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天启1625

第二十八章 锦州城下

天启1625 深林酒客 298 2018-06-19 23:07:09

  在山海关修整两日后,城外御马监已经补给完毕。第三日朱由检实在不想再在路上耽误时间,告辞孙承宗前往锦州。巧的是锦州守将前几个月因陕西民变,被抽去剿匪。马世龙被孙承宗指派为锦州守将,也要到锦州去。

  朱由检前天和马世龙也见过两次了,自己马上到锦州,和马世龙搞好关系也很重要,因此两人同路而行。

  这一路走来,朱由检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一个在历史上名气很一般的马士龙谈起军务也头头是道,让朱由检开了不少眼界。

  锦州以前在辽东只是不起眼的个地方,但自从孙承宗上任后,锦州立刻被重视起来。围绕锦州,宁远,山海关三点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挡在努尔哈赤面前。经过三年左右的经营,锦州已经从以前民不足万户,兵不足五千发展到如今五万户左右。

  从山海关到锦州二百多里,马世龙所带都是辽东军士,行进速度比前几天更快。不过三天时间就到了锦州城下。见惯了后世的高楼大厦,朱由检实在无法把自己眼前这座高不过两丈城墙的地方当成辽东重镇。临时在锦州驻扎的赵率教已经等候多时了,看朱由检到了,大小官员将校纷纷向朱由检行礼。

  “大家以后都是一个勺子吃饭的了,都快起来。”朱由检把为首的赵率教先扶起来。

  赵率教,陕西人,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从军二十余年从未立过大功。并且在辽东还是个丧门星似的人物,尤其克自己顶头上司。跟着杨镐,萨尔浒惨败;跟着袁应泰辽阳失守袁应泰自杀;跟着王化贞,广宁失陷王化贞逃跑。十来年见几乎是到哪里哪里倒霉,并且全无骨气,有麻烦就跑。

  孙承宗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赵率教的命运。当时赵率教在中前所自发召集难民,设置营地。当孙承宗来到这个本来应该是空无一人的据点,却看到了上万百姓数千士兵。孙承宗从心里记住这个名字,对赵率教一升再升。赵率教也不负孙承宗所望,在筑城练兵上表现了极高的天赋水平。

  城内如今虽然有五万户,可也仅仅有二十万人左右。后世一个县城都要有四五十万人,五万户确实不够朱由检看的。赵率教入城后要和马世龙交接军务,因此两路人马各自分开。朱由检带着自己大队人马朝着自己赵王府行去。

  在此之前,明朝开国曾在锦州封过一位王爷,但因为子嗣断了,所以王位已被收回。不过当初的王府倒还留着,虽然是荒废了,但现在户部银两不足,工部在以前王府基础上重新建造修缮,完成了这座赵王府。

  到了王府门口,只见崭新的赵王府三个金字闪闪发亮,才雕好的青玉狮子还有些许粉末。虽然王府没有京城小桥流水的精美,不过北国的大气粗犷也展现的淋漓尽致。进了王府先是正厅,随后穿堂而过就是王府后院。仆役住的地方都在后院东面,因为锦州地广人少,所以后院后面还有个大花园。如今将近七月,绿意盎然。

  仆役将大车上的器具细软卸下来,打扫也开始进行。府里没个管事的不行,朱由检来到后院问道:“王妃安顿下了没?”

  放下手里活计,侍女道:“王妃如今已安顿好了,正在后院指挥着搬东西呢。”

  走到卧房,只见周菱一遍指挥着侍女太监将大件器具重新摆设,不过周菱也亲自把一些小件摆设到桌子和床上。朱由检信步迈进,挥手示意不必行礼,让众人暂且出去。

  自从周菱嫁到王府已经半月了,平日虽然朱由检也不怎么找她,不过朱由检所说所做周菱都看到眼里。虽然赵王平日有些不拘礼节,但平日欺男霸女胡作非为倒也没有。周菱对朱由检印象已有改观,尤其是朱由检在大婚后尚未跟自己有洞房,听起来虽然不太好,周菱却能感受到朱由检的善意。

  朱由检接着道:“岳父岳母如今也到了锦州,虽然让府里给二老安排了宅子,不过现在王府万事没个头绪。尤其是王承恩我留他在京有其他事务,你看能不能让你父母平日帮着你些把府里的事管起来。”

  周菱有些意外,自己长这么大虽然跟着父亲办过些买卖上的事,不过大都是哥哥出面。王妃管王府内务虽然是惯例,可偌大王府事务必然繁复。周菱道:“臣妾谢王爷信任。可臣妾小户出身,这担子只怕担不起来让王爷失望。”

  朱由检笑道:“万事开头难,你历练几个月就成了。如今到了锦州,文书繁重,咱们内外分工,内务就靠你了。”

  说完拉着周菱到了院子里,周菱开始还想挣脱一下,不过朱由检有意拉近两人距离,挣了两下也就罢了。到了院子里,朱由检扯着嗓门道:“府里的先歇一下,先给大家伙说个事。”太监,侍女从屋里都匆匆出来,看王爷站在院子中间。

  朱由检道:“本王如今就藩锦州,从此以后府里的事情我说了算,我不在王妃说了算。现在咱们府里也就我王妃两人。上下尊卑要分清楚,要让我知道有人怠慢了王妃,一经发现决不轻饶。不过你们跟着本王到了这个苦寒的地方,以后都是王府的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本王知道你们也不容易,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干得好绝对不会后悔来这里。凡是认真执役的两年后全都可以抬籍。”

  场面非常和谐,大家纷纷谢恩。今日刚到,每人又赏下二百文钱,更是赢的一片欢呼。

  周奎丁氏跟着女儿来了锦州,经过王府安排已经有了个小宅院。女儿大婚时候宫里赏赐了不少银两财物,老两口倒也不愁吃喝。不过儿子如今在辽东充军,何时能见上儿子一面才是正事。要能拜托王爷把儿子救出来,老两口把自己贴进去都愿意。

  今天周奎丁氏在家里商议怎么重新开个铺子,毕竟坐吃山空不是个事。想来想去也没定下来干什么的时候,院子里一阵脚步声传来,原来是女儿来了。不过这次王爷没来,老两口也没那么拘束。

  周奎父亲架子也端了起来。道:“你现在成了王妃,自然要尽心辅佐王爷。娘家能少来就少来,不然失了王爷的眷顾爹娘可赔不起。”

  丁氏倒没想这么多,女儿来了心里只是高兴。见老头子嘴里唠唠叨叨的,丁氏埋怨道:“女儿不来你想的慌,来了你倒来劲了。”边说拉着女儿进了屋里。

  周菱让侍从在外边等候,坐下给父母道:“女儿这次来其实也是赵王吩咐了的,父亲不必担心。”

  周奎本来也只是说说而已,听女儿说王爷有事吩咐,忙道:“王爷有什么吩咐带来?”

  周菱含笑道:“如今王府到了锦州,可王府能用的实在没几个人。因此王爷让女儿把王府事务打理起来,怕女儿年纪小没经历过事,王爷让女儿来请您二老帮衬着女儿点。”

  这是好事,王爷能给女儿这样的大权是信赖自己女儿的表现。周奎道:“王爷虽然是这么说了,可咱们娘家人参与王府事务别让王府人说了闲话,你再落个不好。”

  “王爷已在府里给大小人等说过了,以后府里的事务除了他就是女儿说了算。爹娘尽管来就是了。”

  女儿说的这么靠谱,周奎丁氏放下了心里最后的疑心,答应了女儿。

  周菱去见爹娘,朱由检今天也没闲着。一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朱由检现在最为关注的就是自己的三卫人马。锦州城外有大量空闲军营,稍加修整就能用,今天就准备拉起摊子招揽士卒了。按明朝惯例,招兵一般从自己封地内选军户中的壮丁。可朱由检看到所谓的壮丁不过是年过四旬白发苍苍,要不就是年不足十六七不过是个孩子。

  朱由检最后还是决定还是募兵更为靠谱,不过军户可以边屯田边打仗,募兵就只能自掏腰包了。本着宁缺毋滥,朱由检跟孙传庭等人商量后,决定暂且招收一卫人马,训练一段时间看训练成果再说。

深林酒客

呜呜呜,这届世界杯简直赌狗末日。一张红牌瞬间起飞,这章等下重写写下发上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