
洛天衣摆摆手:“不必。既然我都来了,我就进去看他吧。”
洛天衣可不想当一个被人诟病的后母。
东杉和海若对望一眼,有点摸不准洛天衣的想法。
雀浓推着车沿着青砖铺就的道路往里面走。
聚云殿的东配殿和西配殿都没什么人,东西被刚才的大风吹乱了也没人来收拾。
正殿外站着几个侍女,懒洋洋的打着哈欠,似乎还没睡醒。
但是眼睛倒是尖利,远远的就看到洛天衣一行人过来了。
一个伸懒腰的侍女刚把懒腰伸到一半,见到洛天衣一行人差点没吓得摔下石阶。
“快,快进去叫小王爷出来叩头。”那侍女立刻去推另一个侍女,另一个侍女也吓得不轻,闻言提裙跑进了殿。
剩下的侍女们全都跑到洛天衣面前来行礼,跪着一声不敢吭。
洛天衣打量着周围的布局。
这院子里种着些海棠,还有些玉兰花,此时都只剩下枝干,显得十分萧瑟。
院子的雪像是刚有人扫过,但地上还有水渍,该是谁不小心把盆子给打翻了。
看起来这孩子过得不太好。
父亲不受宠,儿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很快殿里就跑出一个小孩子来,穿的衣裳倒是新的,脖子上还戴着一个足金福在眼前的璎珞项圈,衬得他皮肤雪白,聪灵可爱。
一个侍女拉着他到洛天衣面前叩头。
叩满了四个头,洛天衣让人将他扶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