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后德之贤之仁孝皇后

第三十一章韶华倾负

后德之贤之仁孝皇后 杉木依依ss 3043 2022-02-28 10:25:43

  年节将至,宫里百般忙碌。

  腊月二十八需向太皇太后与太后行大礼。嫔妃们先往坤宁宫,向皇后请晨安,随后去慈宁宫、寿康宫。

  皇后今日一身明黄缎地为基内袍,蓝色对襟水龙褂,绣龙云与八宝平水纹样于褂摆。襟前五爪龙八团,正红色的玉珠挂于颈,黄金凤钗戴于发髻之上。

  冬雪扶着皇后缓缓从侧殿出,至正殿,落座于上首。嫔妃齐齐跪地一拜三叩:“臣(嫔)妾请皇后娘娘安”。

  “免礼,赐坐”。皇后稍稍抬手,面上挂着温和的笑。

  “谢皇后娘娘”。各宫奴才扶着自家主子落座。

  “又到了年下,姐妹愈发多了,也愈发热闹了。本宫望各位妹妹依旧规行矩步,和睦相处。皇上以国是为重,且重孝道,若有扰太后,太皇太后清净者,本宫定不轻饶。”皇后宽和,可严厉之语亦令嫔妃深觉威严。

  昭妃只作不关心,拿着绢帕擦着新做的黄金护甲。慧嫔眼神闪过一丝慌乱,歪头,手抚鬓边,眼看向鞋面,绣着牡丹花开,掩了情绪。

  皇后眼底尽收众人心思,遂笑道:“本宫知晓众位妹妹皆是知书达理之人。既有了福气伺候皇上,也盼各位妹妹早日为皇上开枝散叶,孝顺太皇太后与太后”。

  “是,臣(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训”。众人起身行礼应道。

  马佳答应面露和美笑容实是刺眼,慧嫔心中甚是不愉,眼神犀利,嘴里的话像是淬了刀子:“是啊,从前嫔妾听闻人微福薄,今日见了马佳妹妹方知也不尽然啊。人微却也福厚,还望妹妹保住了这福气”。眼神便往马佳氏小腹上移去。

  马佳氏惊得敛了笑,抿着唇低下头不敢看坐于东边斜面的慧嫔。脸上尽显谨慎与害怕,握紧了手中的绢帕。

  “慧嫔,马佳答应怀有皇嗣自是福气,皇上予的福泽自是深厚。今日失言,回去罚抄女戒十遍,今后需谨言慎行”。皇后淡了笑。慧嫔怎不知收敛,虽是与太后有着姻亲,却一丝贤良也无。

  “娘娘!”。慧嫔杏眼怒睁,手抓紧了椅子木扶,不可置信。皇后素来宽厚,待人随和。即是昭妃次次口出狂言,却温吞不言。怎今日与她为难,不过给了一位份低微嫔妃下马威,居然当众责罚,难不成不将太后放在眼里。

  皇后黛眉微挑,唇角笑容愈淡,犀利的瞧着慧嫔。原要拿茶盏的手顿在半空,等慧嫔后话。

  慧嫔一惊,衡量再三,心不甘情不愿应道:“嫔妾遵旨”。

  昭妃皱了眉,虽瞧着马佳答应心里不自在,可慧嫔此话不应当众责难。协理六宫多时,自觉甚是不愉。

  “马佳答应身怀龙嗣,此乃皇上长子,皇上定然欣喜,本宫亦十分看重。各位妹妹理应多加照顾,盼各位妹妹早日为皇上绵延子嗣”。皇后柔和望向马佳氏,安抚道。将手抬起,冬雪上前扶主子起身。

  皇后缓步而行,仪态万千,“走吧,莫让太皇太后与太后久等”。

  众人方醒过神,随于皇后身后。聪明之人可知,皇后得皇上与太皇太后爱重不仅是因显赫家世。

  “孙儿(臣/嫔妾)请皇祖母(太皇太后)安,愿皇祖母(太皇太后)福寿安康”。皇后带众宫妃跪下行叩首礼。

  “好,都起来罢”。太皇太后见底下跪着的愈发多了且已有嫔妃身怀着龙嗣,心中欢喜。

  “谢皇祖母(太皇太后)”。

  “皇祖母身体康健便是孙儿们的福气,如今瞧着皇祖母气色愈发好了,孙儿心里真真儿高兴”。皇后弯着眉眼与太皇太后讨巧。

  “哈哈哈,苏麻你瞧瞧,皇后聪慧,惯是会哄哀家”。太皇太后仰着头笑了两声,侧首瞧了苏麻一眼,欢心极了。

  “皇祖母若是不嫌孙儿烦,孙儿便一直哄皇祖母开心”。皇后言笑晏晏,如讨糖吃的孩童一般。

  太皇太后拉了皇后的手,拍了拍身旁空位,示意她坐下,“你这么可人儿疼,皇祖母喜欢你还来不及,又怎会烦你”。

  “诶?哪一个是有了身子的,哀家还未见过呢”。太皇太后眼在众人中寻着。

  “皇祖母,在那儿,您可瞧见了?左髻簪了蓝玉蝶钗”。皇后指向马佳氏坐处,今日皆着吉服,怕太皇太后不易分辨,便挑了显眼发钗叙道。

  马佳氏闻言站起身福下身子:“嫔妾马佳氏请太皇太后安”。

  “不必多礼了,快坐下罢”。手指压了压,手中绢帕随着抖动,太皇太后欣慰瞧着马佳氏显的小腹。遂又瞧了瞧其余妃嫔,慈声道:“尔等伺候皇上多用心思,来年哀家想多听好消息”。

  众嫔妃起身行礼:“是,臣(嫔)妾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皇上驾到!

  禀报声落,皇帝器宇轩昂迈进殿,身后紧随大太监梁九玏。

  “孙儿请皇祖母安”。皇帝一袭龙袍,英气耀眼,背脊挺直,帝王霸气愈盛。腰间坠着盘龙纹云玉佩衬得贵不可挡,只那同心结显得突兀,不过倒也缓了戾气。

  “快起来”。太皇太后笑意更浓,忙叫了起。

  “臣(嫔)妾请皇上安”。皇后立时起身领众嫔妃行礼。

  皇帝颔首:“都起来罢”。至太皇太后身侧坐下,关心道:“皇祖母近日可安好,高丽进贡的人参用着可还惯”。

  太皇太后笑得合不拢嘴:“皇帝差人送来自是上好的,难为时时想着哀家。知你惯是孝顺,皇祖母盼来年宫中多添个小阿哥小公主,如此皇祖母更欢喜了”。

  皇帝亦笑:“孙儿知道了”。

  历经多事,沉稳许多,去年还知红脸的少年,如今已有睿智冷静帝王之样。太皇太后甚是满意,知是少不了皇后的功劳。若当年也时常顺着儿子的心意……..罢了,罢了,万般皆命,往事随风便是。

  “皇后与昭妃辛劳,皇后主六宫事宜,昭妃从旁协理。前些日子哀家病了,皇后与昭妃在哀家床前衣不解带侍奉,皇帝可要好生奖赏”。太皇太后转动佛珠的手停了停。

  众嫔妃心中明了,太皇太后待昭妃不同往日,时时抬举着。昭妃真好手段,不仅太后,连太皇太后都提携着。如今世人皆知昭妃义父鳌拜与皇上不合,昭妃却未得皇上冷眼,反而宠爱加身,只不知皇后又该立于何地。

  皇帝倚着凳扶,笑言:“孝顺皇祖母是本分,何谈辛苦。孝心却是可嘉”。侧首望向皇后,眼含温情,赞道:“皇后贤德,治理六宫有功,特赐山西岁供白玉观音一座,全了皇后平日随皇祖母礼佛的孝心”。那尊送子观音呈上来时,便想着送去坤宁宫。山西巡抚夸赞此观音像极灵验,正借这个由头赏予她。遂又看昭妃,眸中爱怜骤散,语似宠爱:“昭妃协理六宫,有条不紊,且常闻得太后赞誉。赏景德镇青花瓷瓶一对,金丝云锦两匹。昭妃喜用西湖龙井,前儿又新供了些,皆赐予翊坤宫”。

  “臣妾谢皇上隆恩”。皇后同昭妃跪谢皇恩。

  皇帝抬手叫起,二人起身,昭妃回座,皇后则立于皇帝身侧。

  太皇太后心中好笑,昨日虽同皇帝商量后宫之事,却不知竟驳了她。若不愿晋昭妃位份,直言便是,何苦搪塞。

  “既请了安,哀家亦乏了,跪安罢”。太皇太后瞧着应去小佛堂的时辰了,便令散了。

  “孙儿告退”。皇帝恭敬行了礼。

  “孙儿告退”。皇后随皇帝后跪安行礼。

  “臣(嫔)妾告退”。众嫔妃不敢多留,随皇后行了礼陆续跪安。

  行至慈宁宫门,皇帝停步,沉声道:“皇后,朕有事吩咐。只朕还有要事处理,随朕回乾清宫罢”。

  “是,臣妾遵旨”。皇后福身应道。

  昭妃痴望皇帝背影,心道:皇上又长高了,真真是芝兰玉树。眼中痴念如泄闸之堤。

  “昭妃娘娘,皇上回乾清宫,若想皇上,何不跟了去”。慧嫔讥讽道。

  昭妃回神,傲气不减,不甘示弱:“本宫如何,无需旁人置喙。慧嫔若得闲,将女戒抄了吧,本宫协理六宫可不得闲”。

  慧嫔遭反将一军,白眼一翻,哼了一声:“时青,走,回宫”。

  “娘娘莫与慧嫔计较,慧嫔惯是不懂礼数之人”。云荷斜眼恨着慧嫔主仆离去方位,不屑啐道。

  昭妃轻笑:“本宫不同蠢人计较,回宫。将皇上赏的东西记了档放进库房”。

  皇后无声随在皇帝身后。虽快开春了,可因怕冷,命冬雪备了手炉。却在皇祖母屋里多谈笑了些时辰,已不大热了。

  皇帝突然驻足,转身抽出皇后手中暖炉,随手扔给梁九玏。皇后一愣,不知何处惹得皇上不愉。梁九玏手忙脚乱接住暖炉,佛尘差些掉到地上。

  皇帝握住敏溪的手,边走边道:“暖炉比朕的手好使?哼,朕看未必,不若你的手怎的还不如朕的暖”。

  敏溪暗笑,只哄道:“臣妾故意等皇上牵臣妾的手呢”。

  真狡猾,皇帝唇角便挂了笑。苦了身后奴才,只当聋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