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后德之贤之仁孝皇后

第十七章 最是无情帝王心

后德之贤之仁孝皇后 杉木依依ss 3094 2022-02-09 15:00:00

  日落时分,橘暖色的夕晕四处散洒。乾清宫红木门泛着光,殿内的龙涎香随风飘了些出来。

  皇帝抻了抻臂膀,坐了一日,腰背发酸。方呷了一匀茶,便见刘岑奉着木盘往前儿来,晃了几眼,伸手翻了慧嫔的牌子。太后亲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亦为太皇太后母族之人。

  刘岑得了旨意退下,梁九玏便领着小李子进来,立在一步外,躬身低音禀道:“皇上,小李子密报”。

  皇帝放了茶盏,小李子立即将信封呈了上去。撕了封口,扦出信纸,盯着满页墨色思忖,一刻钟末,吩咐梁九玏:“宣太医院院判觐见,莫让人瞧见,朕不许旁人知此事”。

  “喳”,梁九玏应了话速速往太医院宣人。

  小李子于皇上告退,太皇太后正等回话,却听得训示:“此事无需禀报皇祖母,朕自会处置”。

  “皇上,可……..”,小李子愈发为难了,太皇太后怪罪下来担当不起,圣谕却亦不敢违。

  其为皇祖母宫中奴才,自是忠心,只是若真如此行事,不知皇祖母作何思量。事不宜迟,瞒着虽为下策,先下手却为强,将信笺扔至桌面:“遵朕旨意即可,皇祖母处朕自会禀明,若皇祖母怪罪,只道乃朕之过错”。

  既是得了圣上口谕,小李子无话辩驳,只得应下。

  皇后侍奉太皇太后回驾慈宁宫。

  “敏溪,汝自幼冰雪聪明,哀家知尔定为皇帝良佐”,太皇太后侧目,睛里带着期许与笃定。领前是蒙古亲王上月贡的暗红玉石佛珠。

  蒙古四十九旗送了女子进京,此话何意,皇后心知肚明。“皇祖母,孙儿愧不敢当。后宫之事已安排妥帖。今日之事,孙儿多谢皇祖母”,淡淡笑着,不失菊之傲气。

  如此贴心,一点即通,皇帝无后顾之忧,不似静妃,全无正宫之贤。太皇太后打趣道:“若真孝顺,便养好身子,早日为皇上开枝散叶,免了无谓口舌之争”。

  话中深意明了,皇后耳根泛了红,娇羞应承道:“孙儿记下了”。

  中宫正嫡,天下人之期许,亦可平衡前朝之势。后宫女子皆是太皇太后棋盘中一棋子。

  慧嫔得了皇上翻了牌子的旨意,早早便吩咐奴才备水,沐浴梳妆。虽是比皇上年长,男女之事姑姑已寻了嬷嬷教予,却坐立难安,心中思忖如何讨皇上欢心。

  龙撵行,奴才跪于宫道两旁。皇帝心中琢磨前朝之事,远远却见一倩影,颇为眼熟,待瞧清来人,心中一喜,命人落撵,暗自改了主意。

  敏溪眼里现了明黄的身影,心有灵犀的快了脚下步子。

  “臣妾请皇上安”,迈着碎莲步至了跟前。

  皇帝伸手扶其肘臂:“皇后免礼,可是从皇祖母那处来?皇祖母凤体如何?”

  “臣妾谢皇上,皇祖母万安。今日事,谢皇上与皇祖母隆恩,臣妾甚欣喜”,如若得了珍宝,笑意蔓延到了眉梢。

  “无需多礼,索尼乃三朝重臣,忠心耿耿。以兴大清为己任,佐朕御下,应以敬重”,句句肺腑,无搪塞之言。

  冬雪暗笑,皇上赞外戚竟生洋洋自得之感。娘娘从未求皇上予族人恩赐,行皇后之责,宽皇上之忧,解太皇太后之扰。太后初时不喜娘娘,此事除却自个儿无人知晓,以孝心感化,才得太后另眼相待。

  “皇后贤良,替朕分忧。正巧朕今日得闲,送皇后回宫”。皇帝命人退了轿撵,往坤宁宫那道迈了脚。

  “臣妾遵旨”,皇后顺从应下,随于皇帝身后。

  梁九玏心里急了,莫非皇上改了主意?往坤宁宫去?若慧嫔真闹起来,太后那处怎好交代,皇后娘娘怎还由了皇上如此。

  一步之遥,微察皇帝面色,并无不愉之色,皇后隧佯似不经意:“慧嫔虽是科尔沁格格,模样却娇媚,且稍年长,韵味甚浓。同皇祖母一族亲,应是知心之人”。

  皇帝充耳不闻,脚步愈发快了。皇后穿着花盆底,不宜迈大步,眼瞧着落了几步。

  “皇上!”大庭广众之下不可伸手拉扯,只堪急急唤道。

  “皇后,何事”,皇帝猛然停下,不明所以问道。

  见皇帝眼底不耐神色,知他心中不愉,赔笑道:“皇上可否等等臣妾,臣妾无用,恐无皇上雄姿,又教这花盆底绊住”。

  皇帝强忍下笑,面色依旧严肃:“朕知皇后不易,望卿勉励”。一言双关。

  皇后只得小跑几步,险些未稳。皇帝手抬起又收回,忽然皱了眉:“如此莽撞,若真摔了何处岂不令朕挂心!”。言罢转身,众人紧随身后,不知皇上缘何置气。敏溪微微蹙了鼻尖儿,真真别扭。

  至坤宁宫殿门,皇帝欲往里去。皇后笑盈盈似三月桃花,声如春风袭人:“皇上,臣妾宫中茶未曾备下,慧怡宫想必早早备好,皇上不若移驾慧怡宫”。

  一时间乌云遮了日光,“摆驾慧怡宫”,皇帝冷了三分声儿,吩咐奴才摆驾西侧。

  “臣妾恭送皇上”,皇后福身送驾。待皇上一行远了,冬雪将主子扶起。

  “娘娘,方才皇上想进坤宁宫,您怎劝皇上去慧嫔那处”,芷兰护主心切,皇后娘娘正得宠,若早诞下皇子,地位便更可稳固。今日换做昭妃定然将皇上留于翊坤宫,娘娘贤良大度,断然无此手段。

  冬雪虽知她一心为主,却不可口无遮拦,斥道:“芷兰,谨言慎行!皇后娘娘乃六宫之主,自有道理”。

  “是,省得了”,芷兰不甘心的应道。

  铅云压下,风动耳钳脆响,多少人追逐富贵荣华,皇后唇角微勾,付之一笑。

  “娘娘,祭天大典佩戴的东珠内务府已着人送来了,待娘娘过目,只朝服秀坊局还需些时日”方进殿,总管江德福便上前禀报。

  眼扫木盘,一面仔细挑选,颗颗珠子圆润,乃极上品,平日里素爱节俭到,祭天大典非常礼,不可失了体面。

  江德福心明眼亮,将皇后中意之物放入匣中,送至内务府,制成朝珠。

  倏而,皇后眼前闪了白光,趔趄两步,冬雪赶忙扶住主子,急得音儿都颤了:“娘娘,娘娘,可是何处不爽快,芷兰!芷兰!”。正欲唤芷兰宣太医,主子却拦了她:“冬雪,莫要声张,想是在御花园吹了风,只有些不适。若宣太医岂非惊动皇上与皇祖母,依慧嫔那性子,心中定然不快,况且惹了皇祖母担心便事大。明日请平安脉,御医一同诊治即可”。

  冬雪深知皇后娘娘心性,无奈扶其坐下,此时芷兰进了殿,脸浮焦急之色:“冬雪姐姐,何事寻我?”。

  “你且去煮一壶姜茶,娘娘在御花园吹了风,去去寒”,冬雪取了软垫置于主子腰后。

  “啊?娘娘您可有大碍?奴才无用,这便去宣太医”,芷兰拔腿欲往外去。

  “芷兰!”,冬雪唤住人,“娘娘既是吩咐了,便依吩咐行事,莫要节外生枝”。扯了她的衣袖,眼神示意,主子不愿。

  芷兰思量一番,悻悻的去小厨房煮姜茶了。

  敏溪揉了揉额角,无精力处理宫务,只早些歇息了。褪了常服,取了沉重的钿子。侧卧于榻上。冬雪拿了柜中薄被,盖于主子身上,才小心去了东暖阁。

  翌日,皇后凤体抱恙,免了晨安。慧嫔急急往寿康宫请安。

  太后亦知昨日皇上翻了慧嫔的牌子,以慧嫔之心性,难不成惹了皇上不快,犯了何错,前来寻她帮衬。

  “姑姑,昨日皇上翻了嫔妾的牌子”,慧嫔喜形于色之人,此时面上却无一丝喜色。黛眉随眼垂下,抿着唇,皆是担忧之色。

  “怎的?可是惹了皇上不愉?”,太后不解,忙立起腰,捏紧了手中檀木佛珠。

  “嫔妾虽是蠢笨,却不敢冒犯圣颜。只是姑姑,皇上……皇上未曾碰过嫔妾,不知,皇上..可是,可是…有何隐疾”,此话羞煞人矣,红了脸,不敢抬首。

  太后怔愣了,随即斥道:“胡言乱语!皇上年纪尚轻,太皇太后又命太医好生调养着,圣体绝无违和,此大不敬之话莫要再言”。

  慧嫔见太后神色严肃,咽了言语,嫔妃自以皇上为先,若真有不适之处,最禁讳疾忌医,不若嫔妃如何替皇家开枝散叶。

  慈宁宫茶房,清点着贡品龙井。

  太医院院判正跪着回话,太皇太后手里拿着剪刀修剪那株小紫杉,嘴角虽挂着笑意,却未达心底。

  昨日皇上宣太医院院判询问半个时辰,皇帝竟是有事开始瞒她了。

  太医院院判早回完话,垂首等着太皇太后示下。太皇太后剪着枯叶,面上滴水不漏,旁若无人的抚着花枝。

  半晌,直起腰来,将剪刀递于苏麻手中,不缓不急道:“昭妃天生体寒不易孕,命黄镇好好为她调养着,只一点,别伤她根基”。

  “是,奴才明白了”,凯茂林回道。

  “今日事不必告诉皇上,皇上孝顺,不愿哀家劳心,便全了皇上心意罢”,太皇太后双手撑着腿缓缓的坐于软塌上。

  “奴才遵旨”。凯茂林对太皇太后敬怕,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令人胆颤,且附帝王之狠心决绝,终是辅佐了两代帝王之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