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舞勺临街知髫年

第四章 上元佳节(2)

舞勺临街知髫年 苔茵展 1443 2018-01-04 22:10:00

  “公输?这好像是古姓氏吧,你们听说城南有姓公输的人家吗?”

  “小姐,我们都是从念奴娇跟着您过来十里堡的,没转过这里的大街和小巷,无从认识这里的人们,城南的事哪里知晓,您不妨亲自到城南会一会那边的景。”

  于是傍晚到了城南的时候我问哥:“你听说过这附近有姓公输的人家吗?”

  哥答:“没听说过,在之前念书的私塾里也没有听说这城里有姓公输的人家,难道你找公输家有事?”

  “没有,没事找,也没有拜会的意思,只是……听说他们家不是有位未来的皇子妃嘛。”

  哥答:“未来的皇子妃?宫城的事情,事成了叫成事者,事没成自然无人理会,还没出嫁的女子,怎么能称作‘皇子妃’!公输家与咱家平日里没来往过,你何苦试探别人对莫须有的宽容程度呢。”

  “所以是有这么一回事咯。”

  哥答:“有这回事也没你的事。”

  所以到底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一旁静静听我与哥对话的人笑了:“公输是古姓氏,现如今这城里是没有人姓公输的。”

  我欣喜万分地问道:“那他们改成姓什么了?”自己都没留意到我的双手竟然握着他的手臂……

  “你看这么多人在问他们的事情,他们还好像没有参与进来,说明什么?”

  “他们不愿借这个声势?”

  “还有呢”

  “十里堡的父母官?”

  “你看这个灯谜,昨日因,明日果,片刻不离仍思之。”

  “这是什么?”

  哥答:“搬家时我随身带的那些书。”

  本来还想问徒窦表哥,见他一直看着我,我便回以笑容,只见他依然定定的直直地看着我,不免恍神,他这是让我回答的意思?

  内心深处涌出真的想笑的想法,不是高看我一眼我就立刻能有无敌的智慧作为回应哦。就算是一直看着我我也答不出来啊。

  转身求哥帮忙,手指绕着哥上半身所穿的衣衫的尾端,问哥:“哥,谜底有这么多字吗?”

  “那不然是‘你离家数月我接你回家’,你看,少了一个字。”

  徒窦表哥出声了:“你让小瑶好好想想。”

  昨日今日复明日,不是我不是书,那便是心头想法,思想?思念?想念?

  “是一个‘念’字。”

  哥笑着看了我一眼说:“他是想说那女子是念奴娇人。皇子出的谜语的谜底自然不可能固定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处景致,应该有兼济天下的内容,也有突出表扬的时候,既然婚事将定,自然心心念着的便是亲事,皇室的成婚礼节听说很多,遇到这样的事每时每刻几乎想着的都是婚事,对未婚妻的所属地自然也多了些念想。不比不知道,一比较才觉得我家妹妹怎么这么笨。”

  我哪里晓得灯谜也能参与到这个故事中!

  徒窦说:“她家与你家有来往只不过你们并不是亲戚。”

  “可你也知道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灯展在十里堡,你忘了吗?”

  “她和灯展一样是在十里堡好吧!”

  徒窦沉默。看来事实可能不是仅依靠推测就能成真的,无数种可能的因与果,无数种可能契合的文字密码,到底能不能对得上是新的问题,就算思维广泛、谨慎、较真也改变不了真正的连接点和结合无缝的真相。

  哥说“你总会知道的,这个时候着哪门子急!”

  怎么觉得我哥的立场是十分明显地向着徒窦表哥呢。这是为我的婚事加注砝码?

  不过徒窦真的好厉害,读书厉害,品行端正,孝敬长辈,邻里和睦,遇见比我聪明的人还一直仔细“雕琢”着他的才智,虽然对这个谜语的解答听了半天我依旧没有一点头绪,不过也算放松心情的一种可贵方式。

  哥见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笑了,不自觉的摸摸我的头发,又笑了“你还是和我们多猜几个灯谜合适”

  “来日方长,且当做你们二位是启蒙智慧,也许我会有赢过你们的时候。”

  哥继续笑“赢了我也就赢了他了!”

  观灯!观灯!

  抬眼向四周看了看,温婉的女子,明朗的男子,他们仿佛是这灯谜影子里的画中的人般。人物与景致恍若一体,再看只觉得原本就美丽的景色多了几分生动活泼,诗情画意,回味悠长。

  走过石桥再继续向前走一段,路渐渐变得开阔起来,哥约了好多朋友在这附近相聚,听说林家的那位二小姐同样约了好多朋友来这边~

  这未来的兄嫂见个面竟然如此盛况~

  哥与林家二小姐大致介绍了一下在场的十数人,二人便客客气气走在队伍前面,男子们朝着女子们嬉闹几句便互相有些拘谨地分开了,所以基本是男子站一起,女子们组成群在街道的一侧缓缓前行。

  有点例外的是我与徒窦表哥,我还是第一次见林家二姑娘的那些姐妹朋友,不好贸然加进去插话,不过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小妹妹单纯无害总是会有大一些的姐姐们嬉笑着取闹,顺便解解闷,无伤大雅。

  你看,总是有姐姐们讲着讲着转过头来问我“单瑶妹妹觉得我与她谁讲的更有理呢?”

  说话的姑娘姓秦,听着好像单名一个“音”字,她和站在她左边的云小姐大约是说到灯谜的背景画作是婉约派风格还是豪放派风格。好像是婉约风格吧,有点含而不露的感觉。

  听完我的意见两人转过身去继续互相切磋学识与视界,不一会儿又有一个问题抛来“那瑶妹妹觉得刚那幅画的基本线条是一笔贯穿还是粗细有别呢?”

  这就不知道了,转头看看,那幅画已经远远落在我们后头了。

  站在我身边的是徒窦,他没有与前面的那几位“兄弟”一起走反而和我一起落在队尾,不知如何开始对话的我们俩只好继续之前没有结束的猜灯谜。

  “远山客,他山石,玉整玉不整,猜一成语。”

  我答:“水滴石穿。”

  “石落水中为涟漪,过半盒未至两盒,猜一成语。”

苔茵展

徒窦所读的这个灯谜的谜底会是什么呢?~期待大家的解答哦   各位手中有没有什么不错的谜语适合这时候的徒窦和单瑶呢?~同样万分期待哦……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